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辉 | 小城腾冲的两位名士

0
分享至


徐悲鸿为李根源造像

文 | 李辉

两个身影,两封信

从腾冲(曾称腾越)归来,在那些血洒疆场的抗日将士身影之外,有两位腾冲人的身影总是清晰地在我眼前闪动。

两位腾冲人并没有血洒疆场。一位是李根源先生(一八七九年——一九六五年),一位是张问德先生(一八八一年——一九五七年)。两个人,年龄仅相差两岁,均为清末秀才。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与故乡命运息息相关。

一九四二年,国之存亡的紧要关头,腾冲及滇西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毅然挺身而出,高声呐喊,秉笔直书。李根源写出《告滇西父老书》,呼吁滇西民众投入最艰难的抵抗,坦诚恳切,铿锵有力,用故乡情怀、民族大义激励民众,鼓舞士气,保家卫国;张问德在另外一种处境下,写出《答田岛书》,答复占领腾冲县城的日本行政长官田岛的来信,不卑不亢,弛张有度,自尊与威严尽显字里行间。

读信,读胆略、勇气、人格、文采,读文字背后深处隐含的滇西山川险峻壮丽,读腾冲名士不屈精神与坚韧。一旦读过,不再遗忘。

两位腾冲人,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信,有赖于腾冲千百年历史传统的恩赐,有赖于“士不可辱”的名士气节的支撑。硝烟弥漫,喋血鏖战,因有这两个如高黎贡山一样高耸、伟岸的身影,因有这两封信,边陲古镇腾冲多了荣耀与尊严,多了激荡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腾冲硝烟处,名士风流时。

“人生既读圣贤书”

也是缘分,刚到腾冲的当天下午,走出宾馆,漫步街头,路边第一个吸引我们走进去的景点便是“李根源故居”。一看生平简介,眼睛顿时一亮:

李根源,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高黎贡山人,一九〇四年留学日本,在陆军士官生学校期间,于一九〇五年加入同盟会,一九〇九年回国后,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教育长)、总办(校长),朱德便是学生之一。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与蔡锷等一起领导云南重九起义,系滇军名将。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任众议院议员,次年任参、众两院主任。一九一七年,任国民政府陕西省省长,一九一八年参加著名的护法斗争,任驻粤滇军总司令,授陆军上将衔。

一九二二年入京任国民政府航空督办,一九二三年任农商总长、代署国务总理,同年,因发对曹锟贿选,退出政坛,隐居苏州多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云南,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云贵监察使、国策顾问等职。

小城腾冲,卧虎藏龙。


李根源题“叠园”

李根源故居与腾冲著名的叠水河景区相邻,旧称“叠园”,李根源题写的“叠园,先人世居李根源民国二十八年”,如今勒石镶嵌于故居碑廊上。

巧的是,在李根源故居,有一副对联十分工整,“中原策马,禹域搜文”,以篆书题写,古朴有力,一看,原来是我熟悉的黄苗子先生题写。“策马”与“搜文”,正与李根源一生经历颇为贴切。

他既是滇军名将,更是秀才出身的文人,撰文赋诗,广搜金石,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滇西战役纪事诗》、《永昌府文征》等。


朱德与李根源在一起

遇到一位当地人,谈到李根源,颇为骄傲地说:“朱德是他的学生!”归来我查阅相关资料,一九六五年李根源在北京去世,前来吊唁并出席追悼会的显赫人士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人,便是他的学生朱德。

有了李根源故居的初步印象,两天之后,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站在墙上大幅展示的《告滇西父老书》面前,与之相对,脚步一时不愿挪开——

云南是中国的国防重要根据地,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西南控制泰、缅、越,东北拱卫川、康、黔、桂。滇西又是云南西陲的重大屏障。握高黎贡山、野人山的脊梁,襟潞、澜、 龙、盈大川的形胜。且为通印度洋国际交通的唯一生命线。我们中国是民主阵线二十六国中四大列强之一,所赖以沟通民主同盟国地理上的连系,全靠滇缅公路一条干道。

