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2025年9月跟美国《时代》周刊聊了聊,话说得很明白,韩国在全球秩序里头要“站美国这边”,不像以前那样两边都想沾着,什么“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老路,这下子等于自己给堵死了,韩国这个外交转向,动静可真不小,外面都盯着看,巧的是外长赵显当时人还在中国,正谈着合作,拉着关系,还开口请中国高层来韩国参加APEC,这气氛一下子就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外边的压力一直都在,特朗普那时候就说过驻韩美军基地的地皮得归美国,不租了,李在明还拿这事开了个玩笑,说美国用了这么些年,真要成了美国的,那得来韩国交房产税,听着挺轻松,可背后韩美安全关系那股子紧绷的劲儿,根本藏不住,韩国这边也拿出了大价钱,五年给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能源又买了1000亿美元,意思再清楚不过,就是想让美国在关税那块松松手,对韩国能降到15%,拿贸易换安全,这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经济这头,2024年中韩贸易额就有2.33万亿人民币,占了中国外贸总额的5.2%,中国还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韩国经济研究院出过个报告,说要是跟中国经济的联系弱了,韩国GDP增速立马就得掉1.2个百分点,半导体那块更要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占了六成多,三星、LG、现代这些大厂要是说断就断,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压力能把人压垮。
李在明也不是说要把中韩关系一棍子打死,他也讲,韩国跟中国地理上挨着,历史、人文、经济这些东西都绕不开,是连在一起的,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他最怕的还是韩国真成了两个大阵营对打的最前线,本来想两边都不得罪,可现实好像不太给这个机会,处境确实挺难的。
中国那边的反应倒一直挺稳,外交部发言人早前就说过,中韩关系主要还是看共同利益,不冲着谁去,也不让第三方进来搅和,王毅也提过,建交时候的初心别给忘了,希望韩国能有自己的主见,别老被外边的人牵着鼻子走,话说的挺客气,可底线也划得清清楚楚。
东北亚的安全格局正在变,韩国一边加大对美国的投资,一边跟美国军方绑得越来越紧,还把日本也拉进来搞安全对话,这些动作,直接就影响了东北亚的力量平衡,阵营化的苗头很明显,朝鲜那边肯定死死盯着半岛的局势,韩国这么一倒向美国,整个局势都跟着紧了起来。
韩国国内的吵闹声也不小,保守派就认准了美韩同盟,觉得跟着美国才有好日子过,进步阵营就觉得得搞自主外交,不能什么事都听美国的,2025年9月那阵子,好几个韩国智库还联合发了个报告,提醒说要是彻底倒向美国,韩国以后在东亚说话都没分量了,就成了美国的一个小跟班。
经济转型的疼也开始显出来了,2025年上半年,对美国半导体出口涨了15%,可对中国的就掉了5%,供应链断掉的风险让企业不得不找别的出路,太依赖美国,回报和升级的变数又多了起来,9月份失业率都到4.6%了,年轻人找工作压力特别大,物价、能源成本一起涨,社会上对这个“安全换经济”的思路,怀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
李在明是想把韩国打造成东西方之间的一座桥,借着APEC的机会捞点经济上的主动权,可现实是,这根“绳子”两头越拉越紧,韩国能转圜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怎么在中美之间找到个平衡点,是摆在领导人和企业面前一道躲不开的难题。
往大了说,中等国家夹在大国博弈里,哪哪儿都难,安全和经济不好两全,想独立自主就更难了,李在明想通过选边站队,换来安全和经济上的好处,可这个代价,很可能就是把自己在外交舞台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给提前兑现了。
这次的表态,等于是韩国外交彻底拐了个大弯,不再走“安美经中”那条路,改成了完全站美国这边,短期内可能安全感是有了,可长远来看,战略自主的缺失和经济转型的阵痛还在后头,两大国掰手腕,夹在中间的生存空间,韩国还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