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只是买了个书架,其实顺手带走了一段地理、一点语言,还有一点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宜家产品起名字没有瓶颈吗?
人生一世,有人为了吃喝,有人为了名利,甚至为了名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由此可见,名,可能真是个好东西。
不仅人类追名逐利,东西也一样,也有名利之争。
打个比方,在普通商场里面,产品的名字就是名字,直白到毫无悬念 :
货架上摆的苹果,名字就叫苹果,香蕉就叫香蕉,沙发就叫沙发,木地板就叫木地板,主打一个简单、直接、毫不费脑。
可一旦走进宜家商场,世界立刻变得诡秘又好玩。
升降桌(官方说是个笔记本电脑支架,我不理解)不叫升降桌,摇身一变成了“BOLLSIDAN波席当”:
书架不叫书架,要叫“BILLY 毕利”:
一只毛绒鲨鱼,居然被冠上了“BLÅHAJ 布罗艾”这种像外星语的名字:
更离谱的是,你可能只是想买个被套,却被价签上的“BRUNKRISSLA布朗瑞拉”吓一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北欧魔法学院:
想挑个沙发,结果遇到“GRÖNLID”、“LINANÄS”、“DYVLINGE”,一个比一个像北欧的神秘咒语;
甚至连一把勺子,都能叫得一本正经,“FÖRNUFT”,瑞典语里是“理智”,仿佛在提醒你,买勺子要冷静:
你盯着这些名字,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到底是家具,还是一张瑞典语试卷?
这些奇怪的名字,虽然你看不懂,却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甚至想查一查背后的故事。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宜家产品名的长度,基本都在8-12个字母之间,读起来像绕口令。
Å、Ä、Ö这些北欧特有的字母,让人一眼就觉得陌生,神秘,但又有点萌萌哒的感觉。
这些名字读起来极其拗口,像是北欧恐怖片或神话里面的密码或暗号。
你以为只是个普通的杯子,结果这杯子的名字,长得像一篇论文标题。
那么问题来了,宜家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为什么要给每一件产品,都起一个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这些名字只是为了显得洋气?还是说背后有什么神秘的说法呢?
翻译讲求信雅达,宜家选择音译
人类的悲喜或许并不 相通过,但人类的好奇心,或许可以相通。
宜家产品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且好奇。
有人说这是中文片假名:
日本人看片假名就这种感觉吧:
有人开始念咒语:
有人说这些名字是设计师的名字:
谁设计的,就用谁的名字命名:
有人以为这些名字是不同的品牌名:
有人说,宜家恨不得所有东西都起个名字,无印良品恨不得所有东西都不起名:
有人说宜家产品价格也是未解之谜:
有人指出宜家产品中文名都是音译:
有人说,给孩子取名字时没有合适的,就可以参考宜家产品名:
有人说,沙发餐桌地毯翻译过来,意思就是石家庄、合肥:
有人说最经典的还得是路姆西,据说在粤语里面是骂人的话:
有人说别人翻译追求信雅达,宜家选择音译:
有人说宜家喜欢选3-15个随机字母当产品名:
有人说音译显得洋气:
有人说,宜家儿童乐园采用了类似英语发音的音译:
有人说宜家产品名都是瑞典语,甚至没有英语:
有人说在宜家学瑞典语,比在无印良品学机翻中文好:
有人说这叫文化输出:
反正别管怎么说,大部分网友根本不知道,这些产品名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名字。
虽然但是 ,通过这些奇怪字母组合产生的名字,至少让宜家的产品看上去与众不同。
似乎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种神秘力量,而这个名字,就是解读神秘力量的密码。
那么 ,宜家为什么要给所有产品都起个名字呢?这些名字到底有什么规律和讲究呢?
为什么宜家每件产品都有名字?