(《告滇西父老书》)

李根源开篇即充分强调滇西的重用战略位置,他向家乡父老兄弟敞开心扉,直陈近期骤然呈现的滇西危机、云南危机乃至中国的存亡危机。


白崇禧1945年为国殇墓园题词

五月初,亚洲战局突变。日本军队切断滇缅公路,自缅甸向滇西多路进攻,其气势锐不可当:三日进攻畹町;四日占领芒市,攻陷龙陵,同日,日本飞机对保山狂轰滥炸,造成平民死伤惨重;五日攻至怒江,中国军队被迫炸毁滇缅公路怒江上的唯一桥梁——惠通桥,才将日军阻于西岸,使之不能过江进攻保山。从开始发起进攻,仅仅几天时间,日本军队便于五月十日占领滇西全境。

如果日军继续越过怒江、澜沧江,攻占保山,那么,昆明、贵阳甚至重庆,曾经的大后方西南地区,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严峻后果不堪设想。一时间,军心动摇,前景难料。有人主张放弃保山,更有居住昆明者,担心当局放弃云南,准备新的逃亡行程……

当此危机之时,并未担任军政要职的腾冲人、云南监察使李根源站了出来。据相关资料介绍,李根源急电中央,力主坚守保山。在与蒋介石通电话时,他慷慨陈詞,请缨拒敌:“怒江之险,胜过沧江万倍。我李根源誓死要坚守怒江,与保山共存亡!”蒋介石接受了李根源的这一主张,再下决心,派军队坚守怒江,不让日军东进。


另一名士张文光为故乡叠水河修建太极桥,李根源题词

此后,李根源不顾年老体弱,身患痢疾,仍再三函电请缨,坚决请求奔赴前线,终被蒋介石批准前往保山。五月二十四日,六十三岁的李根源自昆明出发,沿途宣慰安民。途中他赋诗言志:“西檄风波正可惊,要凭宝剑斩长鲸,老夫冒险生来惯,总向人间难处行。”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李根源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

李根源非常清楚,在父老乡亲面前,无需华丽辞藻,只需坦诚相见,以质朴语言陈述危机,控诉敌军罪行,强调滇西战略地位重要性,强调保家卫国,弘扬故乡光荣历史,便是最好的倾诉与呼吁。这封信,约一千四百字,写自己与故土的情感,写自己毅然离开昆明,回到滇西,愿意与受难的乡亲一同面对危机,共度时艰,书写滇西新的光荣:

根源生长迤西,滇西是我的桑梓,也是我父老祖宗坟茔庐墓的所在地,现在敌人打进我们的家乡来了。看看腊戌撒退后滇西公私损失奇重,真所谓生灵荼炭,哀鸿遍野;看看五月四、五两日保山遭受兽机的轰炸,颓垣败墙,血肉横飞,迤西重镇化为灰烬,保山县城立成死市,鸦狗群聚,时疫蔓延,举世闻悉,同声愤慨,百年浩劫,惨不忍睹。根源闻此,能不动心!乃奉蒋委员长电令、龙主席委托和监察院的催促,扶病西来,冒暑远征。我带来一个衰病者老年之身,带来一颗纯洁的赤诚之心,坦白地诚挚地希望诸父老共体时艰,懔然于国难、乡难的加深,大家齐心一致,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发挥军民合作的力量,加紧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加强民众自卫,协助军队,尽到守望、运输、救护、侦察、通讯的责任。

自然,今后军队所需于民众的人力、物力的供给者至巨,敌人在沦陷区域的横征聚敛、荼毒残杀亦愈凶,而我们滇西民众所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也一定愈来愈大。但苟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牺牲的决心,始能保住滇西过去历史上的光荣,始能在云南抗战史中占最光辉的一页。根源不敏,愿追随诸父老之后,同心努力以赴之。

(《告滇西父老书》)

