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16z 最新洞察:搜索已死,Agent 正在改写电商逻辑,平台与品牌间分化加剧

0
分享至



在 a16z 最新播客中,合伙人 Alex Rampell 与 Justine Moore 把今天的电商变局归纳为一句话 —— “The Death of Search: How Shopping Will Work In The Age of AI”。

他们表示,公开网络已经被 SEO 驱动的垃圾内容和联盟营销的归因逻辑侵蚀,消费者难以再依赖搜索获得真实的购买信息。而 agent 的兴起正在改写这一格局购物的起点正从“搜索框”转向“agent 对话”。

这不仅挑战了 Google 长期以来作为“GDP 税收者”的角色,也让电商分发、品牌生存与聚合平台的关系发生重构。Costco 这种以信任与会员价值为核心的模式,反而在 AI 浪潮中显现出“免疫力”。

与此同时,聚合平台和单一品牌的分化还在加剧,Costco 这样的模式则因建立在信任与会员价值之上,被视为少数能在 AI 浪潮中保持免疫的例外。

网络充斥垃圾的今天

谈到当下的互联网,首先被提起的不是便利,而是“污染”。在开放网络还处于早期的时候,人们写博客、搭建个人网站,动机往往是出于兴趣和记录。那时即便有广告或推荐链接,也只是点缀。

可随着联盟分成和 SEO 机制的普及,开放网络逐渐变成了另一种景象。“大多数东西都是垃圾,我们也清楚它们是垃圾,但它们是经过 SEO 优化过的垃圾。”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直指今天常见的“十大跑鞋”“最佳吹风机”之类榜单,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评文章,而是为了点击和抽佣而存在的流水线文案。

在这种环境里,开放网络的意义被重塑。内容不再以“真实经验”为核心,而是被激励机制推着,向着“能不能带来购买、能不能赚取分成”倾斜。以往那些以“爱好驱动”的写作者逐渐被外包写手取代。

雇人写一篇看似详尽的榜单,再用 SEO 手段堆上关键词,让它在搜索结果中靠前出现,文章的价值就完成了。至于推荐的跑鞋是否真适合长跑,吹风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已经没人关心。这种激励失配,让网络逐渐充斥着为了变现而拼凑的页面,而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

视频的出现,多少打破了这种失衡。在 YouTube 或 B 站,人们能看到创作者亲自出镜,拿出十双鞋对比,或者摆上五款吹风机逐一试用。视频里往往会直白声明“本内容由某品牌赞助”,而不依赖于暗藏的分成链接。

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披露让信任感更强,而非“点开文章,才发现每一行都埋着跳转”。视频评测因为制作成本更高,也让内容更接近真实:演示不好用的地方、展示失败的样子,往往比纯文字更有说服力。这类内容往往播放量更大,因为共鸣的人多,而观众也能感受到某种“未经修饰”的信任。

然而,视频内容也存在另一个问题:不容易进入传统搜索体系。Google 的搜索仍然依赖于文本,而视频因为缺乏系统性的转录,往往不会在结果中被凸显。一个制作精良、播放数百万的视频,可能只在平台内部流通,而在公共网络的搜索引擎中几乎“不可见”。

这样一来,优质内容和用户的搜索习惯之间出现了断层。有人想要找到真实的跑鞋评测,却只能先被 SEO 优化过的垃圾文章“迎接”,真正有参考价值的视频却沉在另一个世界。

这让人想起了 Consumer Reports。这个创办于上世纪的机构,坚持拒绝广告,完全依靠订阅费来维系运转。它的原则是,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商业动机对结论的污染。那里的测评常常尖锐直白,甚至会明确指出“这台搅拌机有安全隐患,不要买”。这种由独立机构支撑的评测,正是互联网早期理想主义氛围里的延续。相比之下,今天依赖分成链接的测评文章很难保持这种底色。

Wirecutter 的出现,一度被认为是 Consumer Reports 模式的数字继承者。纽约时报收购后,它在读者心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几乎所有推荐的产品,都带有联盟链接,这让人怀疑选择是否带有偏见。当用户发现“为什么每个推荐都能直接跳转到电商网站”,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怀疑:这是客观推荐,还是另一种销售?

