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昨天又刷到中国美院的新闻了,说的 是 创新设计学院 爆“水管”了,真的是太刺激了。这是 继9月8日该学院排粪管爆裂后,又一次出现管道事故。
虽然事发后,师生第一时间参与抢修并转移教室物品,十几分钟后现场秩序恢复,但是这样的记忆可能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
关于事故可能的原因分析,我猜和上次差不多,所以也不再重复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这里:《》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不止一次的发生管道爆裂事故,说是巧合,这也太巧了吧。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想聊聊:谁最有可能对此事故承担责任?
中国美术学院已经组织第三方专家评估校区施工设计合理性,同时向施工方、设计方发函要求核查质量及设计问题。
所以我想:这件事情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一定需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才能平息舆论。
02
事故地点
9月8日排粪管爆裂,9月17日排水管爆裂,两次事件间隔仅10天。
但我看一些媒体报道的时候,还在提“事故发生在教室里”。所以我想重申一下,据我翻图纸的结论:不是教室,而是发生在兴趣社。
因为张永和大师在这个项目上借鉴了古代工匠“前店后坊”的格局,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了一起,采用了“上居下坊”的建筑形式。(如上图)
楼上宿舍的排污管道、排水管道都会落到下面的大空间,顶部需要走一些横管。所以一发生爆管事故,下面学习的同学就遭殃了。
上面的宿舍被称为“学舍”,而下面的大空间被称为“兴趣社” 。同学们可以在兴趣社学习,也就是新闻报道中所谓的教室。
03
材料施工问题
因为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是2020年9月正式启用的,现在可能还在维保期限内,所以施工单位可能还会负责维修和善后的工作。
但是一而再的发生爆管事故,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施工质量或者管材的质量有问题。
我从水专业的王工那里了解到:管道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材料是不是合格,而且还要看安装的水平。
安装肯定是施工单位干的,但材料是校方集采的,还是施工单位提供的,是否有权力寻租的存在, 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点。
04
设计问题
在很多自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到:建筑大师张永和是这个项目的主持设计,好像责任都是他的。
其实不管是从法律上,还是从流程上,张大师可能都负不上什么责。
因为张大师团队只是方案设计,后面的施工图是同济某院跟进的。而在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也不太可能是张大师。所以按照“谁签字盖章、谁负责”的原则,张大师是一点责任都负不上。
设计本身就是取舍的过程,当时这么设计也是业主同意的,只要是在方案确认单上签了同意的,大师免责应该就不成问题。
但是这样“上居下坊”的空间,排水管横着走的方式,恐怕大师以后是不会再使用了,太伤名誉了!
而施工图设计单位,如果忠于了方案,没有自己乱发挥,我想应该也能免责。
05
监督的问题
最后是监督的问题,这里既有现场质量的监督管理,也有政府验收部门的职责。接二连三的爆管,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说明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如果材料有问题,监理单位应该发现问题。
如果安装不规范,监理单位也应该发现问题。
如果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不断的爆水管呢?
所以监理单位很难自证清白。
06
赔偿问题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所以事故发生之后,中国美院方已启动赔偿程序,承诺对因事故受损的学生财产进行补救,并走访学生宿舍了解需求。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谁应该对中国美院这个受害方进行赔偿呢?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注册建筑师负责制”。
如果这个项目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那是不是注册建筑师得先行赔付呢?
然后再找到相关的责任方进行索赔呢?
亦或者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对这个责任事故有了进一步的期待!
07
结束语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达,以前认为的小事,放在现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本来杭州爆2根水管,全国人民不可能知道,现在却众所周知。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强大的社会监督机制将有助于查清事件的真相。
而且快速的反应机制,也倒逼我们的工程质量一点都不能马虎,不然一点小事也会弄得满城风雨。
最后,你认为谁应该对此次事故负责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