李根源《告滇西父老书》的具体写作时间,恐有待确认。滇西抗战纪念馆将之注明为“五月一日”,不知源自何处。此信所提及的日本进攻滇西的发生时间,均在五月一日之后,另外,李根源五月二十四日离开昆明返回滇西,他在信中所言“扶病西来,冒暑远征”,似也应在此之,如果是五月一日,不可能有此表述,明显有误。

我来不及查阅当年云南报纸发表《告滇西父老书》的确切时间,不过根据上述判断,其写作时间似在五月二十日前后,即,在李根源决定离开昆明,启程返回滇西,与故乡父老同舟共济之际。


国殇墓园里中国军队阵亡将士纪念碑

且再回到当年场景。据资料介绍,李根源一抵达保山,马上于五月三十日抱病前往前线巡视。几天后,军情危急,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劝李根源退居大理,李根源复书说:“不可去,不能去,誓与保山共存亡!”

他还表示,如果保山万一失守,他就跳进龙王塘以殉职,决不投降!他赋诗一首,抒怀如下:“人生既读圣贤书,自有灵台比广居。志决神清受其正,天翻地覆欲何如。”

“人生既读圣贤书”!国难危机间,天地间浩然正气充溢胸中。腾冲李根源,向史上所有为故乡甘愿牺牲的先贤们致敬。硝烟弥漫处,他愿意追随前贤,成为其中一员。他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走进他们的行列……

“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

就在六旬老人李根源,毅然决然离开昆明,奔赴保山前线,立志保住滇西历史光荣的时候,几乎同时,另一位六旬老人张问德,身在日本占领的沦陷区腾冲,做出一个堪称惊天动地的决定。

腾冲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落入日本军队之手。相关资料叙述,日本军队大兵临城下之时,滇西不少军政要人纷纷慌乱、畏缩、逃逸:

一九四二年五月初,日军先头部队攻占龙陵、畹町等地,时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纯武驻守腾冲,他不思抵抗而设法逃逸,一面加紧搜刮,一面急电昆明,请求调职,随即被命为云南警备副司令。离腾时,龙还强征马匹,为他运送上百驮烟土。其时邱天培为腾冲县长,邱看龙已走,便召开会议,言语中透露政府撤退之意,遭与会诸腾冲士绅痛骂:未见敌军,岂可撤退,当派兵驻防城外,与敌决一死战!邱看大家群情激愤,未敢多说,当下表示赞同,但到当日午夜,邱天培便携家眷逃出县城,所有自卫队和警察也随之外逃,各机关主管人员亦私自潜逃。

五月十日午后二时,区区二百九十二名日本兵,不费一枪一弹,大步洋洋,直入腾冲城。


一代名士张问德

在当面痛骂邱天培的众多腾冲士绅中间,张问德可谓德高望重。这位晚清秀才,民国之后先后在腾冲任职,一九三四年,当选为腾冲参议会议长,后至昆明,曾任省府秘书和龙云的私人秘书。

抗战爆发后,任昌宁县县长,一九四〇年因病辞职回腾冲休养。如今,故乡危难时,天将大任于斯人也,身患疾病的他,没有退缩,而是挺身而出,他的胸中,同样激荡着浩然正气。

张问德站到了历史前台。

腾冲县城沦陷后,张问德与刘楚湘等一批腾冲士绅,立即撤至北部山区,六月五日商议成立临时县务委员会。六月下旬,临时县政府组建,云南省政府委任张问德为腾冲县长。

这位六十二岁的晚清秀才,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毅然决然主动担负起护卫桑梓的一县之长的职责。建立战时基层政权;开展游击,阻击日军;动员民众出粮、出人,支援前线;恢复《腾越日报》,鼓舞士气……县城虽然沦陷,更多的腾冲人却在张问德等人的激励下,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行列。

