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在当今这个“欠债成常态”的国际环境中,一个中亚国家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信守承诺。
这个国家不仅将欠中国的81亿美元贷款全额清偿,还额外献上了一份价值超百亿的能源厚礼,堪称国际合作中的清流。
它就是土库曼斯坦——一个深藏于沙漠腹地、却掌握着世界级能源资源的国度。
沙漠深处的能源宝藏
在全球版图上,土库曼斯坦的存在感或许并不强烈。
但若论天然气储量,这里无疑是地球上的顶级富集区之一。
其境内的加尔金内什气田位列全球第二大已探明天然气田,蕴藏量足以支撑数百年的持续开采。
资源丰厚并不代表财富自动流入国库。
正如沙特在石油工业化前也只是贫瘠之地,土库曼斯坦虽坐拥气海,却长期受限于技术与资本,难以实现价值转化。
天然气开发不同于传统矿产挖掘,涉及高精尖设备、系统化工程以及庞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稳定且可靠的出口通道。
西方企业虽有实力参与,但往往附加苛刻条件,意图攫取最大利益,令土方望而却步。
就在困局难解之时,转机悄然降临——2007年夏季,中国伸出了合作之手。
彼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跃升阶段,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
煤炭使用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突出,而海外石油供应又受制于海上航道安全风险,发展天然气成为国家战略首选。
另一边,土库曼斯坦正苦于天然气无处可销,双方需求高度契合。
一场跨越欧亚的合作就此开启。
同年七月,两国签署历史性协议:中方负责建设天然气开采设施及跨国输送管道,土方则承诺未来三十年每年向中国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为保障项目启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率先提供81亿美元融资支持,这在当时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资金。
该款项主要用于加尔金内什气田一期工程建设,涵盖钻井平台、气体处理厂和主干管网等关键环节。
中石油派出顶尖技术团队驻场指导,确保整个系统高效落地并稳定运行。
2013年,南约洛坦区块年产100亿立方米产能项目正式投产,一片现代化工业基地在荒漠中拔地而起。
尽管生产步入正轨,不少西方观察机构仍持怀疑态度。
毕竟这个人口仅六百万的小国,GDP总量有限,背负如此巨额债务似乎难以为继。
他们断言,土库曼斯坦迟早会违约。
然而现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不仅如期偿还,而且是以一种令人敬佩的方式完成履约。
2021年6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公开宣布:全部债务已结清。
副总理沙希姆·阿卜杜拉赫曼诺夫明确表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确认收到所有还款。
一个被视为“边缘小国”的经济体,是如何做到这一壮举的?它的底气从何而来?
提前还清的底气
答案就藏在逐年攀升的天然气贸易数据之中。
自2009年12月首方天然气经管道进入中国起,土库曼斯坦便拥有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市场伙伴。
到2020年,其对华年出口量已达400亿立方米,超出原定额度三分之一以上。
按国际市场均价计算,土方每年由此获得的外汇收入超过百亿美元。
十余年间累计贸易额突破720亿美元大关。
这意味着全国近九成的能源出口都被纳入中国市场体系之中。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始终恪守契约精神,从未利用买方地位压价或施压。
即便在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期间,中方仍坚持按长期合同约定价格采购,保障了土方财政的连续性与可预测性。
这种稳健的现金流,正是其能够按时履约的核心支撑。
截至目前,土库曼斯坦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超3000亿立方米。
据环保专家测算,这些清洁能源相当于为中国种植了39亿棵树木,或让2.46亿辆汽车停止行驶一年。
对于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言,这份贡献无法用金钱衡量。
可以说,这笔合作不仅收回了本金,更为中国赢得了一份额外的价值百亿级“绿色能源馈赠”。
如今,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主要气源正是来自土库曼斯坦。
天然气自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后,穿越千山万水,输往中西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重点区域。
数亿居民的家庭取暖、炊事用能因此变得更加清洁高效。
债务清零并非终点,而是双边关系迈向更高层次的起点。
土库曼斯坦总统在宣布还清债务时特别指出,土中能源合作是“对外开放合作的典范案例”。
随着传统能源合作成果显现,双方正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的协作空间。
土库曼斯坦已制定《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太阳能与风能的目标。
中国企业凭借在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成为其能源转型的重要助力。
这一模式也产生了显著的区域示范效应。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邻国纷纷效仿,深化与中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达28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重要共识: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此举标志着能源合作将从单一商品交易升级为涵盖全产业链的战略协同。
合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油气资源,还将延伸至风能、太阳能、氢能及碳捕集等前沿领域。
目前,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正在加速推进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能力。
与此同时,土库曼斯坦也在推动天然气深加工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大型化工综合体,提升资源附加值。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