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葛帮宁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9月17日晚,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宣布联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
当天,多家车企发布新车,相比之下,东风方面的这则消息显得有些低调。
然而,东风集团股份是东风汽车在港股的上市公司,东风有限是东风汽车与日产汽车的合资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是湖北省襄阳市政府所属。三者的背景,决定了新合资公司在产业维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纸公告尽管简洁精炼,却暗藏3个核心要点,勾勒出东风汽车又一关键布局:
其一,央地合作新范式落地。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84.7亿元,四方出资与持股权责清晰: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有限以无形资产、实物出资,合计持股超52%(44.7亿元),把控技术路线与战略方向;襄阳控股、襄高投资以现金出资,合计持股47.2%(40亿元),以资本绑定地方资源,助力产业落地。
其二,猛士领衔冲刺智能越野赛道。
东风方面把车型平台、智能驾驶技术及“猛士”商标权注入合资公司,业务聚焦智能越野车辆制造与销售,锚定高端细分市场,推动猛士品牌向智能化升级。
其三,暗藏与华为深度合作信号。
公告虽未提及华为,但消息灵通人士对帮宁工作室透露,新合资公司是东风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载体,未来将在产品开发、营销等领域,融合技术(华为)与产业(东风)优势,形成协同效应。
帮宁工作室认为,这则公告是东风汽车加速擘画智能越野赛道战略总纲的序章。
以资本为纽带,绑定政企资源;以技术为核心,锚定越野市场;以跨界合作为路径,坚持智能化路线。东风汽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这家新合资公司,在智能越野车细分赛道,打造一个兼具中国技术、中国品牌、中国生态的标杆项目,为传统车企转型智能汽车,提供政企+跨界协同的新样本。
猛士要干票大的
公告发出后,外界或许只看到又一家合资公司成立。其实,在产业层面,这则公告是猛士品牌冲击全球智能越野赛道的发令枪,是中国汽车产业打破国际垄断的关键一步。
如今的越野市场,早已不是以排量定胜负、以四驱论英雄的旧时代,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已彻底重构了该赛道的竞争逻辑。这有市场数据与增长趋势为证:
《2024中国汽车旅行白皮书》显示,80.5%的车主在购车3个月内,便开启首次汽车旅行,76%的参与者是追求新鲜体验的80后、90后。其中,56.4%的游客选择SUV或越野车出行,中国自驾游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这方面的销量数据也非常亮眼。2024年,中国越野车销量达94万辆,同比激增70%,这片蓝海市场迈入全新产品周期。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预测将更显潜力,认为2025年硬派越野车市占率将突破3%,2030年有望攀升至13%,增长空间清晰可见。
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进一步重塑了需求逻辑。他们要的,不只是能越野的硬核性能,更追求越野时也能享受智能便利的全能体验。
此次东风成立新合资公司,正是精准踩中这个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推动猛士从传统越野的强者,向智能越野时代的王者蜕变。
将视野扩大至全球市场,电动化与智能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车企生存的必答题。
IEA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20%,智能驾驶车型占比达35%,技术变革浪潮不可逆转。
当下,越野赛道已进入抢位赛阶段。在国内,长城坦克、比亚迪仰望早已加速布局;在国际市场,特斯拉赛博皮卡、奔驰纯电版“大G”等暗中蓄力。
在此背景下,猛士正基于东风技术、华为智能,攻克智能越野核心技术,布局多动力车型矩阵,在智能越野这片新蓝海中,牢牢守住属于中国品牌的阵地。
进一步看,猛士的战略目标是下一盘大棋:
技术上,依托东风军工积淀与华为智能技术,突破行业核心技术壁垒;产品上,覆盖多动力智能越野车型,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品牌上,以中国智造为标签,打破国际品牌对高端越野市场的长期垄断,让全球看见中国也能造出顶尖智能越野车。
这些不仅是猛士的跨越,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缩影。
战略升级必然选择
前述公告,也让东风与华为战略合作的宏大目标浮出水面。
今年7月17日,猛士M817预售,1个月后上市,指导价31.99万-34.99万元。上市5小时大定3700辆,成为30万元级硬派越野车市场的一个小爆款。