有材料这样写到张问德:“先生为抗战奔波,不辞劳苦,两年中八次翻越高黎贡山,六次渡怒江,辗转于腾冲、保山、大理之间。翻越高黎贡山时,路途艰险,有时数日断炊,先生有次还从马背上滚下,口鼻流血,手脱臼,但先生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张问德与士绅同仁和故乡同胞携手并肩,将腾冲新的光荣,一笔一捺,有力地刻写在高黎贡山上。

就任腾冲县长两个月,一个重要考验来到张问德面前。日本占领腾冲的行政长官田岛,致信张问德,欲与之见面商谈腾冲事宜,这显然实为诱降之举。田岛来函,以文言体书写,口吻看似恭敬,赞誉腾冲“民殷物阜,气象雍和”,实则暗藏杀机。田岛希望能与张问德见面,商议解决腾冲目前面临的困境:

岛甚愿与台端择地相晤,作一度长日聚谈,共同解决双方民主之困难问题,台端其有意乎?……


八十年代刻《答田岛书》碑

岛生平为人,百无一长,唯不欺不诈推诚接物八字,则常用以自励。凡事只要出岛之中心乐从而诸口者,虽刀锯在后,鼎镬在前,亦不敢有一字之改移。苍苍在上,言出至诚,台端其有意乎?临颖神驰,不胜依依,伫盼回玉。

大日本腾越行政班本部长上

昭和十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具

九月十二日,张问德回函田岛。著名的《答田岛书》,应运而生!

《答田岛书》约九百字,请允许我全文转录如下:

答田岛书

田岛阁下:

来书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借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予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五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至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送往密支那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更寄予衷心之同情。

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愿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供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回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生活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颓垣之上重建其乐园。则于他日我中国也不复遭受侵凌时,此事变已获有公道之结束时,且与日本已恢复正常国交关系时,余愿飞往东京,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携带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依然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谢绝阁下所要求之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答田岛书》最后署名并非闲笔。田岛在来函中有“大日本”字样,所以张问德针锋相对,写为“大中华民国”,日期前面也写上“大中华民国”。


李根源倡议修建的国殇墓园

《答田岛书》很快在《中央日报》、《大公报》、《扫荡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广为传诵,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张问德此举,深获书写《告滇西父老书》的李根源赞许。腾冲两名士,惺惺相惜,李根源赋诗称道:“荒唐田岛书,光怪可迷人。县君有正气,字字史家珍。”的确,只有胸有浩然正气之人,才能写出《答田岛书》。在张问德笔下,我们领略其胆略、气节、尊严,领略其不卑不亢、酣畅淋漓、荡气回肠,领略其绵里藏针、寻章摘句、典雅文采。

抗战胜利后,曾有人问张问德,如何评价自己在滇西抗战中的壮举,他淡然含笑回答:“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他的回答,与李根源诗中所写“人生既读圣贤书”不谋而合。在名士心目中,“读书人”乃人生最高境界!

“字字史家珍”,李根源说得真好!如果让我编选中学语文教材,一定将这篇《答田岛书》选入课本,与《古文观止》诸多经典篇章相比,它毫不逊色。真的,希望某一天,《答田岛书》会获得编选者的青睐,让它出现在语文课本上。

读文采,读浩然正气,学生将由此走进历史场景,有的人,有的事,他们不再会遗忘。

名士身影何处寻?

抗战胜利,故乡光复,李根源与张问德以不同方式继续前行。

一九四五年初,滇西硝烟刚刚散去,李根源辞去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腾冲。他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极力主张在腾冲修建一座“国殇墓园”,安葬数以千计血洒滇西的阵亡将士,是他们在腾冲歼灭两千日本侵略者,是他们远征缅甸,牺牲异国,故土难归……

这已经不是李根源第一次出面为抗日阵亡将士修建陵园了。


国殇园里中国士兵墓,每个墓碑上刻有士兵的名字

李根源一九二三年辞官后,长期赋闲,隐居苏州小王山。一九三二年,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万名将士阵亡。

