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提到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家总会好奇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有人说,能否考入顶尖名校与外表无关,即便戴着厚厚的眼镜,若没有扎实的学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未来也未必能进入理想大学。但有一个细节却极具参考价值,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尤其是翻开他们课本时的状态。
通常来说,清华北大学生的课本绝不会像刚买回来那样崭新干净,每一页上都会留下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思考痕迹,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与专注。可最近有位女生晒出自己的 “全损课本”,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讨论,她满心以为这样的课本能证明自己是 “清华北大料子”,老师看过之后却直言:“再这样下去,考大专都费劲。”
![]()
听歌时大家追求 “无损音质”,可有些学生的学习资料却呈现出 “全损状态”。只是 “全损” 也分情况:有些学生的课本破损是因为不爱惜,摔打、污渍遍布,这样的状态往往反映出学习态度的敷衍;但也有学生的课本 “受损”,是因为反复翻阅、笔记密集,能看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这位女生的课本显然属于后者,可问题恰恰出在这份 “投入” 上。
从女生晒出的照片来看,她的语文课本每一页都写满了笔记,还特意用了多种彩色笔区分内容。本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可翻开课本却让人 “震撼”,原本的课文内容和插图被笔记完全覆盖,只能勉强分辨出是哪个年级的篇目,教材本身的核心知识点反而被淹没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更让人不适的是,她的字写得极小,行与行之间几乎没有间隔,堪称 “蝇头小楷”,整体看上去杂乱又压抑。
![]()
即便如此,女生却对此沾沾自喜。她觉得自己如此努力,笔记记得又满又详细,按照这个趋势,将来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可当老师看到这本课本后,却向家长道出了实情:“孩子学习态度看似端正,但方法完全错了,再这样下去,别说清华北大,以后考大专都费劲。”
其实,这位女生在记笔记时踩的坑,很多学生都曾遇到过,只是自己没有察觉。
第一种常见误区,是把笔记当成 “课本涂鸦”。有些同学习惯将笔记直接写在课本上,既不分区也不归类,老师讲的知识点、补充的例题,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时候把内容挤在课文段落中间,有时候写在页边空白处,到最后课本又乱又满。等到复习时想找某个重点,翻来翻去半天找不到,反而要花更多时间梳理,原本用来提高效率的笔记,变成了 “负担”。
![]()
第二种误区,是盲目追求 “笔记完整”,忽略了理解。不少学生听课的时候,总想着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只要老师一开口,就埋着头猛写,手里的笔几乎不停。可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讲的关键思路、解题的核心方法,他们既没听清也没弄懂,光顾着机械地 “抄笔记”。看似写满了一页又一页,实际上只是完成了 “文字搬运”,课后翻看时,这些笔记和陌生内容没什么区别,根本无法帮助复习。
还有一种误区,是过度注重 “笔记颜值”,忽略了实用性。有些同学为了让笔记看起来好看,特意买了十几种颜色的笔:记定义用红笔,画重点用黄笔,补充例子用蓝笔、绿笔…… 到最后笔记上五颜六色,一眼望去全是不同颜色的字迹,反而分不清哪些是核心考点,哪些是无关紧要的补充。原本想靠颜色区分主次,结果却把自己绕晕,笔记成了中看不中用的 “花架子”,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
其实,上课做笔记从来不是 “体力活”,也不是要把笔记设计成 “艺术品”。真正有用的笔记,应该是对知识点的提炼与梳理,是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的工具。当你翻开笔记时,能立刻想起老师讲课时的重点,能快速定位到常考知识点,这才是笔记的意义所在。
如果只是盲目追求 “写得多、写得好看”,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即便把课本写成 “全损状态”,也无法真正提高成绩。毕竟,考上好大学靠的是扎实的学识、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非一本看似 “努力” 却毫无条理的笔记。希望这位女生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也希望更多学生能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笔记真正成为学习路上的 “帮手”。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