亚马逊则在另一端把问题放大。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长期容许“同质产品的分裂销售”。相同的 OEM 工厂,换个包装、贴上新商标,就能在平台上变成一款“新产品”。

甚至连评论体系也能被利用:商家可以把一款拥有数千条五星好评的“石头”商品,换成全新的“加热袜”销售,好评依然留存,用户误以为买的是被广泛认可的好物。平台不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在默许中放大了“劣币驱逐良币”。

因为对于亚马逊来说,卖出更多商品才是目标,至于这些商品是否同质、是否存在刷单和虚假评论,并不在它们的首要考量中。

消费者面对的局面是尴尬的:明明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却难以获得可信的购买参考。想要找真实的评测,要么去挖掘视频,要么依赖少数还在坚持的独立媒体。大多数时候,用户只能被动接受那一套套“为点击而生”的榜单。久而久之,搜索和内容之间的信任关系被削弱。人们不再单纯相信搜索结果,而是学会带着怀疑去比对不同来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AI 工具的兴起被赋予了新的期待。有人提出,AI 能“去垃圾化”,替用户从冗余的垃圾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但问题在于,如果 AI 本身的训练材料大部分来自这些 SEO 优化的垃圾,那么它的总结与归纳也难免会是“垃圾的提炼”。如何解决这一悖论,才是更根本的挑战。


搜索、归因与“GDP 税”的错位

如果说网络垃圾的泛滥是表层,那么在商业层面,更深的矛盾出现在搜索与归因机制上。搜索引擎曾经是互联网最单纯的入口,Google 以“更好的相关性”赢得了用户:在 1998 年,面对数十个同类产品,它通过 PageRank 的逻辑,把被最多网站引用的结果推到最前面,这种学术化的排序方式让体验远超竞争对手。

那时的搜索几乎不涉及商业变现,更多是提供纯粹的信息查询。但随着 Bill Gross 在 Overture 里提出付费竞价排名,Google 把这套模式复制并打磨成熟,搜索变现的逻辑就此诞生。

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在消费支出的最前端征收一笔“税”。每一笔 GDP 中的消费部分,只要通过搜索开启,Google 就能从点击、展示或转化中抽取一个比例。消费者花的钱最终流入了品牌与商家,但中间的一部分始终要被搜索引擎拿走。

这套体系一度被视为“完美的免费 + 付费混合”:大部分无商业价值的查询免费,商业查询则通过广告承载。而广告和自然结果的并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搜索网球拍时,付费结果反而能补充那些没有 SEO 能力的厂商,让选择更全面。

然而,AI 的出现开始撼动这一平衡。ChatGPT 拿走的是 Google 曾经“免费”的部分,比如“某一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是谁”这种信息类查询,用户不再需要搜索,而是直接问 AI。“他们失去的不是收入,而是那些不可变现的查询。”这句话揭示了财务报表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微妙错位:Google 的收入仍在增长,但用户的搜索量却在下滑。换句话说,Google 暂时守住了可变现的“付费”部分,却逐渐失去了用户习惯中的“默认入口”地位。

如果说搜索量的变化还只是表象,那么归因的错位才是真正困扰行业的深层问题。归因逻辑决定了钱最终流向哪里,而当前的“最后点击归因”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陷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往往有复杂链路:可能先在 Reddit 上看到一条经验贴,再被超级碗广告点燃兴趣,随后在 ChatGPT 上确认参数,最后在品牌官网完成下单。可在归因体系中,最后一次点击却拿走了 100% 的“功劳”,这种混淆相关性与因果性的逻辑,把预算导向了并不真正驱动购买的环节。

Honey 这样的插件就是利用了这一漏洞。用户原本已经准备下单,插件却在最后一刻提示“输入优惠码可立减 10%”,并通过重定向插入 cookie,抢走了这次购买的归因。结果是,广告主在财务报表中看到“Honey 渠道增长最快”,甚至以为它是真正拉动销量的关键,却没意识到只是被劫持了价值。

类似的模式从 RetailMeNot 到后来的无数插件和返利网站,都在不断复制。“这其实是盗取,但营销团队却被数据说服,把它当作最佳渠道。”这句话道出了行业的讽刺:归因体系的漏洞不仅养肥了中间商,还让真正创造需求的广告和内容被低估。

AI 的到来只会让这一问题更复杂。未来的购买路径可能变成:用户先在 TikTok 上看到一条穿搭视频,在 Reddit 上求证,在 ChatGPT 上咨询替代方案,最后通过 agent 自动下单。

到底哪一步才是真正的驱动?如果依然沿用“最后点击”的逻辑,归因会变得比现在更失真。商家可能会把所有功劳都算在 agent 平台上,却忽略了背后起作用的广告、社区讨论甚至线下体验。当归因无法正确分配价值时,广告投放的方向就会被误导,进一步加剧“为点击而生”的内容生产。

对于 Google 来说,这也是另一种危机。它长期依赖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搜索即入口”的假设之上,一旦入口被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部分替代,“GDP 税”的征收点就可能被转移。Google 还能维持收入,但已经失去对用户路径的完整把控。AI 工具如果掌握了最后一步点击,就可能取代它成为新的“税收者”。

这一切揭示的共同逻辑是:当归因失真,商业生态必然失真;当入口转移,旧的“税收点”必然动摇。而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让整个搜索和广告的格局,变得前所未有的不确定。