战争刚结束,他便将献出苏州善人桥北马岗山的一块墓地,先将阵亡的七十八名阵亡烈士安葬,命名为“英雄冢”,并在墓碑上以“腾冲李根源”名义题书碑文,墓碑后面,镌刻七十八名士兵的名字。安葬那天,李根源手执掸绋,走在队伍最前列。

五年过去,一九三七年八月淞沪会战再起。李根源又一次与苏州士绅做好后方供应工作,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殡殓阵亡士兵,共有一千二百多人安葬在苏州“英雄冢”。


国殇墓园里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另据史料叙述:由于“英雄冢”墓地局限,难以全部安葬,李根源只得重新筹划墓地,其义举得到苏州陈文肃公(仁锡)后裔的无私支持,捐其灵岩山下石码头砚山祖茔地四十余亩,作续葬阵亡将士忠骸之所。

李根源相地规划毕,躬亲运送阵亡将士忠骸八十二棺(营长四人,连排长多人)至砚山,率乡民学生近万人,披麻致祭,负土安葬。李根源曾赋诗五绝一首《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

一九四三年,徐悲鸿在重庆读到这首五绝,闻知李根源在苏州两次披麻为抗日阵亡将士送葬的事情后,深为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

图中绘李根源执绋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满怀悲愤,栩栩如生。徐悲鸿图上题跋:“三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像,国殇中执绋者像。”可惜这幅画卷散佚不全,现仅存李根源的画像,陈列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又是一个五年过去。一九四二年五月下旬,李根源由昆明抵达保山,站在了滇西抗日的最前沿。几乎就在李根源前往保山的日子里,中国远征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前线牺牲,由部下将灵柩运送回国,抵腾冲,绕道怒江上游,然后交八十八师接运过江。

李根源亲自主持迎接戴师长灵枢的公祭仪式,并同时向云南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

可以说,自在苏州赋诗五绝一首之日起,“国殇”二字一直存于李根源心中,未敢一日忘怀。这一次,在故乡腾冲,他将抗日将士陵园命名为“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竣工。园中修有忠烈祠、纪念塔,另有“盟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等。

如今,走进墓园,山坡上,士兵与民工的墓碑由下向上排列,如同列队接受检阅一般。许多墓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二等兵覃友山,二等兵陈一红,二等兵李光腾……“国殇”两个字,从此与遭战火毁灭而又获重生的故乡不可分离。

国殇墓园与叠园(“李根源故居”)很近,几分钟就可以走到。这是一代名士李根源,为故乡、为抗战、为千年历史,留下最好的丰碑!

硝烟消散,县长张问德也从北部山区回到了腾冲城。经他的强烈要求,曾在日本占领时期出任“腾冲县长”等职务的钟镜秋、李子映等汉奸,最终被处决。之后,在收复腾冲城刚满四十天之时,他辞去县长职务,并赋诗抒怀。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晚节黄花香浪吐,少年英气老犹存。纵无寸效酬乡国,未有株桑遗子孙。……”

“青袍白发五花骢,备历艰危两载中。……浊世竟成孤影势,岁寒挺立一株松。”

故乡最艰难时,他挺身而出,历尽艰辛,不辱使命,迎来胜利;故乡恢复生机,开始重建时,他急流勇退,归隐山林。这便是与众不同的一代名士风范。

自腾冲归来,想起李根源、张问德两人时,我联想到看到过的一副名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王世襄先生为杨宪益先生题赠过一幅对联,下联用的即为“是真名士自风流”一句,每次去看望杨宪益,我都会站在对联面前欣赏。

毫无疑问,腾冲人李根源和张问德,是真名士,是大英雄,是千古风流人物。不能设想,如果没有他们二人的挺身而出,当年的滇西会是什么局面?七十年过去,对那些勇敢地出没于烽火硝烟中的名士——“中华民族的读书人”,致以崇高敬意!

