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天,华北平原将迎来持续性降雨。 这场雨来得真不是时候,眼瞅着玉米棒子都黄了。 地里的红薯再泡两天就该烂了,老农们急得直跺脚。
![]()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可现在的庄稼连镰刀都下不去。
![]()
农机站排起长队,烘干机根本不够用。
![]()
去年这个时候,河北藁城因为连阴雨损失了三成玉米。 粮库保管员老李说,受潮的粮食连猪都不爱吃。 有些农户试着用塑料布盖庄稼,结果闷出了更多霉斑。
![]()
专家提醒可以抢收未完全成熟的作物,总比烂在地里强。 但提前收割意味着亩产至少要减两成。
![]()
更糟的是,雨后土壤过湿会影响冬小麦播种。 “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农谚,今年怕是要失灵。 部分乡镇开始组织互助抢收队,可人手还是捉襟见肘。
![]()
有经验的老人把稻谷铺在炕上烘干,这法子能救急但费煤。 气象站最新预报显示,大范围降雨将持续到秋分前后。 保险公司透露,今年参保的农户比去年多了四成。
可理赔员老张私下说,霉变损失最难鉴定。 那些没参保的散户,现在只能盼着天晴。 粮贩子趁机压价,湿玉米每斤比市场价低两毛。
农业局建议把受灾作物做成青贮饲料,好歹能回点本。 但养牛户王婶抱怨说:“连阴雨泡过的秸秆都带酸味”。 这场雨到底要下到啥时候?
地头的收音机天天报不准。
老把式们盯着树梢看蚂蚁搬家,说比天气预报还灵。 您家地里的庄稼咋样了?欢迎说说抢收的好法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