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没错,可如今老人的日子早不是一个模子。
![]()
有人觉得60岁就算老人,可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能连续打半小时,比年轻人还有劲。也有刚过60的阿姨,身体不好出门靠轮椅,年龄线根本卡不住人和人的差别。都说银发经济是块肥肉,商家盯着老人钱包,却没看见大多数老人的真实日子。
退休前当领导的大爷,每月几千退休金,报书画班去三亚过冬,日子滋润。农村忙活一辈子的老人,每月领两百多养老金,买袋米都得精打细算,差别大着呢。现在52%的老人会上网,可剩下近一半连微信都不会用,学操作难,APP更新又白搭。
会上网的老人也不轻松,早上签到领金币,晚上帮平台拉新人,成了免费劳动力。
![]()
还有老人被直播间的“干儿子”哄着买保健品,花钱又伤心,让人着急。别被“老人爱旅游、爱买保健品”骗了,超80%的老人一年没出过远门。吃保健品的老人只占16.
6%,大多就买点钙片,实惠管用就行。80%的老人住不起养老院,两千多的月费,把不少人挡在了门外。老人抑郁比例不低,家人却总说“年纪大了就这样”,忽视了他们的情绪。
有些老人想离婚,一辈子为孩子凑合,老了想为自己活,却被说瞎折腾。
![]()
老人的需求和情绪,不该被一句“老了就该安分”堵回去,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3亿老人,有潇洒的有憋屈的,有跟得上时代的,也有被落下的,别一概而论。
我个人认为,老人的价值不该被年龄框住,他们的经历和智慧,都是家里的宝。
![]()
现在怎么对待老人,将来别人就怎么对待咱们,这事得好好琢磨。小区台阶装扶手,APP出简单版,让老人活得舒坦有尊严,比盯着赚钱实在。
你家老人更像哪类?他们的日子有啥难言之隐?评论区一起唠唠。
多关注身边老人的真实需求,别让他们被标签困住,才是真的把“宝”当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