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川军出川抗战有多艰难?邓锡侯还是从延安那里拿到的军用地图!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六六鳞
编辑 | 六六鳞

《——【·前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全国都在拼命。四川的川军也被点名出川,挑着扁担走向前线。装备落后,鞋子烂掉,军粮不够,战场上还得正面对抗日军。有人说邓锡侯的部队连地图都要借延安的,是真是假另说,但川军的苦和拼,却真实到不能忘。



出川的第一步,扁担挑着命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传遍全国。抗战全面打响后,蒋介石下令全国出兵。四川虽然地处大后方,却成了主要兵源地。8月到10月,川军大批出川,第一批就有二十万,随后不断增加。

这支队伍的特点鲜明。大多数士兵来自农村,挑着扁担走出山门。装备简陋,很多人甚至背着木棍、土枪。步兵多,重武器少,火炮稀缺。扁担成了象征,不仅挑行李,还挑军粮,甚至挑弹药。



出川的路极为艰苦。从成都出发,翻秦岭,穿汉中,才能到达华北或中原战场。一路上鞋子磨破,粮食不足,很多士兵靠野菜充饥。行军几个月后,还没见到敌人,就已经折损不少人。

到了前线,川军被编入第22集团军等序列,直接面对日军。1938年的武汉会战是他们的第一场大仗。川军被部署在外围阵地,装备落后却要硬抗日军飞机和大炮。战场上血战到底,伤亡极大。

武汉会战结束时,川军部队几乎减员过半。很多连队只剩下几十人。缺乏炮火支援,士兵只能用血肉抵挡。战场上的惨烈场景让所有将领都记住了川军的“敢拼不要命”。



出川的困难不仅是战斗。后勤补给长期不足,粮草和弹药都靠人力背。铁路运力紧张,优先运送中央军,川军往往只能自己想办法。挑夫和家属成了随军队伍,形成独特的“川军挑夫线”。

这一幕幕,让川军成了全国抗战的缩影。他们出川不只是军事命令,更是四川百姓血肉的付出。每一根扁担上挑着的,不仅是行李和军火,还有整个民族的希望。

战场血火考验,川军拼到只剩骨头

1938年春夏,武汉会战全面爆发。川军数十万投入战场,分守外围。战斗一开始,日军的飞机轰炸和重炮打得阵地翻腾。川军的火力远远不足,很多部队甚至连像样的防空武器都没有。面对密集轰炸,唯一能做的就是趴下。

在武汉外围的战场,川军用最笨的办法死守。壕沟挖得深,阵地坚守到底。武器打光了,就用刺刀,用石头。很多士兵拼到最后一刻,尸体倒在阵地上,枪口还对着敌人。这样的场景在战报里屡次出现。



川军的牺牲数字惊人。武汉会战中,数十万川军伤亡惨重。比如王铭章将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牺牲,他的名字至今还被铭记。川军将士的血拼赢得了战场的口碑,被称为“血肉长城”。

1942年,川军又被派往缅甸参加远征军。那是更残酷的一次行动。四万川军进入密林作战,补给跟不上,饿死病死无数。几乎没有人能全身而退。伤亡惨烈到让人无法想象,战后许多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出川的艰难,不只体现在战场。很多士兵家境贫寒,出征前父母送行时常说“去就是不归路”。四川人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悲壮:活着回不来,就把命留在外头。



装备差的矛盾一直存在。中央军有德械装备,川军常常连像样的钢盔都缺。子弹有限,很多人打完一梭子就只能等待补给。有人戏称川军的战术是“子弹打光,扁担上场”。这句调侃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关于邓锡侯地图的传说,史料里没有权威记载。抗战时期,国共在一定范围内确有合作,但说“延安给邓锡侯提供军用地图”更像是后人演绎。真实的是,川军确实缺乏专业地图和指挥系统,经常在陌生战场吃亏,靠土办法辨路。

这种艰难条件下,川军依旧坚守战场。正是凭借这种血拼,中国才撑过了最艰难的抗战岁月。川军的名字,与惨烈牺牲牢牢绑在一起。



将军有胆气,川兵硬得像石头

1938年春天的台儿庄战场,川军的名字彻底打响。王铭章将军带着部队坚守阵地,面对日军炮火和装甲车的连续冲击,始终不退。最后血战到弹尽粮绝,王铭章殉国。消息传回四川,整个成都都为之一震。有人说这是川军的“血性标签”,一旦上了战场,就死不后退。

同样在武汉会战期间,许多川军将领用命硬撑。邓锡侯作为第22集团军司令,带着老部队在外围鏖战,虽然缺乏重火力,但依然挡住日军攻势。有人调侃“川兵硬得像石头”,意思是即使打不赢,也能把阵地变成绞肉场。



川军出川之后,牺牲率极高。史料记载,1937—1945年共有320万川籍将士参战,阵亡超过65万。换句话说,每五个出川的士兵里,就有一个没能回来。这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眼泪。四川被称为“大后方兵源库”,每一次征兵,都是家乡父老送子出门的悲壮场面。

川军的作战方式往往极为直接。装备不够,就靠人数和胆气。日军的火力猛,川军就死死守在阵地,顶到最后一刻。很多时候,死伤惨重,却也把日军拖住,赢得战略转移的机会。抗战史里常提“川军敢死”,并非夸张。



部队的苦,连外国记者都看在眼里。美国《时代》周刊曾报道过川军,称他们“赤脚行军,带着扁担,缺乏装备,却能在战场上表现得极其顽强”。这种画面对比鲜明:一边是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一边是穿草鞋、挑扁担的士兵。

