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范欲南这个人,在军队里头可算得上是个典型的好干部代表。他1933年出生在安徽太和县,家里条件一般,从小就得帮着干农活。1949年他16岁那年参军了,那时候正赶上解放战争尾声,他从战士干起,一步步往上爬。刚入伍的时候,他主要负责一些基础任务,比如站岗、运送物资啥的,但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生活。1950年代初,他参加了广西战役,那时候部队推进速度快,他跟着队伍打了不少硬仗,积累了实战经验。之后又加入解放大西南的行动,翻山越岭,剿灭残匪,在云南边境那块儿干得特别扎实。这些经历让他从战士升到排长、参谋、作训股长,逐步摸索出指挥的门道。
![]()
范欲南的升迁不是靠关系,而是实打实的本事。1960年代,他当上营长了,驻扎在大巴山地区,那时候部队训练强度大,他负责管理全营,特别注重军容风纪和军事素养。官兵们都说他办事公道,从不搞特殊化,下连队的时候跟战士们同吃同住,工资里头报销招待费啥的,都自己掏腰包。他知识面广,军事理论学得深,治军有方,在当时营连干部里头确实拔尖。1970年代初,他升副团长,参与过多次演习和任务,荣立了多次功勋,总共八次,包括甲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这些功勋不是白来的,都是从广西战役到云南剿匪,再到边境任务里头一步步挣的。到1979年,他已经当上114团团长了,那时候13军38师114团是主力部队,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这是中国军队在边境的一次重大行动。范欲南率领114团作为西线先遣部队,深入越南柑塘等地,任务是迂回穿插到奔西爱地区,切断越军345师的退路,同时阻击316A师东援坩塘和老街。这任务不简单,地形复杂,丛林山岳多,敌情变化快。部队推进过程中,军部发了五次电令,任务从单纯穿插变成攻打339高地等多处目标。范欲南指挥部队先攻克了越北工业重镇坩塘磷矿,这地方是敌军的重要据点,拿下它直接为全歼坩塘敌军提供了关键支持。整个作战过程,114团表现突出,范欲南靠前指挥,作战勇敢,上级给他记了战功。
![]()
战事结束后,部队开始复员和调整。范欲南因为年龄和其他原因,上级下达了转业命令。那时候军队在战后进行整顿,很多干部面临转业安置,他接到命令后,继续在部队干活,没耽误基层工作。官兵们听说后都来慰问,但找不到他的人影,原来他还在连队里头和战士们讨论战术,撰写山岳丛林地带步兵战术教程和亚热带反特工作战教程。这些教程基于实战经验,强调改革强军、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他觉得,只有通过这些才能让人民军队保持战斗力。这转业命令让他有点五味杂陈,但没影响他继续投入工作。
1981年4月,总参谋部张震副总长视察部队,随机到了114团。他点名要见范欲南,让汇报把外军研究作为部队训练突破口的课题,还看了实兵演练。张震是老革命家,对部队建设有眼光,看完后在回程路上对陪同的军区领导说,像范欲南这样有头脑、有志向的团长,不能让他转业,好干部一定要留下。这话一出,上级马上撤销了转业命令,把他平级调到师副参谋长,负责师团两级战时司令部工作改革试点。这件事挺有意思的,说明高层对人才的重视,张震的决定直接改变了范欲南的去向,让他继续在军队发挥作用。
![]()
调任后,范欲南就开始主持改革。战时司令部工作需要效率高,他急需一台电脑来计算数据。师里向上级申请经费,那时候经费紧张,大家对计算机这种新东西认识不统一,有人觉得是花架子,申请没批。最后师里从生产费用里挤钱买了一台。范欲南带着骨干们夜以继日地搞,一年多下来,总结出战斗文书图表化、工具器材制式化、常用数据标准化、电讯语言规格化等经验。这些东西大大提高了指挥运转效能。北京、兰州、南京、广州等军区都来学习,师团上报材料时,因为认识问题中途被压,后来军区派人了解才上报。官兵们说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范欲南却说,改革不是为名气,是为提高效能,不管别人怎么看,这路得走到底。
1983年初秋,军区组织两个师进攻演练,有人说38师只能用老办法,新花样不适合比。但范欲南坚持用新方法,师领导支持,只用了15分钟完成任务,另一个师用老方法花了3个多小时。之后多次演练,38师都轻松胜出。这些成果得到成都军区和军事科学院专家肯定,总参通过录像在全军战区参谋长会议上推广。这改革试点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实在在提升了部队指挥能力,在当时军队现代化进程中占了一席之地。
![]()
1983年4月,范欲南突然接到提前休息通知,他还没到年龄,师领导不解,向成都军区提出挽留请求,要他继续领导38师改革。数月后,命令撤销,他调到成都军区陆军学校副师职研究员,但因为38师需要,他留下来继续主持工作。两次空档时间,他没闲着,钻研军事科学,学习运筹学在军事上的应用,包括马尔科夫过程、蓝彻斯特线性律、概率论和统计学定量分析。这些内容难,他年过半百,眼睛都看红了,但还是坚持,甚至去附近学校向数学老师请教。一次为破解图像函数公式,他找报考军校的战士一起算,连续搞运算,直到得出答案。
一年多时间,改革小组获得上万条高价值数据。军事科学院邀请他去检测和推广。成都军区司令员王成汉说要表彰,部队给他记了功。1985年春,他在全军军事统筹法学术会议上宣读用统筹法优化战时司令部工作的论文,获得最高奖。之后,他基于微机实践,写了多篇论文,比如以时空位置行动性质为核心用微机实现地图网络式战斗命令、谈对策论的第二产品指挥人员智力开发、热带山岳丛林地带战役防御评估系统简论,三次获全军军事统筹学会奖励。
1986年夏天,成都军区在南疆搞大规模战役演习,范欲南带成果参加导演部,集团军联网、微机引入军事、建立战役评估系统,都取得效果,司令员傅全有肯定。之后,他继续拓展,建立尺度集和评语集,用模糊集合原理处理,通过微机把抽象尺度变记实尺度。建立了部门目标管理、干部考核、作战要点、指挥员素质等评估系统,让部队管理更高效。临近退休,他还攻克预测战争未来学领域。
范欲南通过自学和实践,成为优秀指挥员和军事学者,多次参加全军学术会议,是军事运筹学会会员、军事统筹学会理事,发表论文10多篇。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的,而是从实战到改革的积累。在当时军队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他的贡献特别接地气,帮助部队适应新技术,提高战斗力。退休后,他到遂宁市军队干休所,保持学习劲头,主编晚晴季刊10年,成为四川省有影响的内部刊物。2020年他去世,留下了一辈子为军队强军尽力的足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