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手抖得连筷子都握不住,中药西药都吃了,怎么就是不见好?”诊室里,56岁的张阿姨(化名)伸出不停震颤的双手,指甲盖因用力攥紧而泛白。她确诊帕金森病2年,从最初的轻微手抖发展到肢体僵硬,连写自己名字都变得歪歪扭扭。其实,在中医看来,帕金森病(属“颤证”“痉症”范畴)的诸多症状,都绕不开一个核心病机——肝风内动。只要精准调理好“肝风”,就能像平息体内的“小旋风”一样,让震颤、僵硬等症状逐渐缓解,病情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先懂原理:帕金森的“抖与僵”,根源是“肝风在捣乱”
![]()
要明白“调肝风”为何能改善帕金森,得先弄清中医里“肝”与“风”的关系。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筋脉”,肝脏就像身体的“调度官”:一方面负责疏通气机、调节气血运行,让全身经络通畅;另一方面负责储存肝血,滋养筋脉,让肢体灵活自如。而“肝风内动”,就是这个“调度官”失控了——肝血不足、肝气郁结,导致体内气血紊乱,就像刮起了“内部小旋风”,扰动筋脉,引发各种症状。
1. 肝风内动的3大“罪证”,对应帕金森核心症状
震颤:肝风“晃”动筋脉
肝血不足,筋脉失去滋养,就像“缺水的藤蔓”,风一吹就摇晃。肝风内动时,筋脉被“风”扰动,就会出现手抖、头摇、下颌震颤,尤其是安静时更明显。
僵硬:肝风“绷紧”筋脉
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肝风则会让筋脉“收引绷紧”,就像被绳子勒住的肌肉,自然僵硬发紧。很多患者说“手脚像灌了铅”“关节弯不了”,本质就是肝风导致筋脉失养、气血瘀滞。
情绪异常:肝风“扰乱”心神
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情绪。肝风内动时,肝气不畅,情绪就会失控,出现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失眠多梦。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帕金森患者伴有情绪问题,这正是肝风内动的“附带伤害”。
![]()
现代医学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肝脏代谢功能异常会影响神经递质平衡,而肝血不足会导致神经细胞营养缺失,这些都与帕金森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可以说,“肝风”是帕金森症状的“直接推手”,调好了肝风,就抓住了治疗的“牛鼻子”。
二、调好肝风,帕金森会发生3个惊喜变化
“调肝风”不是抽象的中医概念,而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症状改善。临床中,患者调好肝风后,往往会出现三个明显变化,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1. 震颤僵硬减轻:手脚从“失控”到“听话”
这是最直观的变化。肝风平息后,筋脉不再被“扰动”,震颤频率会降低、幅度会减小;气血通畅后,筋脉得到滋养,僵硬感会逐渐缓解。
2. 气血变顺畅:从“疲惫晦暗”到“精力充沛”
肝风内动会扰乱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患者常感觉乏力、面色晦暗、嘴唇发紫。调好肝风后,肝气疏泄正常,气血能顺畅输布到全身:
四肢得到气血滋养,乏力感减轻,走路更有劲;
面部气血充足,面色会从“灰黄”变得“红润”;
肠道气血通畅,便秘也会随之改善。
![]()
3. 情绪变稳定:从“烦躁焦虑”到“平和开朗”
肝风平息后,肝气疏泄顺畅,情绪自然会平复。很多患者调理后说“不那么容易发火了”“晚上能睡踏实了”,这不仅能改善心理健康,还能进一步减轻症状——情绪焦虑会加重肝风,而情绪稳定能“巩固”调肝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三、调肝风的4个“关键招”,简单易操作,在家就能做
“调肝风”不是靠“猛药”,而是从情绪、饮食、睡眠、中药四个维度“细水长流”地调理。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在家就能坚持,长期下来效果显著。
1. 情绪管理:给肝“松绑”,别让坏情绪“煽风点火”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生气、焦虑、压抑等坏情绪,就像给肝“套上枷锁”,会加重肝气郁结,催生肝风。调情绪是“熄风”的第一步,要做好3件事:
少生气,学会“疏泄”:遇到烦心事别憋在心里,可找家人朋友倾诉,或写日记发泄;实在忍不住,可做“深呼吸法”,快速平复情绪。
培养“疏肝爱好”:练书法、听舒缓音乐、养花种草,这些能让人放松的事,能帮助肝气疏泄,就像给肝“按摩”。李叔叔就靠练书法改善情绪,他说:“写字时要专注,忘了烦心事,手也不那么抖了。”
![]()
远离“情绪污染源”:少看让人焦虑的新闻,避免和经常吵架的人相处,减少情绪刺激。
2. 饮食调理:吃对食物“养肝熄风”,避开“助风”雷区
饮食是“养肝”的基础,吃对了能帮肝“减负”,吃错了会“煽风点火”。核心原则是“养肝血、疏肝气、避湿热”:
多吃“养肝熄风”食物:
养肝血:枸杞、菠菜、猪肝;
疏肝气:陈皮、玫瑰花;
熄风:天麻、菊花。
推荐食谱:枸杞菊花茶、菠菜猪肝汤,简单易做,适合日常食用。
避开“助风”食物:
辛辣、油腻、过咸的食物,容易生湿热,加重肝气郁结,催生肝风,要少吃或不吃。
3. 睡眠养护:睡对时间,给肝“充电修复”
中医有“人卧则血归于肝”的说法,睡觉是最好的“养肝方式”。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黄金期”,此时入睡,肝血能充分滋养肝脏,减少肝风产生。
![]()
固定作息:晚上10点半前上床,早上6点半起床,即使周末也不熬夜;
睡前“助眠”: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喝半杯温牛奶,听舒缓音乐,避免看手机;
改善睡眠环境:房间保持安静黑暗,温度控制在22-24℃,让睡眠更安稳。
4. 中药调理:辨证施治,精准“平肝熄风”
如果症状较明显,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中药调理,核心是“平肝熄风、养血柔肝”,常用药材有3种,各有侧重:
天麻:“熄风第一药”,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尤其适合震颤明显的患者。比如手抖严重时,可在中医师指导下用天麻10克煎水喝,或炖鸡食用。
钩藤:能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适合伴有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的患者。常与天麻配伍,增强熄风效果。
白芍: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适合筋脉僵硬、疼痛的患者。常与当归配伍,补血养血,从根源减少肝风产生。
重要提醒: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证型不同,用药也不同,切勿自行抓药,一定要找正规中医师望闻问切后开方。
![]()
四、关键提醒:调肝风是“核心”,但不是“唯一”
需要明确的是,“调肝风”是帕金森治疗的“核心抓手”,但不是“唯一手段”。它需要与西药治疗、康复训练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不能替代西药:调肝风能改善症状、延缓进展,但无法替代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核心西药,需在西药控制基础上配合调理;
配合康复训练:练太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辅助平息肝风,建议每天练15分钟;
长期坚持:肝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调理也需“细水长流”,至少坚持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别因“短期没效”就放弃。
帕金森病的“抖与僵”看似可怕,实则是身体发出的“肝风预警”。只要抓住“调肝风”这一核心,从情绪、饮食、睡眠、中药四个方面入手,就能平息体内的“小旋风”,让震颤减轻、僵硬缓解、情绪平和。
咨询治疗:1780020378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