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北京怎么样?”我告诉他,北京不只是大,还很有“文化肌肉”。在北京的这场文化交流参访活动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真人实境秀,导演是历史,场景是古迹,而我们,就是那些努力不晒黑的临演。
开营仪式上那场主题为“诗词里的家国情”的讲座,让我差点以为自己在参加“国学小天才”海选,老师用一首诗把“国”与“家”的情感分析得淋漓尽致。随后我们前往首都师范大学,映入眼帘的红砖外墙古朴厚重,看着这所校园我不禁心想,“这里肯定培养过很多能文能武的老师”!抬头看见横幅上“攀登精神”四个大字,我立刻想起昨天在飞机上的场景——当时我费力将沉重的行李举上置物柜,那份咬牙坚持的劲头,不正是新时代里鲜活的攀登精神吗?
下午我们去了天坛,当走到闻名的回音壁前,我早就听闻它独特的声学效果,忍不住想测试一下传闻的真实性,便对着墙壁小声说了句“我肚子饿了”,话音刚落,旁边的朋友就立刻接话:“我也是!”果然名不虚传,确实灵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同仁堂中药文化体验,蜜丸制作的过程好似炼丹一样。晚上,我们走在前门大栅栏步行街,灯光璀璨、气氛美好,要是有人选择在这里告白,那成功率绝对超过八成!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故宫。我们一行台湾青年,在正午烈日下感受古人的生活,每一座宫殿仿佛都在说:“来触摸历史的厚度,感受时光的重量吧!”
随后来到北京大学,走进北大校门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庄严感。参观完孔庙与国子监,我脑中只剩一个字——敬,那种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此次参访的最后压轴行程是夜游亮马河。我们乘船前行,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朋友们在船上开心地拍照,我突然有点感动:不只是因为灯光美,也因为我们在这条文化之河上,一起前行,一起记录青春。
这三天的北京之行,既是一场文化的洗礼,也是一次丰富的青春拼图。我收获的不只是历史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环境下的人进行对话,以及如何在文化中找到情感共鸣。
如果有人问我,这次参访之行值吗?我会说:值!因为我在这里遇见了更大的世界,也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2025年元月起,京彩台湾面向全网发起“京台心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邀请两岸同胞和青年朋友用文字记录京台两地的旖旎风光与人文肌理,梳理京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畅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展现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我们期待与你一同书写“两岸一家亲,京台心连心”的动人故事~
作者 | 台北科技大学台青小凃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