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宇宙行反腐风暴中的“封疆大吏”们!
![]()
2025年,金融业的反腐风暴仍在持续,而作为“宇宙第一大行”的中国工商银行,也在这场风暴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工行已有六位省级分行及海外机构的“一把手”被查,这些曾经手握重权、风光无限的“封疆大吏”,如今却成了人人唾弃的“过街老鼠”。他们的落马,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金融行业反腐深化的一个缩影。
从“金融精英”到“阶下囚”:六位“封疆大吏”的陨落 1. 许杰:2025年工行首位落马高管
2025年2月27日,工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许杰被查,9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其被开除党籍。通报中特别提到他“不修私德,追求低级趣味”,虽然未明确说明具体行为,但“低级趣味”一词在过往的案例中往往与色情、赌博等违法违纪行为挂钩。谁能想到,一位正厅级干部,最终竟因个人私欲的膨胀而彻底崩塌?许杰的落马,为2025年工行的反腐风暴拉开了序幕。
2. 沈荣勤:退休不是“护身符”
5月30日,工行浙江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沈荣勤被查。他与9月落马的易会满不仅是老乡,还曾在工行浙江分行共事多年。沈荣勤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奉献给了工行,2017年退休后,他仍活跃在金融圈,甚至担任多个行业协会的顾问。然而,退休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只要曾经触碰红线,终究难逃法网。
3. 许海:从“自首”到“落马”
6月20日,工行云南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许海主动投案自首。他从云南一个县城支行的副行长做起,一步步爬升至省分行行长的高位,2023年底退休后,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却在一年半后选择自首。他的案例再次证明,金融反腐没有“既往不咎”,即便退休,只要涉及违纪违法,终究会被清算。
4. 姜壹盛:从“澳门金融之王”到“阶下囚”
7月11日,工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姜壹盛被查。他曾被誉为“澳门金融之王”,将工银澳门从一家区域分行打造成澳门第二大银行,并蝉联“澳门最佳银行”十连冠。然而,56岁时他突然卸任,随后“失联”180天,直到被查的消息震惊金融圈。从巅峰到深渊,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姜壹盛的陨落,令人唏嘘。
5. 高亚林:退休前夜的“最后一课”
7月17日,工行大连分行专家高亚林被查,而这一天,距离他正式退休仅一步之遥。他曾任大连分行副行长九年,被称为“东北海陆大通道的钱袋子”,主抓风险防控工作。讽刺的是,这位曾经强调“合规”的管理者,最终却因自身违纪违法而落马。这不禁让人反思:金融行业的合规文化,是否真的深入人心?
6. 梁延国:员工眼中的“好行长”也难逃法网
8月21日,工行安徽省分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梁延国被查。他在工行系统摸爬滚打三十余年,曾被网友评价为“吉林工行唯一一个离开后,普通员工仍怀念的好行长”。然而,即便是口碑不错的“好领导”,一旦涉贪,同样难逃法律的制裁。梁延国的落马,再次印证了金融反腐的“零容忍”态度。
易会满落马:金融反腐的“标志性事件”
除了上述六位“封疆大吏”,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这位曾在工行叱咤34年的风云人物,最终也未能逃脱反腐的利剑。易会满的落马,不仅震动了金融圈,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只要触碰红线,必将付出代价。
金融反腐:阵痛之后的重构
宇宙行这些“封疆大吏”的接连落马,既是金融反腐纵深推进的必然结果,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金融行业的廉洁高效至关重要。唯有以零容忍的态度,不断深化金融反腐,才能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