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河南开封一场抗癌交流会上,65岁的马师傅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站在台前笑着说:"现在我每天能走一万多步,家里的5亩地也照种不误,复查时医生直夸'控制得好'!"谁能想到,4年前他被确诊小细胞肺癌,经历了6次化疗、28次放疗的"生死考验",却靠中药调理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带瘤生存"之路。
故事始于2019年12月。马师傅因一场久治不愈的感冒到村卫生所看病,医生听诊时发现他肺上有杂音,建议去大医院拍片。赶到许昌市中心医院一查,CT结果显示: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病理确诊为"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医生的话让马师傅心头一沉。原本想转去郑州治疗,却赶上疫情封控,他只能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2020年1月起,马师傅开始了高强度的放化疗:6次全身化疗、28次肺部放疗,外加10次脑预防放疗。"化疗药一输进去,闻见烟味就吐,饭友的饭香也勾不起食欲。"他回忆,有次吐得太狠,连胃里的酸水都吐出来了,"但想着家人,想着'治好了就能回家种地',吐完我又硬塞了半碗粥。"
治疗效果超出预期:2个疗程后,肺部的肿瘤明显缩小;6次化疗结束,病灶基本控制;28次放疗后,脑部未出现转移灶。2020年6月16日复查,CT显示"肺内情况良好",医生都说"恢复得不错"。
放化疗虽有效,但副作用让马师傅苦不堪言:食欲差、睡眠浅、肋部时常隐痛,连带着血糖也跟着波动(他有多年糖尿病史)。"总不能一辈子靠药物硬扛。"马师傅琢磨着找个"温和的调理办法"。
这时,同村一位乳腺癌病友向他推荐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我是化疗期间骨转移,喝中药后慢慢好了,现在都5年了。"
![]()
2020年7月7日,马师傅带着病历来到郑州希福医院。初诊时,他最担心的是"中药能不能管用",袁希福院长却笑着说:"您先喝半个月,看看血糖稳不稳、肋疼轻不轻——咱们治肿瘤,先让生活质量提上来。"
服药仅半个月,马师傅就感受到了变化:原本忽高忽低的血糖稳定在7mmol/L左右(空腹),肋部的隐痛也减轻了大半。8月26日复查,CT显示"左肺下叶小结节较前变化不大",肿瘤标志物正常。
"这下踏实了!"马师傅说。此后,他坚持春秋季巩固用药,生活逐渐回到正轨:早上扛着锄头去地里,中午回家做饭,下午和老伙计们下象棋,晚上在村里遛弯。"种地时不觉得累,打牌时也能坐一下午,连老伴儿都说我'比生病前还精神'。"
复查时,袁希福院长见他状态太好,提议:"现在壁虎(中药食材)价格涨了,您的情况稳定,暂时可以少用点,省点钱。"马师傅的爱人却坚持:"再贵也得用,咱不能亏了身子。"
![]()
2024年4月的交流会上,马师傅举着话筒说:"现在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去地里转一圈,看看庄稼长得咋样;上午去村头跟老伙计们打太极,下午再种两垄花生。复查时医生说'别太累',可我觉得,能干活、能种地,才是真健康!"
台下掌声不断,他的老伴儿在旁边补充:"他现在比我还积极,前儿个非要把院子里的老梨树砍了,说要种点草莓——说'活着就得找点乐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