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兰州的丹霞山绿了,多少人却高兴不起来

0
分享至



作者 | 晓洋


8月初,有网友从兰州中川机场起飞,感叹“这还是黄土高原吗,绿得我快不认识了”。9月初,兰州市郊“水墨丹霞”景区,原本漫山遍野都是橘红色的色调,阴坡的主色调竟变成了抹茶绿。有网友调侃说,以前是羊肉卷,现在是生菜包羊肉卷。


△左:抹茶限定版“水墨丹霞”。右:常规版“水墨丹霞”。(图/微游甘肃)

一位海外留子告诉新周刊记者,她放暑假回到黄河北岸的家,发现自家阳台外光秃秃的土坡,竟泛着陌生的青绿色。她十分惊讶,当即给闺蜜发了信息。闺蜜淡定地回了一句“今年整体都绿了。”

这抹“兰州绿”让本地人怀疑起家乡,却把游客兴奋坏了。人们利用绿草如茵的山坡做背景,任青草没过膝盖,假装“人在川西/陇南”,岁月静好。


△兰州的山绿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图/小红书截图)

好消息是,荒山绿了;坏消息是,绿的是蒿草。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野草,乃是中国乃至全球的“过敏大佬”。普通人闻起来淡淡的草香,过敏体质的人一闻就呼吸难受,眼泪鼻涕横流。


蒿草是菊科蒿属植物的统称,其中黄花蒿和大籽蒿的花粉,是过敏界里出了名的“狂徒”。一旦被蒿草的花粉缠上,过敏人士就可能轮番被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和偏头痛折磨。

今年夏天以来,蒿草如常进入花期,为了种群的繁衍,集体释放花粉。一株成熟的蒿草能产生数亿颗花粉。这些花粉又小又轻,直径比头发丝还小很多,能轻松搭上风,跑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处,一声不吭就钻进人的鼻子里搞事情。


△一靠近蒿草,过敏人就猛打喷嚏。(图/小红书截图)

蒿草花粉含有致敏蛋白,会被人类免疫系统误认为“坏蛋”,然后发动反击。过程中身体会释放组胺,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痒等症状。

今年蒿草的花期,正好赶上兰州多雨。据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统计,8月兰州的降水量高达156.3毫米,较往年同期均值增加1.4倍,为1961年以来最多。原本干旱缺水的荒山,短时间内变成了蒿草的无限畅饮派对。它们长得更高大、茂盛,将花粉攻击值拉到最大。

一位兰州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天是我这几年过敏最严重的一天。”8月最后一天,她开始遭受鼻涕和喷嚏的轮流折磨,嗓子肿起,一宿都没睡好。一款名为“花粉浓度”的工具实时数据显示,兰州当时平均1000平方毫米的空气中含有1508粒花粉,花粉主要来源是“菊科蒿属”植物。


△兰州网友分享的蒿草过敏情况。(图/小红书截图)

同病相怜的网友聚集到这帖子的评论区。有人感到仿佛水泥封鼻,俩鼻孔一点气都不通,得用嘴巴呼吸;有人原本以为是受凉感冒了,吃几天感冒药没好转,整个人处于“死人微活”的状态;有人眼睛痒得恨不得挖出来,扛不住了,得去医院输液雾化。

据《新甘肃》报道,8月立秋后,兰州医院的耳鼻喉科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近视镜叠穿护目镜,曾经北京春天的OOTD潮流,已流转到兰州的夏秋交替之际。


踏入9月,过敏星人就开始盼着白露的到来。按照往年的节奏,蒿草到那时候就走完了开花的过程,进入果实成熟阶段,不会再大量释放花粉。

然而,今年白露(9月7日)前两天,兰州的花粉浓度继续上蹿,网友纷纷表示鼻子更难受了。大家只好转向盼望10月初的寒露,相互安慰“过完国庆节就好了”。据中国天气网的监测,9月头两周兰州的花粉过敏指数都处于“很高”水平,极易引发过敏,需要减少外出。


△9月,兰州的花粉过敏指数处于“很高”的水平。(图/中国天气网)

