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以前的文章也经常被举报删除,但像这次这样发出不到1个半小时就挂掉的,我自己这边也是罕见。补档重发——
今天9.20大家也都看到了,官媒们连发三篇《》《》《》。仔细看完后,其实也就是给了个点到为止的交代而已。
肖同学处分被撤销,这是应该的;至于那些个处分,看着人多实际上更像是责任均摊。至于维持杨某媛硕士学位,这其实也并不出乎意料。
![]()
虽然我们都知道,如今的文科专业在论文方面确实很水,但一般人谁能想到排名靠前的985高校的硕士论文竟然跟化粪池一样又臭又水。
武大复核专家组将问题定性为“表述、引用、格式、翻译、分析”等不规范,试图将其与“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切割,这未免也太糊弄人了,尤其是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
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出现百余处错误,远超所谓一般“瑕疵”范畴,暴露出从作者、导师到答辩委员会、学院分委会的全程失控。导师未严格把关、学生未认真修改、学院未审核,层层环节均未履行质量防火墙职责,这本身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学术责任缺失,这种骚操作绝对不会只是个案。
写过论文的都知道,严重的“分析不准确”、“翻译不准确”可能导致结论失真,而“引用不规范”可能掩盖学术来源的模糊性。武大专家组却承认“不影响主要结论”,但该判断本身是否足够严谨?学术规范是诚信的载体,百余处规范崩塌,足以动摇论文的可靠根基——虽然本身就不可靠。
![]()
![]()
再看这个硕士学位授予是否具有正当性,所谓的程序合规能不能替代实质质量?武大强调论文通过了复制比检测、双盲评审、答辩和学位委员会表决,试图证明程序合法。但问题恰恰在于——
学术评价体系依赖同行专家的专业判断,但此次事件暴露了专家评审存在严重的形式化、走过场。盲审专家已经指出杨经验论文存在“较多写作规范问题”,答辩委员会也提出了修改意见,但均未有效拦截。这表明程序虽然存在,却缺乏实质性的质量否决机制,就这么稀里糊涂通过了。
武大还声称论文复核“未涉及让杨某媛修改论文”,但是,允许这样一篇存在大量问题的论文最终入库并授予学位,实质上已然构成了对低质量学术产出的默许甚至鼓励。学术学位本应代表一所大学的最低质量底线,而非可通过“修补”达标的浮动线。
![]()
武大这次在舆情以及其他压力下启动复核,最终在党委书记更换次日才通报情况。我们能看到8月份武大装死不回应的那段时间就是在讨论是否维持杨某媛的硕士学位,很明显一旦撤销就意味着不少人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搞不好还有更大的瓜会爆雷。这种避免否定自身前期决策的自保操作,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经此一役,学术界迎来自“不知知网翟天临”后最大的打击,那就是以实例告知全世界——所谓学术规范只是软性要求,而不是刚性底线。
以后所有学术论文都绕不开杨某媛的这篇“百余处不规范”神文了,“32万+下载量但0引用”会成为它永远的“勋章”;从此“学术不端”也会有新的标准,说你端你就端,不信你看武大新生群之前是怎么回应这个事的——
![]()
另外处分里有意思的一条是,“对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到位的杨某媛导师郭某飞进行约谈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你既可以解读为该导师对杨某媛在图书馆的作妖及后续言行干涉不力,也可以认为是对其论文指导不足,或者二者合起来才有这结果。今后两年不得招研究生,说不定这郭某飞还轻松一些。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事情的影响绝不会就此停滞。大连工业大学都不是985,但开除李欣莳做得既仁至义尽又不惧舆情,大家就知道李欣莳只是一条害群之马,整个工大还是不错的。
而武汉大学这么护犊子,那难免不让人质疑是蛇鼠一窝了,既然武大学生的论文有这个水平就能毕业,想必 很多用人单位心里已经有一杆秤了。其他无辜的武大学子们,自求多福吧。
(全文完)
关注小号防失联
为了保持正常接收推文
还望大家能够将“少爷写春秋”设为星标

并多多点亮右下角“在看”
拜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