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历史明明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有些场景就像被按了“重播键”,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中国。
美国这次对中国的手法,怎么看怎么像当年对付日本那一套,只不过,这次他们玩得更精,招数更隐蔽,目标更大。
这不是危言耸听,放在眼下2025年,特朗普又坐回了总统椅子,白宫的算盘噼里啪啦响得比谁都清楚。
回头看八十年代,美国拉着一帮西方盟友,把日本死死摁在谈判桌上,那场广场协议签下来,日本的日元像坐了直升机,三年时间从兑240涨到兑120。
你想想,原来卖一台电视能挣一百美元,突然缩水一半,出口靠着汇率红利的日本企业,像被突然抽走地板,一下子全乱了脚步。
利润没了,资金没地儿去,全挤进楼市和股市,结果气球越吹越大,最后啪的一声,泡沫破了,二十年经济一蹶不振,这一切,靠的不是炮火,是算计。
现在美国的套路不变,棋盘换成了半导体,芯片是所有高科技的心脏,谁掌握了芯片,谁就能掌控全球产业链的命门。
美国这次不再单打独斗,拉上日韩和欧洲,搞起了“芯片四方联盟”,一边对中国加关税,一边卡脖子。
供应链想办法绕开中国,关键技术和设备想尽办法卡死中国企业,计划推进到现在,已经成型了一半。
美国人很明白,等到芯片产业链真的把中国甩开,哪怕不动一枪一弹,想让中国产业发展慢下来,甚至掉队,都有了抓手。
有人问,中国会不会像日本那样被“割韭菜”?其实,招数是一样的,但时代变了,主角也变了。
日本当年过于依赖出口,家电汽车靠便宜冲市场,结果汇率一变,成本翻倍,竞争力瞬间没了,最后还被美国在半导体领域补一刀。
那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一度全球第一,美国说动手就动手,后来日本企业一个个被挤出局。
中国的局面不一样,虽然有出口依赖,但中国的市场巨大,内部循环能力比当年的日本强太多。
再说,中国这些年在芯片上也不是没下功夫,外部封锁越狠,国内自研就越拼命。
这两年,国产芯片的突破一个接一个,连老美都承认,想彻底把中国挡在门外,没那么容易,但这并不代表就能掉以轻心。
美国的产业链布局是全球性的,欧洲、日韩这些盟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技术和设备卡得紧,确实会让中国企业面临不小压力。
最让人警惕的是,美国玩的不是一时的封锁,而是想把中国人永远挡在高端制造门外。
只要供应链架空成功,哪怕中国市场再大,技术再牛,短板还会被无限放大,你要知道,芯片不是一个国家说拼命就能解决的,背后是复杂的全球分工。
美国这次就是想用联盟的力量,把中国挤出去,让全球都习惯没有中国的供应链,这一点,和当年直接用汇率打击日本如出一辙,只不过这回更精细,更难对付。
不过也别被美国的算盘吓住,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市场大了,技术底子厚了,政策更灵活了。
你再看美国自己,其实也没那么稳,全球供应链本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一刀切,对自己也有不小影响。
说到底,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经验教训总是能让人警醒,美国这套组合拳打得漂亮,但中国早有准备,市场、政策、创新、产业链协同作战,不会轻易重蹈日本覆辙,这一局,既是对手的较量,也是智慧和耐力的比拼。
美国不需要出兵,也不用动用硬武力,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他们的目的八九不离十就能达到。
可别小看了中国的韧性和变通路数,主动权还没那么容易让美国拿走,国际博弈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结果还远远没揭晓,历史的剧本翻新了角色,但观众更懂戏里门道。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