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学掉队,初中还能翻盘吗?

0
分享至

最近又参加了场家长聚会,你猜怎么着?

永远绕不开俩话题:房价和孩子。

前者聊完一桌子人集体叹气,后者聊完更绝,好几个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不是嫌自己管少了,就是怪当初没逼孩子多报俩班。

席间有个妈妈凑过来问我:“你说小学成绩是不是真那么关键啊?我家娃这学期数学总在及格线晃悠,要是小学就掉队,到初中还能追得上吗?”我当时差点没忍住笑,这话听着是问能不能追,潜台词其实是:

“我家娃以后考不上好大学,是不是得怪我一年级没盯着他把拼音学好”。

不是我泼冷水,咱能不能先冷静点?

谁也不是算命先生,能掐指一算就定了孩子这辈子的路。但话说回来,在咱们现在这教育模式里,小学成绩还真有点像天气预报——不一定百分百准,但多少能看出点趋势。

你想啊,要是孩子小学数学天天算错加减乘除,语文阅读量除了《熊出没》台词就没别的,英语启蒙全靠看动画片时偶尔蹦出的几句“Hello”,那到初中真的会吃力。不是说孩子智商低,是学习习惯早被养歪了,跟没打好地基就想盖楼似的,后面指定晃。

其实问题根本不在“小学成绩好不好”,而在小学这六年,孩子到底有没有练出点靠谱的学习“肌肉记忆”。

就像打游戏,你连新手教程都没摸明白,上来就乱点技能键,后期遇到难副本,不被怪追着打才怪。

说真的,现在很多家长的焦虑,比孩子先一步崩盘。

我见过太多家长,大概能分成两种“动物”:一种是“监工型”,天天趴在孩子作业本旁边,孩子写个字她能盯得眼睛都不眨,连自己呼吸都不敢大声;另一种是“鸵鸟型”,作业签字随便划两笔应付,等考试成绩下来了,又装出一脸无辜:

“啊?怎么又退步了?我上次看他写作业挺认真的啊。”

所以,你知道教育里最大的骗局是什么吗?就是有人告诉家长“你必须全程陪跑,不然孩子就完了”。多少父母白天上班跟个陀螺似的转,晚上回家还得变身“家庭版小老师”,检查作业、订正错题、甚至提前给孩子讲第二天的课,最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比学校里真正的老师还忙。

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家长还特自我感动,跟孩子说“你看妈妈为了你,连电视剧都不看了”,结果孩子一脸冷漠地回一句:

“谢谢你妈,但你能不能别一边讲题一边吼我?”

焦虑这东西特会传染,家长觉得不盯紧点孩子就废了,孩子觉得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爸妈的要求,干脆破罐子破摔摆烂。你发现没?最后大家都在硬撑,唯一真正赚到的,是那些培训班和卖文具的。

毕竟家长焦虑了就报班,孩子摆烂了还得买新本子写作业。

咱还是说回正题,小学阶段真正能决定孩子初中能不能翻盘的,从来不是分数,是习惯。

成绩高低只是个结果,习惯才是背后的“输入法”——你输入的是“专心写作业”,出来的就是高效;你输入的是“边玩边学”,出来的大概率是一团糟。

就说写作业专心这点,这是最基本的操作吧?

可偏偏有些孩子,写作业跟打仗似的,手里握着笔,眼睛却盯着橡皮,写两个字就把橡皮抠成小块,写一道题就要喊“妈我渴了”“妈我要上厕所”,那架势跟躲债似的。你别觉得这是孩子可爱,这是在一点点掏空他的专注力。

等上了初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他根本坐不住。

还有预习和复习,这俩词听着土得掉渣,实际上却是“真·关键”。

课堂上老师讲一遍你能跟得上,那是运气;课后再自己捋一遍,把没懂的地方弄明白,那才是真本事。很多孩子总跟家长说“我听懂了”,结果一做题就懵,为啥?因为知识就像一阵风,在课堂上吹过就没了,他脑子里根本没留下能用上的“路径”。

错题本就更别说了,简直是小学阶段的“人生黑匣子”。

每次考试都错同一个知识点,说明孩子根本没把这个漏洞补上,大脑在“拒绝成长”。现在很多学生的错题本就是个摆设,写完了就往抽屉里一塞,连看都不看,最后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家长拍照发朋友圈,配文“我家娃真努力”。

真正有用的错题本,是写完之后反复看,甚至能给别人讲明白,把那个“坑”彻底填上。

对了,还有英语,这绝对是小学阶段最廉价的“逆袭机会”。

你别跟我说孩子没天赋,英语这东西,天赋真没那么重要,只要愿意每天花十分钟磨耳朵、开口说,迟早能跟别人拉开差距。小学就是最好的窗口期,学得早、学得顺,到了初中,别人还在死记硬背单词的时候,你家孩子已经能把课文当小故事看了。

我认识个小孩,三年级就开始跟着分级阅读刷英语读物,每天也就读个十几分钟,到六年级的时候,已经能轻松阅读名著了。

后来上初中,班里同学还在为背单词头疼,他做英语作业跟玩似的,中考的时候英语几乎没扣几分,成了妥妥的“送分题”。这种投入多划算啊,不用花大价钱,就靠每天坚持,回报率还高,哪个家长不喜欢?