蒿草花粉释放期延长,还和气候变暖有一定关系。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全球变暖导致春季来得早,秋季结束得晚。相应地,蒿草的生长季也被拉长,从而拥有更长的花期来施展花粉攻击。这也是导致过敏周期长短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花粉过敏轻则引起类似重感冒的不适症状,重则引发过敏性哮喘。碰上雷雨天气,还可能导致雷暴哮喘,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除了兰州,银川、包头、榆林、北京等北方城市也出现类似的蒿草花粉过敏人群。


△9月12日至9月16日花粉过敏风险较高的城市。(图/花粉监测)

为了维护公共健康,陕西省榆林市从2019年起开始进行城市规模的花粉过敏防治。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当地卫健委会向市民发放过敏性鼻炎急救包,里面包括N95口罩、鼻喷制剂等。包头、银川等城市会赶在蒿草开花前夕,组织大规模的城区除蒿行动。

“这么多人饱受折磨,甚至还有很多小朋友,这难道不是公共卫生事件吗?”有甘肃IP的网友留言写道。看见别的城市行动起来,兰州的过敏星人也在网络上呼吁,期盼自家城市能跟上“除蒿”的脚步。


△兰州市民出动除蒿草。(图/视频截图)

今年,兰州终于出手了。9月以来,兰州各区组织起专门的蒿草清理活动,不仅用镰刀割掉长势较高的草,而且手动拔除根系较深的植株。过敏星人奔走相告,在社交媒体转发清除活动的报名页面,纷纷表示“秋季过敏有救啦”。

据中国交通广播的报道,截至9月11日,兰州共清理蒿草2万多平方米,预计本月还会多清理出5万多平方米。不过,甘肃省气象局预计,9月当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仍旧偏多,看来还得加快拔草速度。


看到蒿草花粉浓度爆表,不少网友会以为这些在城市里野蛮生长的蒿草,都是城市绿化工程种下的植物之一。毕竟,靠着耐寒速生、成本低的优势,蒿草家族里的沙蒿过去就曾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防风固沙小能手。

在20世纪80年代,沙蒿种子搭上飞机,大规模播撒下来。据中国小康网的报道,一些北方城市不仅郊外,就连市区的屋顶也长出沙蒿。每年7月中下旬到9月,沙蒿花粉漫天飞舞,过敏星人也就害怕出门了。


△陕西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当地使用飞机来播种。(图/视觉中国)

为了平衡生态效益与公共健康,近年防风固沙的生态工程也在探索更好的替代物种,比如,能榨果汁又固氮改土的沙棘,能做饲料又耐旱的柠条,等等。

然而,兰州一夜绿起来的蒿草,并非搭飞机来的“移民”,而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新甘肃》引述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的解释,兰州造林绿化、草原修复等工程中,没有采用蒿草这类强致敏性植物。

今年多雨,蒿草长得最疯的地方,往往是城市绿化还没顾得上的地块,例如没开发的闲置土地、山野田间和河滩等空间。

在生态系统里,蒿草并非天生的“坏蛋”。它本是我国北方自然修复的常见植物,发达的根系能抓住松散的土壤,让别的植物有更稳固的落脚地,而它的果实能给本地昆虫、鸟儿提供秋季的口粮。

按照植物竞争的规律,随着灌木、乔木等竞争力更强的植物长起来,就会自然地抑制蒿草的生长,导致其逐步衰亡。这也意味着兰州人民除蒿的手不能停,种树的手也不能歇。


种树这件事,兰州人是非常认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兰州是黄水照荒山。从20世纪50年代起,兰州人就开始“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组队植树造林。


△兰州城区周边的山上种上了树。(图/视觉中国)

如今,当地人种树的功夫更是了得,近90度陡坡能通过挖洞回填的方式种上人工树林,高速路旁的土坡也能变成春赏花、秋观叶的美景。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兰州以前种树难是因为干旱,如今降水增加后,种树的难度会减少一些吗?荒山会自动变成常驻的青山吗?

