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郎酒 在广东中山举办千商大会,披露中山红花郎1-8月宴席场次暴增145%、桌数增长89%的惊人数据。这场增长并非单纯依赖“钞能力”堆砌就能实现,其背后离不开的是郎酒多年深耕数字化实现的“一地一策+费用滴灌+厂商共建”闭环。
01打破钞能力迷思:红花郎宴席增长的底层逻辑是数字化赋能、
郎酒通过“一地一策+费用精准滴灌+厂商共建”,三者形成闭环,打破传统粗放式宴席补贴模式。
1)一地一策:精准匹配区域消费需求
不同区域的宴席消费习惯、规模档次存在天然差异,若用统一标准制定奖励政策,要么在消费能力强的区域显得吸引力不足,要么在消费能力弱的区域门槛过高,最终导致政策落地效果大打折扣。
红花郎的差异化分级奖励,正是基于对不同区域市场的深度洞察,比如借助一物一码采集整合区域消费数据,比如当地宴席平均桌数、主流购酒档次、消费者对奖励的偏好等,从而设定符合当地实际的门槛与奖励。这种做法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资源错配,实现精准打击,让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能产生最大效益的环节。
差异化分级奖励
红花郎根据区域宴席规模阈值(如桌数、购酒量)设置阶梯式实物奖励。以广东为例,2-5桌赠199元陶瓷酒具,6-14桌赠399元生肖酒具,15-39桌赠299元/瓶的郎牌郎2瓶,40桌以上赠2299元的1650ml红花郎15。
![]()
这种设计既覆盖小型宴席的轻需求,又满足大型宴席的重面子,同时通过桌数越高、奖励越重的杠杆效应,刺激商家主动拓展高端宴席。
场景化权益设计
针对四川、重庆、贵州的婚宴市场,郎酒推出“幸福办婚宴,浪漫游庄园”增值服务,购买指定数量红花郎的新人可获郎酒庄园3天2晚体验,包括光影秀、庄园夜宴、莫言文学展等,并免费使用场地拍摄婚纱照。
![]()
这一策略将物质奖励升维为情感价值,精准击中新人对“仪式感”的需求,同时通过庄园体验强化品牌高端形象,形成“用酒-体验-传播”的闭环。
2)费用精准滴灌,优化费用投放结构
传统宴席补贴的痛点在于“费用流向不可控”:商家垫付补贴后,终端门店可能截留奖励,消费者未必能真正受益,导致“补贴打了水漂,销量未见增长”。郎酒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费用“精准滴灌”:
开瓶扫码返利
消费者开瓶扫码可获90%中奖率奖励,奖品包括红花郎15、郎牌郎及郎酒滴(可兑换产品或服务)。这一设计直接触达宴席主或宾客,有效刺激宴席开瓶扫码行为,确保了营销费用直接投放在实际消费场景中,大幅提高了费用使用效率。
渠道数字化管控
郎酒针对渠道数字化开发了“郎酒店家惠”小程序,仅允许业务员邀请真实终端注册,对渠道的动销支持补贴可借小程序直接发放至合规门店账户,杜绝截留风险。
![]()
3)厂商共建: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曾公开表示,“要坚持良性发展,不透支市场、让商家赚钱,厂商一体,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这一理念深刻反映了郎酒在厂商关系建设上的战略思考:不是把经销商当成“压货的渠道”,而是当成“共同发展的伙伴”。
![]()
(来源:南方日报官网《郎酒持续加码宴席端,红花郎宴席市场酱酒销量第一》)
而在郎酒于中山举办的千商大会上,这一理念也得到了郎酒经销商的认同,中山市佳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肖翔瀚先生在会上作为经销商代表发言。他强调,郎酒对于商家的赋能是实实在在的,并从组织变革激发活力、利润保障与渠道共赢、品牌动能持续增强、宴席聚焦消费场景四个角度具体分析。
![]()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白酒旺季将至,郎酒在中山举行千商大会》)
郎酒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了新型厂商关系,将经销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者转变为品牌价值共创者。他们通过清晰的利润保障机制和渠道共赢政策,让经销商能够共享市场增长红利,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渠道推力和品牌忠诚度。
02酒企如何复刻:数字化赋能的“三步走”战略
1)第一步:搭建酒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复制郎酒模式的前提。必备工具清单包括五码合一系统、终端管理小程序和智能营销系统。
五码合一系统通过赋予每件产品唯一的身份标识,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追溯。这不仅有助于防伪防窜货,更为精准的费用投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当消费者扫描瓶盖码时,系统能自动识别该产品所属的区域、经销商和终端,从而触发相应的奖励规则。
![]()
终端管理小程序是连接品牌与渠道的关键枢纽,类似“郎酒店家惠”的平台,比如米多万能零售助手小程序,需具备严格的终端注册资质审核功能,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门店才能参与活动、领取终端奖励。同时小程序还可以集成进货管理、库存查询、奖励申领等功能,帮助终端提升运营效率。
