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作为周口市港口集疏运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构建“大港口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对推动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今年年底开港的小集作业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9月17日,在宁洛高速南侧,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跨宁洛高速特大桥施工工地上,近百名工人、6台大型吊车和2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建成的桥墩如长龙般向东南延伸,一眼看不到尽头。远处挖掘机长臂挥舞,近处吊机正给承台吊装模板。在跨宁洛高速的南北两端的钢结构高架上,工人们专注焊接,火花四溅。
施工现场管理组组长阮凯说:“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桩基施工。当前重点推进的是特大桥的两个零号块。它们作为连续梁的墩身,分别对应的是45号桥墩和46号桥墩。46号桥墩正在进行底板和腹板绑扎,45号桥墩在进行模板安装。这两个墩身的施工进度直接关系着整个铁路专用线的推进。按计划,特大桥将于明年2月合龙,6月启动架梁。”
负责该特大桥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总工刘术权介绍:“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从漯阜铁路引出,全长12.663千米,设黄寨站(接轨站)、周口港站,其中周口港站设小集、范营两个装卸作业区。该特大桥全长3196.07米,桩基共计445根,墩台101处,最大墩高13.5米,是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截至目前,桥梁下部结构已完成84%,路基、涵洞、房建等其他工程均在正常推进。”
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是全市关注焦点。铁路与港口的“牵手”,直接让百万级集装箱大港与漯阜线、京广线、京九线无缝对接,进一步拓展周口中心港多式联运格局,推动周口港向现代化枢纽港区迈进。这段长12.663公里的铁路,不仅是中西部内陆货物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也是周口市打造临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一环。
周口临港开发区码头运营办公室主任段传奇表示,周口港已成功构建以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公铁水”无缝衔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高效物流贯通。当前,周口港正积极推动生物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与发展,并加快由“传统港口”向“双向流通枢纽”转型升级,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物流体系,不断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域的联动,致力打造立足河南、辐射全国、联接国际的内河港口枢纽。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
编辑/柴秀杰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