川军的苦战,也成了中国军队整体抗战精神的一部分。虽然武器落后、战术笨拙,但没有退缩。对将军来说,打仗就是扛责任;对士兵来说,守阵地就是守家乡。石头般的硬气,造就了川军在战史中的位置。



血路背后的牺牲与记忆

1942年远征缅甸,是川军最惨烈的一次经历。大约四万川军进入茂密丛林,环境恶劣,补给断绝,疾病肆虐。很多士兵不是战死,而是饿死、病死。即使如此,他们依旧咬牙前进,与日军硬碰硬。等到战役结束,能回国的人寥寥无几。那一年的川军,被称为“血肉长城”。

远征军的苦难,写进了无数战报。有人记录川军士兵因饥饿吃草根、啃树皮。子弹打光后,仍旧用刺刀肉搏。战死在缅甸密林的士兵,连名字都没能留下。多年后,当地依旧能看到中国远征军墓碑,提醒世人他们曾经在此拼过命。



国内的家乡同样在流血。四川百姓不仅送子参军,还成批组织挑夫随军出川,背着粮食、弹药一路向前。有人说川军其实是“三军合一”:士兵打仗,挑夫送粮,家属帮忙。正是这种全民投入,才让出川成为可能。

抗战胜利后,川军的贡献逐渐被写进史册。数字最直观:320万参战,65万阵亡。这个比例全国罕见。四川虽然是大后方,却为抗战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川籍将士的名字,散落在武汉、徐州、缅甸各个战场的碑刻上。



关于邓锡侯从延安拿地图的传闻,史料并无权威记载。真实的情况是,川军在陌生战场常常缺乏详细地图,指挥极为困难。网络上的说法,更像是后人编织的段子。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川军的艰难:出川打仗,往往连路都不熟,只能硬着头皮上。

今天回头看,川军出川是中国抗战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章。装备简陋、补给匮乏,却依旧拼死向前。血路背后,是数百万普通四川人用生命写下的抗战记忆。石头般的硬气,朴素而真实,至今仍让人感到震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于朦胧母亲证实爱子意外坠亡,房型曝光窗户很低,网友呼吁出通报

于朦胧母亲证实爱子意外坠亡,房型曝光窗户很低,网友呼吁出通报

柠檬有娱乐
2025-09-17 09:30:19
克星!3分钟2球,亚冠强势逆转!中超BIG3警惕:柔佛新山意外沦陷

克星!3分钟2球,亚冠强势逆转!中超BIG3警惕:柔佛新山意外沦陷

话体坛
2025-09-16 22:55:03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小童历史
2025-09-12 16:35:52
史上首次,日本战机在加拿大部署

史上首次,日本战机在加拿大部署

中国青年报
2025-09-17 14:19:05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鋭娱之乐
2025-09-09 22:24:54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朝暮书屋
2025-07-15 18:26:42
蒯曼输给孙颖莎无缘决赛,妹妹是U8女单冠军,父母都是普通教师

蒯曼输给孙颖莎无缘决赛,妹妹是U8女单冠军,父母都是普通教师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7 20:09:25
欠物业费26761.93元被小区门禁大声播报,侵权吗?律师解读

欠物业费26761.93元被小区门禁大声播报,侵权吗?律师解读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09:18:10
倒计时开始!福建舰交付在即,三大关键信号曝光,国庆入列有戏?

倒计时开始!福建舰交付在即,三大关键信号曝光,国庆入列有戏?

小童历史
2025-09-17 14:31:43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难得君
2025-09-15 12:21:05
热议蓉城遭逆转绝杀:遗憾+可惜!韩本土球员对中超优势明显

热议蓉城遭逆转绝杀:遗憾+可惜!韩本土球员对中超优势明显

雷速体育
2025-09-17 20:29:40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65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65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7 09:54:14
业绩暴增200%,开盘1分钟涨停!

业绩暴增200%,开盘1分钟涨停!

清醒温柔
2025-09-17 16:01:56
40岁单身技术员食堂开玩笑:嫁我得了!守寡女同事次日带儿子敲门

40岁单身技术员食堂开玩笑:嫁我得了!守寡女同事次日带儿子敲门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6 07:46:53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09-15 16:55:56
iPhone17补贴后售价4999元

iPhone17补贴后售价4999元

小柱解说游戏
2025-09-17 17:17:53
特朗普用口号制裁俄罗斯,波兰意外发力

特朗普用口号制裁俄罗斯,波兰意外发力

山河路口
2025-09-16 12:31:28
男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提醒:平时宁愿少吃点肉,要多吃几物

男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提醒:平时宁愿少吃点肉,要多吃几物

风信子的花
2025-09-09 01:24:51
大消息!卡塔尔反击开始

大消息!卡塔尔反击开始

星辰故事屋
2025-09-17 10:37:42
刘强东直播炒菜,现场调侃马云,一句话报了11年前的仇,太解气

刘强东直播炒菜,现场调侃马云,一句话报了11年前的仇,太解气

鋭娱之乐
2025-09-16 23:23:12
2025-09-17 21:15: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150文章数 12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将百万房车停南宁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钥匙自取

头条要闻

男子将百万房车停南宁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钥匙自取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港股大涨:百度涨近20%,阿里涨超5%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手机
房产
时尚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妈妈不让女儿吃果冻,看看3岁女儿是咋说的?一番话听了让人意外

手机要闻

OPPO K13s上手评测:流畅续航耐用均衡铁三角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辛芷蕾飞升独一档,85花格局变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