智能营销系统则是营销活动大脑中枢,需要能够支持处理复杂的奖励逻辑、支持多层级的规则配置,例如按地区、时间、扫码量等因素差异化调整奖励标准,实现指定时间、指定地区、指定人群、指定门店、指定渠道等各种维度进行智能发奖,精准高效有价值地投放营销费用。
![]()
另外,对于中小型酒企而言,自建系统成本较高,可优先考虑接入第三方SaaS平台。这类平台通常提供模块化的解决方案,既能满足基础需求,又能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逐步扩展功能。
2)第二步:设计“杠杆型”激励机制
终端激励方面,可按宴席开瓶率或开瓶数给予终端现金返现或其他奖励,能有效提升终端推荐意愿。关键在于设定合理的阈值,既要让终端看到努力后的回报,又不能因门槛过高而挫伤积极性。例如,可以设置阶梯式奖励,随着开瓶量的增加,单位奖励金额逐步提高,形成“多卖多得”的正向激励。
C端激励则侧重于提升消费者的用酒意愿。宴席礼赠加码是一种常见做法,但需注意赠品的选择。高性价比的日常用品、家用电器(如粮油套装、洗衣机等)可能比高价奢侈品更受欢迎,因为它们实用且易被感知。
此外,还可以叠加开瓶扫码有奖策略,通过即时性的小奖励(如现金红包、积分兑换),刺激宾客或者宴席主在宴席上积极开瓶并扫码。
![]()
在宴席活动进行期间,酒企可开展动态调节机制,根据区域动销数据,对低效市场追加定向补贴,这种调节灵活性要求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决策能力,避免陷入一刀切的僵化思维。
3)第三步:构建数据驱动的运营闭环
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这需要酒企建立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
一方面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可重点关注扫码转化率、区域宴席动销率等数据,这些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市场活动的实际效果和渠道健康度。
另一方面,根据数据洞察敏捷迭代优化活动策略,比如建立每周复盘区域表现的机制,基于数据洞察不断优化活动策略,持续提升活动能效。这种快速试错、持续优化的方法,能够帮助酒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敏捷性和适应性。
03避开陷阱:不是所有“抄作业”都能成功
1)常见误区
重形式轻本质
很多酒企只学郎酒的奖励幅度,却未建立配套的数字化追踪体系,导致费用错投、被侵吞等问题。数字化赋能的核心在于背后的数据支撑和流程管控,而非表面的促销方案。
忽视渠道积极度
单纯针对C端制定宴席政策,忽视渠道的利益诉求,使得渠道失去推荐积极性。渠道是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渠道的积极参与,再好的促销策略也难以落地见效。
脱离本地文化
生搬硬套总部制定的标准化方案,未适配地域习俗(如农村宴席偏好实惠装而非礼盒),会使营销活动与当地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引发消费者共鸣。
2)正确姿势
真正的复制需要深度本地化改造。酒企可组建区域洞察小组,深入调研当地红白喜事习俗。在西北某市场,一家酒企发现婚宴有“回门酒”传统,于是可设计主宴+回门宴的连环促销。
同时,成功的激励体系必须平衡C端拉力和b端推力。既需要针对宴席主或者宾客设置扫码抽奖提升开瓶率,也要面向渠道设置推荐返利,使得宴席活动同步获得双向引擎驱动宴席动销。
最后,是需要采取渐进式试点策略。选择1-2个代表性市场,用最小成本跑通“政策-核销-数据”闭环。比如在强势县级市场验证成功后才逐步推广,避免一次性全面铺开的风险。
04总结
郎酒红花郎宴席场次实现145%增长的背后,是数字化赋能的系统性胜利。其“一地一策+费用滴灌+厂商共建”的模式,构建了宴席营销的新范式。
这场变革的本质是从粗放式投入向精准化运营的转变,从单纯依赖费用堆砌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升级。数字化不再是酒企的可选项,而是市场竞争的必备能力。
对于希望复制郎酒成功经验的企业来说,需要认识到数字化赋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基础设施、激励机制和运营能力的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避免生搬硬套,而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路径。
关于米多
米多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营销领域致力于以企业业务能力(EBC)为核心,构建基于“立体连接、数据共通、流量共享、全景共鸣、全域赋能、全链共赢”的产业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赋能企业通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双螺旋引擎,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累计服务酒类行业、快消行业、日化家清行业、化工建材行业、茶叶行业等品牌类企业逾3000家,包括茅台、可口可乐、宝洁、高露洁、维达、立白、雪花啤酒、劲牌、绿箭、嘉士伯、美涂士、华新集团等。
如想获取“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请私聊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