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寨到城市,从边疆到社区,网络安全知识“零距离”传递!9月19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云岭网安大篷车”驶入昆明东风广场,通过传拓、糖艺、面塑非遗“老三宝”输出网安理念,沉浸式互动体验“网络风险”,面对面宣讲答疑解惑,让网络安全知识变得鲜活又有记忆点。
![]()
先“上当”再“补课”沉浸式体验让风险“看得见”
活动现场,由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合网络安全企业设置的“网安充电驿站”,重点围绕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开展面对面宣讲与答疑,成为群众获取网络安全知识的第一课堂。
云南本土云计算及网络安全服务商蓝队云在此次活动中也亮出了自己的“法宝”,通过设置“钓鱼邮件体验”“Wi-Fi陷阱模拟”“真假网站辨别”等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景,让市民能近距离感受网络风险的“隐蔽性”。
“原来点一下链接就会‘中招’!”市民张先生在点击“钓鱼邮件”中的恶意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后,屏幕上立即获取到输入信息。在亲眼见证自己的信息被窃取后,他感慨地说:“以后收到陌生链接一定要先核实清楚!”
![]()
除了网络安全企业的特色宣讲场景,市民还可以通过参加“谣言粉碎机”“网安知多少”等互动游戏集章后,领取网络安全文创礼品,“边玩边学”的方式让网络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非遗“老三宝”让网安知识“活起来”
“网安在昆明”特色文化展示区将网络安全主题深度融入昆明本土非遗。传拓、糖艺、面塑三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现场展演,巧妙地将网络安全标语、符号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中,精湛的技艺引来阵阵喝彩。
“传拓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复制术’,网络安全是守护当下的‘数字防护术’,本质上都是‘传承与守护’。”昆明市传拓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衡一边向大家演示如何传拓,一边向围观市民讲解他的主题传拓作品的创作理念。在用鬃刷敲拓包、蘸墨、扑打后,一幅融合昆明城市地标和网安元素的作品便拓印完成,墨色浓淡间,传统技艺与网安理念巧妙碰撞。
另一边,面塑师指尖翻飞,一团团彩面在他手中瞬间化作“反诈小卫士”“十二生肖”并肩而立。他在作品中巧妙融入“天上不会掉馅饼”等网络安全理念,让市民游客在欣赏传统面塑美学的同时,深化对网络安全的理解。
活动现场还设有鲜花、咖啡文创区,将网络安全与昆明的特色文化有机融合,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原来网络安全宣传可以这么有意思!”一位市民拿着刚兑换的鲜花笑着说,以前总觉得网络安全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文化赋能传干货全省联动绘就网安“新图景”
在“网络安全在云南”特色展示区,“云岭网安大篷车”此前巡回云南多个地州的丰硕成果在这里一一展示。大理甲马、德宏傣族剪纸和非洲翠、楚雄彝绣、腾冲古法造纸、巍山扎染、昆明传拓等一批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创作的非遗作品呈现出极具云南特色的网安文化地图;双语宣讲、缅甸籍“胞波”互动、彝族左脚舞等民族文化巧妙融入网络安全宣传中,“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以“在地化”民族特色、边疆地缘特点、非遗载体传递网络安全理念,联袂筑牢云岭网络安全防线。
![]()
“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通过“移动课堂+非遗+互动体验”的创新形式,不仅让网络安全知识从“纸上”走进“生活”,从“知道”变成“做到”,更让云南本土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表达”。网络安全的理念借助文化的“翅膀”飞得更远,以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方式,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守护群众“数字幸福”持续发力。
云南网记者段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