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故乡的月光而来,5117张青春面孔如道道跃动的星光,跨越山河,最终在名为“同济大学”的璀璨星河中交织成辉,正式翻开属于2025级的崭新篇章。
你是否好奇,身边这群即将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都来自哪里?拥有怎样的特点和故事?今年新生的男女比例如何?接下来,就随小编走近这份新鲜出炉的新生大数据,用一组组数字勾勒出初遇同济的青春群像。
1.56:1!男女比例更均衡
今年,同济大学共迎来的5117名本科新生中,男生3115人,女生2002人,男女比例约为1.56:1,相较于往年,比例更加趋于平衡。相比之下,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男生较多;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设计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女生较多。
老乡在哪里?同窗在哪里?
天南海北,“老乡”是最亲切的暗号。从录取人数来看,上海市、河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西省实现“领跑”,这些地方的同济人可能更容易在校园里遇到老乡,故乡的方言随时可能在不经意间唤起共鸣。更难得的是,还有些共度高中三年的深厚情谊在同济得以“续约”。上海市七宝中学、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等,是今年录取人数最多的中学。
这些“少数”民族也来了
今年同济校园里迎来了447位少数民族同学,形成一幅多彩的民族画卷。人数TOP5的民族是土家族(62人)、满族(58人)、回族(57人)、壮族(50人)、苗族(38人)。在29个不同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相对少见的民族群体,如穿青人、京族、裕固族、东乡族、黎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锡伯族……无论来自哪个地方、哪个民族,未来的大学时光里,大家都将拥有相同的身份——“同济人”。
99%是05后!年龄差19岁
2025级本科新生中,99%都是“05后”,青春的气息洋溢校园。从2009年到1990年,最大年龄差达19岁。但年龄不是界限,不同的阅历才能碰撞出更惊艳的火花。
当生日遇上特殊日子,缘分则显得更加奇妙。2025级本科新生中,将有9位同学在新年元旦开启新岁,8位同学与母校一起在5月20日庆祝生日,11位同学在10月1日举国同庆的氛围中迎接美好……若论星座,浪漫的双鱼座(443人)与充满魅力的狮子座(420人)在“星座榜”上跻身前列,理性与热情都在此产生共鸣。
名字暗藏“同济”玄机?
姓名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鲜明标识。今年有8位新生名字含“同”,9位含“济”,那些藏在名字里的特殊缘分,仿佛早早写好了关于同济的青春伏笔。另外,他们中还有不少同名同姓的小伙伴,有83位新生可以在校园中找到与自己同名的有缘人。
百家姓,一家亲。姓氏图谱中,“张、王、李、刘、陈”是高频词,而延、山、萧、栾、楠等“独苗”姓氏,注定自带高辨识度光环。
从姓名长度来看,447位同学拥有简短易记的二字姓名,69位同学则有着字意丰富的四字姓名,而最长的名字长达10个字——能脱口而出全名的,一定是老熟人!
飞越两万里,跨越山海来见你
怀着“同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学校还迎来了569位国际本科新生,他们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最远的来自智利和阿根廷,距离同济大约20000公里。他们带着不同语言与文化汇聚于此,在这所包容的校园里,让多元世界的声音即将交汇、碰撞与融合。
因同济而相聚、因梦想而同心。数据描绘了我们最初相聚的轮廓,也翻开了未来故事的序章。这些由数字编织的惊喜、巧合与期待,都将在梧桐成荫的校园里,化为真实的友谊、共同的成长与炽热的梦想。“同济”这片沃土,正静候每一颗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欢迎关注“同济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同济大学官微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