文章太长了,不能不打住。可是,意犹未尽。

我在想,腾冲硝烟弥漫时,国之存亡的危机,却为一代名士李根源和张问德,提供了人生最精彩的一次亮相。他们生活在绅士阶层仍然活跃于乡村、城镇的年代。

一个小镇,一座县城,以读书人为主体的绅士群体,其佼佼者,常常被视为地方的道德楷模、行为规范乃至精神领袖。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人群,他们的学识、道德标准、人格以及财力,使他们当仁不让地可以在地方上一呼百应,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既是润滑剂,也是凝聚力所在。

正因为如此,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书》,张问德的《答田岛书》,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经发表,才能迅即发挥巨大影响力。这一切,均建立于他们过去逐渐形成的个人威望的基础之上。

两个晚清秀才,从十九世纪末走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真名士,自风流,已是绝唱。中国很快不再有绅士群体,更没有名士们所谓的独领风骚。当“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日子降临时,读书人更是降至卑微、可怜、庸庸碌碌的境况。

如今,环望四周,一个小镇,一座县城,很难出现哪怕一两个令人敬仰的读书人或者名士。何止如此,不少大学、中小学的校长们,也不再是张问德引以自豪的“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了,除了在官员面前唯唯诺诺,他们还有什么?还能做什么?千百年形成的传统,一旦消失,就一去不复返。

幸好有李根源,幸好有张问德,七十多年后,还能让我们听一听遥远绝唱的美妙回声。

文章可以结束了。此时,北京窗外,晴空万里,天上云朵,洁白飘逸,如我半个月前在腾冲看到的一样美丽……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762篇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凡人侃史
2025-10-28 09:40:55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封面新闻
2025-11-02 17:14:02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16:08:10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TOP大学来了
2025-11-02 17:01:46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11:10:26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2025-11-02 07:46:10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安世大劫案”越闹越大!巴西来找中方求助,荷兰被“公开处刑”

“安世大劫案”越闹越大!巴西来找中方求助,荷兰被“公开处刑”

林子说事
2025-11-02 15:42:57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抗议:20万正统派犹太人上街反对以政府征兵,有人登上高楼坠亡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抗议:20万正统派犹太人上街反对以政府征兵,有人登上高楼坠亡

鲁中晨报
2025-10-31 10:07:03
郑丽文募捐上热搜,马洪书法意外“出圈”!刚柔对决太吸睛!

郑丽文募捐上热搜,马洪书法意外“出圈”!刚柔对决太吸睛!

小影的娱乐
2025-11-02 14:32:19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山河路口
2025-11-01 19:56:56
意外!贝尼特斯曾点名看好的三位中国新星,如今一个都没踢出来

意外!贝尼特斯曾点名看好的三位中国新星,如今一个都没踢出来

金风说
2025-11-02 17:11:26
最低12℃!冷空气马上杀到,宁波天气大转折!下周雨水上线,有望迎来短暂回暖

最低12℃!冷空气马上杀到,宁波天气大转折!下周雨水上线,有望迎来短暂回暖

鲁中晨报
2025-11-02 17:19:03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诗意世界
2025-10-10 14:09:20
黄金又出大事了,目前已经有个人想要出售黄金,但是金店拒绝回收

黄金又出大事了,目前已经有个人想要出售黄金,但是金店拒绝回收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2:42
段永平回应向江西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股票: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市值只是暂时的

段永平回应向江西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股票: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市值只是暂时的

澎湃新闻
2025-11-01 22:44:30
难挽败局,拉塞尔17中10砍31分7板3助,三分13中7正负值-1

难挽败局,拉塞尔17中10砍31分7板3助,三分13中7正负值-1

懂球帝
2025-11-02 13:38:03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2025-11-02 19:48:49
六根 incentive-icons
六根
李辉、叶匡政、绿茶、韩浩月、潘采夫、武云溥
213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她被誉为东方梦露,年过半百依然迷倒众生

旅游要闻

可爱的乡村——房前村后尽青山

教育要闻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官方学位认证的境外院校!哪些大学落榜?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