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无人机这款退役十余年的老将如何焕发新生?答案在于中国军工的智能化改造。歼-6无人机是在原有的有人驾驶战斗机基础上进行改装,取消了机炮武器系统、副油箱以及弹射座椅等设备,安装了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仪,增加了机翼挂架,并增设了地形匹配导航系统。
![]()
歼-6战机曾经是中国空军的绝对主力。1950年代后期,中国从苏联进口米格-19战斗机并进行国产化。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国空军先后生产了4000多架歼-6战斗机。
这款经典战机创造了辉煌战绩:1964-1971年间击落击伤23架敌机且自身零战损。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在超音速状态下于480米极近距离击落台湾RF-101侦察机,创世界空战最近开火纪录。
2010年歼-6全面退役时,没人想到它们会以无人机形态重生。改装面临三大难题:机械操控改造需研发精密遥控系统;感知能力补全需加装光电探头、北斗导航和地形识别系统;作战功能升级需实现从靶机到攻击型的跨越。
歼-6无人机的核心战略优势在于低成本碾压。单机改装费仅32万美元,而美军拦截导弹价值430万美元/枚;台军爱国者-3导弹每枚也需300万美元。
这种成本差异使歼-6无人机成为经济绞杀战的理想武器。拦截13架即耗资5000万美元,足以消耗敌方大量防空资源。俄乌战争中见证者-136巡飞弹(3.2万美元)消耗乌军百万美元级防空资源的战例,验证了这种战术的有效性。
歼-6无人机具备多种功能:高仿真训练靶机、诱饵欺骗和察打一体平台。经过改进后,其航程从600公里提升至1800公里;单侧机翼3个挂架可携3枚250公斤炸弹,配合机内炸药舱实现一机多目标打击。
歼-6无人机的巨大数量优势令人惊叹。中国现存可改装机体约2000-5000架,沈飞脉动生产线月产120架。这些无人机可在战时短时间内形成庞大突击力量。
部署方式多样:沿海地下洞库、高速公路起降段和民用货轮改装的海上平台。超音速突防(1.36马赫)令防御方反应时间不足20分钟,激光武器对其坚固机体收效甚微。
若投入台海战场,初期破防需300架,全面压制需1000架。面对岛内不足2000枚防空导弹的库存,歼-6无人机大军足以令台海“地动山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