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总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的讲话,如“清风”拂过国际政治的角力场。
他宣称,印度“没有主要对手”,唯一的敌人是“对其他国家的依赖”。
![]()
这番话,让人想起法国凡尔赛宫中的路易十四,那位自诩“太阳王”的君主,也曾以类似的口吻描绘他的盛世。
然而,印度当下的这番宣言,任何人听起来都会哑然失笑。
首先,复盘下莫迪的逻辑——他将“依赖”视为头号敌人,颇具讽刺意味。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印度若真将依赖视为敌人,那岂不是与全世界唱反调?
或许,莫迪的本意或许是强调自力更生,但这番表述却让人哭笑不得,就像美食家宣称他的唯一敌人是对食物的渴望,却又每天必须享用数顿大餐一样,充满矛盾。
印度的外交政策历来以“不结盟”自居,如今却升级为“全球朋友”的态度,这种姿态在现实政治中,格外拧巴。
都知道,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不会一直是朋友,不变的只有利益。
印度试图以“无敌”的姿态登场,仿佛在告诉世界:“我太强大,以至于找不到对手。”
这种凡尔赛式的高傲,就像那些贵族们一边喝着红茶,一边轻描淡写地谈论着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烦恼”。
![]()
图片来源:AI
莫迪的讲话中,还隐含着一层微妙的地缘政治算计。
印度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自然希望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通过宣称“没有主要对手”,实际上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们不选边站队,但你们得来讨好我们。
这种策略看似高明,实则凶险,就像是社交名媛在派对上宣称自己没有敌人,却暗地里计算着每个人的利用价值,随时有被反噬的可能。
再说这个名叫“依赖”的敌人——印度在能源、科技、甚至军事装备上,依然高度依赖进口。
莫迪一边批评依赖,同时又不得不与各国签订贸易协议,这种矛盾简直就像是一位减肥者一边抱怨体重,一边大口吃着蛋糕。
印度理想中的“自力更生”固然值得称赞,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途漫长且荆棘密布,将依赖视为敌人,更像是一种政治修辞,旨在激发民族自豪感,而非实际的政策指南。
![]()
从历史角度看,凡尔赛宫不仅是奢侈与权力的象征,更是外交博弈的舞台。
莫迪的此番讲话,似乎也在构建一种现代版的凡尔赛叙事:印度作为新兴大国,试图以软实力和外交手腕赢得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然而,不同于路易十四的明目张胆,印度的方式更为含蓄,甚至带有一丝自嘲的幽默。
莫迪的这番讲话,更像是是对国内听众的喊话。
毕竟,在古吉拉特邦他的政治大本营,这样的宣言能够激发选民的热情,强化他的领导形象。
在国际舞台上,这种“无敌”姿态则是一种巧妙的话术,既避免直接挑衅任何大国,又彰显印度的“自信”。
总而言之,莫迪的“无敌”宣言,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凡尔赛式表演——它将民族自豪感、地缘政治算计和幽默感集于一体,让人在莞尔之余,不禁思考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真实角色。
或许,正如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背后隐藏着权力的暗流,印度的“没有敌人”之说,也只是国际政治这场大戏中的一句台词而已。
作为观众,欣赏这场表演,但不必过于认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