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十,我和儿媳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这才发现以前那些“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话都是哄人的。真实的日子就像踩钢丝,一步没走对,全家都不安生。头两年我可是没少吃亏,心里憋着话不能说,眼睛看见事不能管,那滋味比吃了酸杏还倒牙。
后来我才慢慢摸出点门道。原来这公公和儿媳妇相处,讲究的就是个“不”字。您别小看这几个“不”字,里头学问大着呢。我都给您念叨念叨。
![]()
头一条,不插手。儿子媳妇屋里的事,咱们老头儿最好躲远点儿。人家小两口今天吃啥、明天穿啥、后天要不要生孩子,那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我见过隔壁老李,整天对儿媳妇指手画脚,说人家做饭咸了淡了,打扫卫生不干净了。结果呢?儿媳妇气得回了娘家,儿子左右为难,家里冷锅冷灶的,何苦来着?
我家儿媳妇刚过门那会儿,我也犯过这毛病。看见她买了个新式的咖啡机,天天早上磨豆子煮咖啡,我就嘟囔:“这东西又贵又费事,喝茶不就行了?”儿媳妇当时没吭声,但连着好几天都没煮咖啡。后来我儿子悄悄跟我说:“爸,她是因为您说了才不喝的,其实她可喜欢那咖啡机了。”我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了。果不其然,家里气氛轻松多了,儿媳妇反而时不时给我也倒上一杯咖啡,教我怎么品。
![]()
第二条,不比较。这话怎么讲呢?就是别拿儿媳妇和闺女比,也别拿儿媳妇和别家媳妇比。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比来比去尽是烦恼。我老伴儿有时候会说:“你看对门老张家的儿媳妇,天天给公公婆婆买衣服买补品。”每回听到这话,我就劝她:“咱们儿媳妇周末还帮着我们大扫除呢,老张家儿媳妇可不会这样。”
记得有一回儿媳妇给我买了件羊毛衫,尺寸大了些。我老伴儿顺嘴说了句:“要是闺女买肯定知道尺寸。”我赶紧使了个眼色把她拦住。后来想想,闺女是自小看着长大的,自然知道尺寸;儿媳妇才进门几年,能想到给买衣服就不错了。将心比心,要是亲家母总拿我儿子和别人比,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
第三条,不传话。这是个要害。儿子媳妇有时候拌嘴吵架,咱们老人家最好装聋作哑,别跟着掺和。最傻的就是给儿子当军师,或者给儿媳妇传话。我以前单位的老陈就吃过这亏。小两口为点小事拌嘴,老陈帮着儿子说了儿媳妇几句,结果人家小两口第二天和好了,儿媳妇却记了老陈的仇,大半年没跟他说话。
我家儿子媳妇有回闹别扭,儿媳妇找我诉苦。我听着心里明白,其实就是年轻人火气大,话赶话吵起来了。我就劝她:“夫妻没有隔夜仇,说开了就好。我年轻时也没少和他妈吵架。”这么一说,儿媳妇气消了一半,晚上小两口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有些事,咱们老人越掺和越乱,不掺和反而自己就好了。
![]()
第四条,不吝啬。这里说的不是钱财,而是夸赞和感谢。儿媳妇做顿饭,咱们夸一句“真好吃”;儿媳妇打扫卫生,咱们说声“辛苦了”;儿媳妇给买点东西,咱们表示喜欢。这些简单的话,能让人心里暖和好久。
我学会这招是有次看见儿媳妇教我小孙子说:“去给爷爷拿拖鞋,爷爷会高兴的。”我才意识到,原来咱们老头的情绪,牵动着全家人。从那以后,我时不时夸夸儿媳妇的手艺,感谢她的付出。您猜怎么着?儿媳妇更愿意为我们老两口做事了,而且都是高高兴兴的。
![]()
最后一条,不摆老资格。时代变了,咱们那套老经验不一定管用。儿媳妇育儿有育儿的新方法,持家有持家的新观念。要是总摆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架势,准保惹人烦。
我儿媳妇有回给孩子穿衣服,我觉得穿少了,非要再加一件。儿媳妇说:“爸,现在屋里暖和,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我当时不太高兴,但也没坚持。结果孩子一天都活蹦乱跳的,没一点事。后来我看育儿书,才知道儿媳妇说的在理。打那以后,我尽量尊重年轻人的做法,除非真觉得有问题,否则不多插嘴。
![]()
说实话,这些道理不是我一朝一夕悟出来的。是经过不少磕磕碰碰,慢慢琢磨出来的。中国科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中,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是最需要经营的,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数据显示,约有60%的家庭矛盾起源于公公与儿媳妇之间的 misunderstanding(误解)。
![]()
您可能会问,为啥偏是公公和儿媳妇处不好呢?我想啊,这主要是因为男人和女人思维方式不同,加上年龄差距大,成长环境也不同。咱们这辈人经历过困难时期,节俭惯了;年轻人生活在富裕年代,讲究生活质量。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就是时代打下的烙印。
![]()
说到这儿,我还得补充一点:这几个“不”字诀,可不是让咱们当个闷葫芦或者受气包。该说话时还得说话,只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儿媳妇要是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咱们可以通过儿子委婉地提一提,或者找合适的机会当面轻轻点一下。关键是态度要好,对事不对人。
![]()
我现在跟儿媳妇处得挺好,家里和和睦睦的。偶尔她还会找我商量事,听听我的想法。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比什么都强。邻里都说我们家气氛好,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就是互相尊重、将心比心。
![]()
有人说婆媳关系难处,其实公媳关系也不容易。但只要把握住这几个“不”字,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这日子就能过得舒心。家嘛,不就是你让让我,我让让你,互相包容着过一辈子吗?
![]()
您家里有没有类似的体会?是不是也觉得这几个“不”字挺管用?要是有更好的经验,也说道说道,让咱们这些老家伙都学习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