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块被扔在地上的名牌,一名被要求“像狗一样趴在地上”捡回的学生,一段被拍摄下来的羞辱视频,揭开了济南育英中学教师体罚事件的冰山一角。
2025年9月,济南育英中学初一学生林某某在开学短短两周内,遭遇了班主任田某某的
多次体罚和羞辱。事件引发家长强烈抗议,教育部门迅速对田老师作出记过处分并调离岗位的处理。
目前,学生家属已就此事报案,警方已立案调查。
据学生家长反映,田老师多次在班级管理中对林某某实施不当行为。最令人震惊的是,田老师曾将学生的名牌扔在地上,要求他“像狗一样趴在地上”捡回。
这一过程还被田老师用手机拍摄成视频。家长描述,孩子被迫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捡拾自己的名牌,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除了“名牌事件”外,田老师还被指存在其他体罚行为。包括在操场和教室罚站,以及无缘无故扇孩子耳光等。
事件曝光后,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迅速介入调查,并于公布了处理结果:对田某某给予记过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同时,学校党委书记黎某被给予诫勉处理,并被责成向学生及家长赔礼道歉。
媒体报道,9月19日,学生家属正式向济南公安杆石桥派出所报案。他们认为田老师的行为已涉嫌构成“虐待罪”。
警方已受理此案,并立案调查,表示将法依规处理。
代理律师也表示,将根据客观证据推动下一步工作。
![]()
![]()
“立案调查才是正常的!”这是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上最高频的评论。网友们普遍认为,体罚学生从来都不应该只是“内部处理”、“调离岗位”就能轻描淡写带过的。
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或孩子的类似经历:“我儿子二年级时被老师掐胳膊,回家后偷偷告诉我,却要求我不要告诉学校,因为他怕老师知道了会更凶地对他。”
这种恐惧文化让孩子即使在遭受不当对待后也不敢发声,形成了可怕的沉默循环。
体罚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疼痛,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创伤。那个被要求像狗一样趴在地上捡名牌的孩子,当时感受到的羞辱感可能会影响他一生。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公开的羞辱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焦虑、信任缺失等问题,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实中,孩子维权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他们害怕举报后会遭到更严厉的报复;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
“孩子回来说老师打他,我去学校理论,结果被告知‘教育需要适当惩戒’,好像还是我小题大做了。”一位家长在评论区的留言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
此次事件中,家长直接报警的处理方式得到了网友的广泛支持。“
法律应该成为保护孩子的最后防线”,而不是一味依靠学校内部处理。
![]()
其实很多网友都是比较善良、客观的,我看到互联网上很多网友对于这样的老师特别的愤怒,愤怒就对了,没有愤怒就没有正义。
罗翔教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学校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动不动体罚,体罚也就算了,而且明显带有一种侮辱的意思,这就让一些网友理解不了,我看到有网友抛出一种观点,有些老师在家里受了气,然后就把这种气撒到班上的同学身上,这就是一种报复行为,学校当然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出了这么大的事,学校难道一点也没有觉察到吗?
现在的一些老师平日里也是有考核标准,也是要有相应的责任,自己的责任都扛不住,这样的老师被调查、被立案,这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了,最可悲的是,孩子的家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究竟经历了什么。
现在一些孩子家长也比较开明,我看到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观点。
不让孩子在内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压力也转变不成动力,很有可能变成去医院的顶楼。
这是有些家长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