宜家产品名的谜题,咱们一个一个来破解。
先来说说为什么宜家产品都有自己的名字。
不妨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家家具卖场,货架上整齐码着一排排产品,标签上全是冷冰冰的数字:
775.642.83
992.114.57
114.514.1919
像极了一组组的IP地址(当然不同的是IP地址包括四组数字),又像是一组组密码,或者在读银行流水单。
看到这些信息,你还会有买沙发的冲动吗?很可能不会。
你甚至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误入了一个仓储物流中心。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当年就遇到过这种尴尬。
他有阅读障碍,数字对他来说,就像一群长得差不多的陌生人,转身就忘。
别人记得住“型号+数字”的组合,他记不住。
于是他下定决心,那咱们就别用数字命名产品了,给每件产品起个能叫得出口的名字吧。
于是,世界上第一批叫“BILLY”、“KLIPPAN”、“POÄNG”的家具就诞生了。
它们不再是仓库里的编号,而是像朋友一样有了身份。
你会发现,这些名字有点拗口、有点奇怪,但就是比数字好记。
更妙的是,这一招不仅解决了创始人的困扰,还意外成了宜家最有辨识度的品牌符号。
想象一下你在朋友家做客,对方随口说:“我新买了个BILLY。”
你如果熟悉这款产品,立刻脑补出一个温暖的书架形象。
但如果他说:“我新买了个695.906.61。”你可能会以为他在背快递单号。
宜家产品的命名规则和传统
宜家曾经 出过一个纪录片,专门介绍宜家产品的命名规则与传统:
原来宜家的名字并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它背后有一整套“北欧词库”分配表,严谨得像一本地理辞典,甚至有些瑞典人也觉得奇怪,具体来说如下:
比如,床、衣柜、大厅家具这些产品,都用挪威地名命名;书架都用职业名称命名;浴室用品都用北欧湖泊、河流命名;纺织品、窗帘用北欧女孩名、花卉植物命名;儿童产品用动物、形容词等命名。
换个角度看,这就像一场大型的北欧文化寻宝游戏。
你在客厅铺的地毯,可能是丹麦的一个小镇;
你厨房的砧板,可能是瑞典的一条河;
你孩子抱着的毛绒玩具,可能是芬兰语里的“可爱”一词。
想象一下,你在宜家逛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手里拿着的杯子,名字是一个冰岛火山的名字;你买的浴帘,其实是瑞典南部的一条小溪。
这种 “无意间的文化输入”,让购物变成了一次轻松的地理课。
逛宜家,像是在北欧旅行
宜家产品命名背后,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
最古老的名字,GULLIVER 婴儿床,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一直叫这个名字,像一个家族长辈,见证了几代孩子的成长。
BILLY 书架自1978年起就没换过名字,全球卖出上亿个,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地球上没有BILLY的地方才是荒野”,经典永存。
宜家还因为这套命名体系,拿过“北欧语言奖”,被认为是让全世界认识北欧地理和语言的“民间外交官”。
挪威宜家曾出过一本“宝宝起名指南”,全是宜家产品名;瑞典旅游局则拍视频吐槽宜家“抢走地名”,结果视频火到全球,可以说是文化传播大使。
这些有趣的故事,让宜家的命名不再只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可以延伸、可以玩梗、可以跨界的文化资产。
想象你推着购物车走进宜家。
第一站是客厅区,你看到一个叫“KLIPPAN”的沙发,名字像一个北欧小镇,坐上去的 那一刻,你甚至能想象窗外是雪景。
走到卧室区,你看到一个叫“HEMNES”的床架,名字像一个古老的家族。
你摸着木纹,脑子里浮现出一栋百年老屋的画面。
到了儿 童区,你被一只叫“DJUNGELSKOG”的毛绒猩猩逗笑,这个名字在瑞典语里是“丛林森林”的意思。
你突然觉得,这不仅是个玩具,它还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宜家的命名体系,就像把一场北欧旅行藏进了家具标签里。
你以为自己只是买了个书架,其实顺手带走了一段地理、一点语言,还有一口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这些名字的魔力很直接:好记、有趣、有情感、有文化背景,还能让品牌在全球都保留那股独特的味道。
更妙的是,它让家具不再是木板和螺丝,而是有脾气、有故事的“家人”。
下次逛宜家,别急着推车走,先读一读那些拗口的名字。
它们可能是一个小镇、一条河,或者一段你还没开始的故事。
买家具,其实也是在 为生活添一个有名字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