中国年降水量大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来看,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分析,1951年至2022年期间,这条等降水量线会在某些年份出现明显的南北波动,但整体上相对稳定。


△兰州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图/中国天气)

某一两年的暴雨,并不能把西北变成气候意义上的江南。去年气候博主“中气爱”就科普过,北方雨多没错,但气温也跟着升高,蒸发量“噌噌”往上蹿。例如,甘肃今年8月的降水较往年同期均值多了16.7%,同时平均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高0.8℃,水分降下来后很快又到天上去了。

真要想看荒山披青装,靠的不是下一天顶一年的暴雨,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润物细雨。

兰州的山当然不会一夜之间变江南,蒿草也不可能靠志愿者拔几把就彻底消失。气候变暖让雨带时不时北漂,荒山就能在某个年份披上绿装,但下一年又可能依旧是土黄色的底色。真要想兰州的山常年青翠,还得靠几十年如一日的科学造林和治理。

参考资料:

【1】郭秀睿,李萍.铲除引发鼻炎“元凶”是否会破坏生态 专家开替代方.新甘肃,2025-09-10.

【2】王曼榕.全民除蒿草:一场需要智慧与平衡的绿色行动.丝路文博网,2025-09-11.

【3】王豪,打响“蒿草清除战” 减少过敏原让更多人顺利度秋.中国青年报,2025-09-13.

【4】徐诗瑜.一座北方城市防治花粉过敏的第五年.健康时报,2023-9-15.

【5】张慧,等.一条神奇的线见证中国降水70年变化.中国天气网,2023-03-23.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土土


“你有蒿草过敏的困扰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医生忠告: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这3样食物,患者要牢记,不能大意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0-23 08:08:38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3 00:15:02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22:40:40
麦孔:劳塔罗打进一个真正队长般的进球,向队友传递他的决心

麦孔:劳塔罗打进一个真正队长般的进球,向队友传递他的决心

懂球帝
2025-11-06 07:53:08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林子说事
2025-11-04 05:43:58
巴萨旧将:我的两座欧冠总被开玩笑;亚马尔达不到梅西的高度

巴萨旧将:我的两座欧冠总被开玩笑;亚马尔达不到梅西的高度

懂球帝
2025-11-06 07:00:09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5 19:34:02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科学发掘
2025-11-05 11:47:58
冲上热搜!小米YU7全网首拆,结果令人太意外……

冲上热搜!小米YU7全网首拆,结果令人太意外……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5 15:55:51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福建平子
2025-11-03 10:21:52
勇士队巴特勒和格林伤情更新,斯蒂芬·库里缺席对阵国王的比赛

勇士队巴特勒和格林伤情更新,斯蒂芬·库里缺席对阵国王的比赛

好火子
2025-11-06 06:39:36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红星新闻
2025-11-05 16:04:24
今晨欧冠,阿根廷双锋闪耀:只踢半场均进球,还有更精彩的镜头!

今晨欧冠,阿根廷双锋闪耀:只踢半场均进球,还有更精彩的镜头!

老霍聊球
2025-11-06 07:52:04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同事结婚我随2000,我儿子满月他送100,他负责的1000万项目黄了

同事结婚我随2000,我儿子满月他送100,他负责的1000万项目黄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6 07:33:35
胡真舫,拟升正厅

胡真舫,拟升正厅

新京报
2025-11-05 20:12:43
新款保时捷911 Turbo S国内首发,2.5秒破百,272.8万起

新款保时捷911 Turbo S国内首发,2.5秒破百,272.8万起

汽车公告板
2025-11-05 18:43:01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界面新闻
2025-11-05 13:44:22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很可能是最后的关键!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很可能是最后的关键!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5 14:16:06
2025-11-06 09:16:49
九行Travel incentive-icons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4012文章数 331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黑龙江将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破万亿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晨报|《胡闹厨房》改编真人秀 暴雪嘉年华即将开票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教育要闻

83岁还在学英语?ta们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数码要闻

消息称华为 WATCH Ultimate 2 手表明日露出,预估 6000~7000 元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