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丝路长风三千里”的韵律撞上青春校园,当陇原的烟火气遇见清华园的人文、惠园的活力——近期,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满满“甘肃心意”走进清华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两场以“丝路长风三千里学子游陇原”为主题的文旅快闪活动,让三千里丝路文脉在青春土壤里扎下了新根。让两校学子沉浸式解锁了甘肃的非遗之美、美食之香与文化之韵,成为校园里最亮眼的“陇原风景线”。
![]()
一校一景,同燃陇原热:两校快闪各有精彩
虽在不同校园,两场活动却同样装满了“甘肃元素”,从视觉、味觉到体验感,全方位拉满学子对陇原的向往。
在清华大学,活动刚开场,甘肃省歌剧院舞蹈演员便身着飘逸的民族服饰登场,水袖翻飞间尽展陇原舞蹈的灵动;紧接着,街舞团队带来潮流舞动,传统与现代的舞蹈碰撞,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手机镜头全程追拍。
舞台旁的非遗体验区更是排起长队——酒泉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青红老师端坐台前,面前铺开的石粉颜料、画笔整齐排列,她手把手教大家体验“敦煌石粉彩绘技艺”:从取适量矿物石粉调和颜料,到用细笔在素坯上勾勒敦煌风格的缠枝纹样,每一步都耐心示范。学子们屏息凝神,指尖捏着画笔轻轻上色,看着原本单调的素坯渐渐染上温润的矿物色泽。
而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甘肃各市文创展位区成了全场“人气焦点”——展台沿活动区一字排开,刚一开放就被学子层层围住。整个文创区里,俯身挑选、举着文创拍照、相互递看展品的身影随处可见,热闹的气息裹着文创里的陇原风情,在展位间流动,一眼望去满是青春与文化碰撞的鲜活感。
舞蹈表演同样惊艳,歌剧院演员的《白马姑娘》与街舞团队的活力舞步交替上演,台下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同学跟着节奏轻轻摇晃身体,沉浸式融入这场文化盛宴。
![]()
舌尖识陇原:工作人员亲手递上“甘肃味道”
“来尝尝咱们甘肃的宽粉!”“杏皮茶来一瓶吗?”活动现场,最暖的场景莫过于工作人员化身“美食使者”,亲手为学子们递上地道甘肃美食——Q弹的定西宽粉、酸甜解暑的杏皮茶、果香浓郁的苹果汁,还有美味十足的草原牦牛肉等,每一份都满满都是心意。这些带着陇原烟火气的味道,不仅填满了学子的胃,更成了他们直观感受甘肃风土的第一份温暖记忆。
“没想到在学校能吃到正宗甘肃小吃!”贸大的同学接过杏皮茶,一口下去眼睛亮了。清华校园里,美食区前很快排起长队,工作人员一边发放一边笑着介绍甘肃的特色。短短一小时,数百份美食便被一扫而空,舌尖上的“陇原记忆”就此扎根。
![]()
惊喜抽奖+全情参与:学子直呼“想立刻去甘肃”
活动的高潮,当属甘肃文旅大礼包抽奖环节。抽奖环节的队伍沿着展区蜿蜒开,学子们积极参与。前排学子攥着抽奖券,脚尖微微踮起往台口探,后排的人凑在一起小声猜着奖品。中奖的学子们抱着奖品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同伴凑到镜头前合影,欢呼声此起彼伏,把现场的热闹又推高了一层。从一等奖的“甘肃8家5A级旅游景区联票+文创大礼盒”,到二、三等奖的特色产品、甘肃特产,每一份奖品都藏着“邀请学子游陇原”的心意。
丝路长风未完待续:甘肃在等你赴约
两场快闪虽落幕,但“丝路长风三千里”的韵律仍在学子们心中回响。从舞蹈里的陇原风情,到舌尖上的地道滋味,从非遗里的文化传承,到抽奖时的惊喜期待,这场文旅进校园活动,不仅让两校学子近距离感受了甘肃的魅力,更在青春校园与千年丝路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丝路漫漫,陇原正好。这场跨越千里的文旅之约,只是开始——甘肃的丹霞、黄河、麦积山,还有数不尽的非遗与美食,都在等更多学子踏上这片土地,亲身续写“学子游陇原”的精彩故事。(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张琢昊 薛晨)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