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938年4月15日,台儿庄战役结束,中国军队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首次取得歼灭日军精锐师团的重大胜利,也是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来之不易。在台儿庄决战之前,在山东滕县(今滕州)进行了一场台儿庄的前哨战--滕县保卫战。川军将领王铭章将军率领3000余川军将士,以血肉之躯迟滞日军精锐,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关键基础。
死守三日的命令
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1军122师中将师长,隶属川军邓锡侯部。
1938年3月,日军精锐矶谷廉介第10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扑山东滕县,意图与坂垣师团合围徐州。
滕县是徐州北大门,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王铭章被任命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率3000余川军于山东滕县阻击日军,奉命"死守滕县三日",为后方集结兵力争取时间。
这3000余川军将士多为装备简陋的步兵,而他们面对的是日军第10师团万余人精锐。
川军雄起
3月17日,日军开始攻占滕县南城墙和东关。
日军以飞机、重炮、坦克猛攻,每日轰炸数十次,城墙多处坍塌。
川军仅凭步枪、手榴弹和少量轻机枪抵抗,无重型武器支援。
王铭章通电全军:"誓以死力拒守,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下午,城墙失守,大批敌人突入城内,守军退入城内巷战。
王铭章亲临火线指挥,官兵高喊"不退!不退!"与敌肉搏,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重伤士兵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场景屡见不鲜。
当日下午,王铭章在最后时刻发给上级的电报中誓言:“决以死拼,以报国家。”
他命令城内各部与日军巷战,并准备亲赴西关指挥战斗,该处守军正死战待援。
行至西关外电厂附近时,突遭日军机枪扫射,王铭章身中数弹,高呼"杀敌报国!"后自戕殉城,年仅45岁。
身后荣光
王铭章的部属多数战死,仅少数突围。滕县守军以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坚守至18日城破。
滕县保卫战拖延日军南下整整4天,打乱其进军计划,为李宗仁调集主力赢得宝贵时间,直接促成十天后台儿庄大捷。
王铭章指挥的滕县保卫战扭转了外界对"弱旅"川军的偏见,被誉为"川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毛泽东为王铭章题写的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王铭章殉国后,举国哀悼,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举行国葬。
2014年,王铭章被列入民政部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结语
王铭章将军以"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决绝,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钢铁意志。滕县保卫战虽败犹荣,其牺牲如暗夜火炬,点燃了台儿庄的胜利曙光,更照亮了全民抗战的精神长城。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