猛士M817是全球首款全栈华为乾崑智能的越野SUV,搭载乾崑智驾ADS 4(参数丨图片)、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乾崑车云、鲸鳍通信等5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同时,东风将56年军车底蕴融入产品,带来自研的磐石底盘、行业首创的榫卯架构与智能E锁(可实现前后驱动同步)、联合采埃孚开发的VMC底盘域控制系统。动力上,采用1.5T专用混动发动机+后电机四驱组合,输出能力堪比6.0T发动机,CLTC综合续航达1300km。
尽管猛士M817的产品力已足够亮眼,但仍然只是东风与华为合作的起点,在双方的合作蓝图中,这款车仅仅是牛刀小试。
“新公司采用更深度合作,甚至可以说是华为和东风正在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帮宁工作室从接近东风汽车的相关人士了解到,双方在新公司成立初始就开始合作,未来会将华为的管理方法全面融入新公司体系流程中,打通产品研发、商品企划、营销管理等。
合作中,华为进一步开放自身流程与体系能力;东风汽车积极引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先进管理经验,并促使其与东风现有流程体系相互协同、创新发展。
从项目启动的初始阶段开始,双方团队便紧密协作,致力于打造出全球顶尖的智能越野产品,树立汽车央企与ICT企业深度融合的全新标杆。
作为东风汽车举全集团资源倾力打造的顶级豪华品牌,猛士将以新合资公司为开端,集中多方资源和优势,成为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试点,打造车企融合ICT的发展范本。
由此来看,东风新合资公司成立,是水到渠成的必然选择,为后续的研发、生产、营销等全链条发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不要低估这场合作。华为的战略布局,从来不止于眼前一城一池,而东风汽车56年的产业底蕴,是其驰骋汽车江湖的压舱石。这两股力量合作碰撞出的能量,远超想象。
央地合作新范式
一边是猛士战略升维,一边是华为技术加持,人们不禁好奇:此次新合资公司为何牵手襄阳?
首先,产业基础扎实。
襄阳是全国重要汽车工业基地,已形成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体系,是湖北唯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襄阳市汽车产业年产值高达2000亿元,在全市GDP中占比约32.8%。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2万辆,同比增长141.3%。智能网联汽车产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67.9%。这里形成了4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历史合作深厚。
东风汽车先后在襄阳布局了轻型商用车、中高端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等基地,多年来合作高效、成果丰硕。这些都为此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也凸显了新能源产业对地方汽车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
最后,合作模式创新。
襄阳市政府摒弃传统政策优惠+静态招商,转向资本赋能+动态育商,以资本投入联动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通过以投带引培育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央地合作新范本。
新合资公司绑定襄阳,从竞争优势来看,其核心价值主要有3点:
一是,产品打造速度快。襄阳产业链集中,在这里造车速度远超其他地区。
二是,造车品质高。完备的产业体系与成熟的制造工艺,确保了车辆的高品质。
三是,成本较低。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原材料采购成本等,襄阳都具有一定优势,使得它在造车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
此次东风成立新合资公司,是打破边界的勇敢尝试——以车企+地方政府+科技公司三方协同的新产业模式,为智能越野汽车赛道注入全新可能。
自此,东风汽车对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布局已十分清晰,即聚焦三大板块——猛士科技、岚图科技、奕派科技,覆盖全领域细分市场需求,建立起完整的产品体系。
具体来看,猛士科技剑指智能越野市场,面向注重科技感、专业性与越野性能,追求极致体验与技术创新的用户群体;岚图汽车专攻高端新能源,抢占绿色出行风口,面向注重豪华、安全与绿色出行的群体;奕派科技扎根主流市场,稳住基本盘,满足大众对实用、高性价比车型的需求。
回首2022年8月27日晚,继岚图之后,东风汽车又一个豪华电动品牌——猛士揭开神秘面纱,走到世人面前。
一年半后,即2024年2月,猛士按下加速键,与华为签下战略合作协议,让外界对这个年轻豪华品牌的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新合资公司成立,为猛士带来央地+跨界协同的全新发展路径。猛士,这个昔日的市场新星将很快完成蜕变,驰向未来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