所以别纠结一年级该不该开始学英语,早学总比晚学好,总不能等别人都跑起来了,你还在纠结要不要穿鞋吧?

再说说语文和数学,这俩科路子完全不一样,一个靠“熏”,一个靠“练”。

语文最怕的就是功利心。

你想靠考前突击提分,基本等于想在一周内背完所有唐诗——不是不可能,但就算背下来了,也理解不了,更别说用在阅读和写作里了。语文靠的是阅读量的积累,就像酿酒,时间越久越香。

那些小学阶段天天刷题却不怎么读书的孩子,到了初中做阅读理解,才会发现自己连题干都读不懂,更别说答到得分点上了。

你去看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学霸,背后都有海量的阅读量撑着,不是一天两天能堆出来的。

数学就另说了,讲究的是逻辑和手感。

五年级之前,计算就是根基,加减乘除、分数小数这些,必须练到脱口而出、算得又快又准。要是这时候计算不扎实,后面学代数、几何的时候,肯定会崩溃——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牢,上面的砖怎么砌都不稳。小学练计算,跟武侠小说里练功打基础一样,看着枯燥,却是必须的。

到了五年级以后,再慢慢过渡到思维训练,适当做一点难题,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很多孩子到初中一看见压轴题就头皮发麻,不是因为题目太难,是小学阶段没练出“思维耐力”。学习就像跑步,你平时只跑100米,突然让你跑5000米,腿肯定受不了;平时只做简单题,突然遇到需要绕几个弯的难题,脑子自然转不过来。

说到底,小学成绩真不是“天命”,但习惯是。

家长管得太严,孩子会被逼得崩溃,反而讨厌学习;完全不管,孩子又容易走歪,最后真的掉队。

真正高明的做法,是把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孩子不需要监督的“自动模式”——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就安安静静坐在书桌前;遇到错题,就主动订正明白;每天固定抽出时间阅读,学英语的时候敢开口说。

做到这些,成绩自然不会差。

我知道家长的焦虑永远停不下来,总怕孩子比别人慢一步。但孩子的未来,不是靠焦虑换来的,是靠一点点耐心和持续的积累。

说白了,小学成绩就是个起点,哪怕现在稍微落后点也没关系,真正能决定他走多远的,是能不能把“好的习惯”,变成一辈子的底层逻辑。

你说对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3!亚马尔独造2球,巴萨逃过绝杀+欧冠爆冷,4轮7分跌出晋级区

3:3!亚马尔独造2球,巴萨逃过绝杀+欧冠爆冷,4轮7分跌出晋级区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6 06:09:11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八星人
2025-11-03 14:53:00
文晏回应争奖!直言不认识白百何否认沪圈投资,白百何再次内涵

文晏回应争奖!直言不认识白百何否认沪圈投资,白百何再次内涵

萌神木木
2025-11-05 22:51:26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红豆讲堂
2025-11-05 16:50:03
杨瀚森方回应近期争议:不存在暴饮暴食,食谱都是由队内专门制订,杨瀚森很珍惜征战NBA的机会

杨瀚森方回应近期争议:不存在暴饮暴食,食谱都是由队内专门制订,杨瀚森很珍惜征战NBA的机会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9:38:05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美财长称中国是“不可靠的伙伴”,外交部: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稳定性

美财长称中国是“不可靠的伙伴”,外交部: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稳定性

澎湃新闻
2025-11-05 15:18:30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不写散文诗
2025-11-06 00:01:13
龚正会见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

龚正会见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

澎湃新闻
2025-11-05 21:42:28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果敢四大家族残害中国人14年,因一神秘女子失踪遭同盟军清剿

果敢四大家族残害中国人14年,因一神秘女子失踪遭同盟军清剿

真实故事汇
2024-10-05 11:35:24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博览历史
2025-10-27 08:20:12
少年被打放狠话“等我20岁杀你全家”,五年后男子除夕将仇家灭门

少年被打放狠话“等我20岁杀你全家”,五年后男子除夕将仇家灭门

易玄
2025-11-05 07:01:40
坏消息,勇士队库里在战胜太阳队后立即被宣布缺席打国王队的比赛

坏消息,勇士队库里在战胜太阳队后立即被宣布缺席打国王队的比赛

好火子
2025-11-05 23:52:39
黄金税改让整个实物黄金市场进入到了一种极度恐慌的状态

黄金税改让整个实物黄金市场进入到了一种极度恐慌的状态

流苏晚晴
2025-11-05 18:15:33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14:38:30
英国抢走了中国5块土地,只收复了香港,哪4块还没有收回?

英国抢走了中国5块土地,只收复了香港,哪4块还没有收回?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10:03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流苏晚晴
2025-09-27 17:48:01
北京团结湖街道帮“猛火炒饭”开档口 “地摊厨神”告别东躲西藏

北京团结湖街道帮“猛火炒饭”开档口 “地摊厨神”告别东躲西藏

新浪财经
2025-11-05 00:55:46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5:21
2025-11-06 07:40:49
教育思享 incentive-icons
教育思享
想要站着生活,不想跪着赚钱。
6982文章数 136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三年级简便计算:810÷18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时尚
亲子
教育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