购买类型与 Agent 雏形

a16z 认为,如果把消费行为拉成一条光谱,两端分别是最不需要思考的冲动购买,以及最慎重的重大决策。

冲动购买的典型场景是超市收银台上的可乐,价格不高,需求即时,没有任何研究或比价的必要;另一端则是买房、婚礼场地或汽车,这类消费金额占据个人收入的相当比例,用户必然会亲身体验、反复确认,甚至寻求专家的意见。

“冲动和重决策的两端,AI 都很难完全替代。”一端没有研究环节,另一端过于复杂和重要,需要面对面的信任。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位于中腰部的消费:一只结实耐用的旅行包、一张合适的沙发、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这些商品价格不算高到必须线下确认,但又需要在尺寸、口碑、耐用性和价格之间做权衡。

过去,用户可能要在 Reddit 论坛爬楼,看无数视频,再在比价网站上反复查询。如今,AI agent 的可能性在这里显现。AI 能替用户“跑腿”:阅读帖子、筛选视频、综合反馈,然后在用户定义的条件下做出推荐。如果推荐结果可以直接与购买入口打通,这一链路就能闭环。

这种 agent 化并不是未来的幻想。Camel 的价格提醒就是最早的雏形:用户告诉系统目标价格,它每天监控商品,一旦跌破,就推送提醒。用户拿到信息后几乎必然会下单,这其实已经是半自动的消费。“如果把提醒变成自动执行,闭环就完成了。”

从通知到购买,用户意愿早已存在,AI 只是把动作代劳。更重要的是,AI 可以同时接管比价、返现、优惠券乃至信用卡权益的最优选择,过去需要精打细算的繁琐步骤,被一键完成。

进一步拆解,还能从是否存在标准编码切入。UPC 或 SKU 的存在,让商品天然适配比价逻辑。洗衣液、耳机、数码配件,这些都有明确编码, agent 只需比对全网,找到价格和物流的最优解。

过去“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人,宁愿直接在亚马逊下一单;“金钱比时间更重要”的人,则会手动去找返利、找优惠券。现在,AI 把“金钱敏感型”的复杂操作简化成“是否愿意省钱”的单选题。选择省钱,剩下的动作就由 agent 完成。

没有 UPC 的品类则是另一种情况。比如定制尺寸的吧台椅,或者需要个性化匹配的自行车,它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编码来识别。用户的决策逻辑更多依赖“看起来是否合适”, agent 也只能在推荐维度做辅助,而无法完成自动购买。

这就是为什么 Wayfair 这样的公司能在家具市场找到空间:它卖的不是 SKU 统一的标准件,而是难以通过编码比价的家居品类。AI 的作用在这里更像“研究助手”,而不是“执行官”。

这也解释了购买链路的层级差异:冲动购买靠内容种草和情绪刺激,重决策靠线下体验和专家意见,中腰部则留出了最大空间给 AI。无论是定价提醒,还是 SKU 比价,AI 在这一层的作用都是降低摩擦,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直接送到“以最优条件买到”的终点。它既不会帮你决定潮流,但能保证你买得更快、更便宜、更安心。

而这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时间敏感度。有人更看重“次日必达”,有人则愿意等五周换取 30% 折扣。AI agent 能基于用户画像,动态平衡时间与金钱,把选择自动化。对用户来说,这就像是一个被外包的思考过程:只要把偏好交给 agent ,购买就能以最优解完成。

聚合者与品牌的分化

回顾过去十年,电商行业的赢家几乎清一色是聚合平台。Shopify 提供搭建工具,亚马逊则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它们吸收了所有新兴品牌的增长,却把真正的利润留在自己手里。

相比之下,那些靠单一爆款起家的 DTC 品牌,如 Casper、Allbirds、Glossier,起初风头无两,却很快陷入同质化泥潭。大多数品牌并不掌握生产环节,而是从 OEM 工厂直接贴牌,差别只在营销与买量。

一旦品类被证明有利润,后来的竞争者会直接跑去源头工厂,以更低价格推出几乎一样的产品。品牌的壁垒很快消失,沦为“买流量—卖商品”的单循环。

耐用品尤其容易暴露这种问题。床垫五年甚至十年才需要更换,Casper 需要不断寻找新客户,复购率极低。而最初代工的工厂,早已把同款床垫卖给上千个其他渠道,价格更低,选择更多。

少数能活下来的品牌,往往把产品与订阅或服务绑定。例如,家用摄像头附带云端存储,就算硬件同质化严重,依然能通过长期服务锁定用户。可这种模式毕竟是少数。当产品没有差异、服务不可持续时,聚合平台就成了唯一赢家。

AI 的出现,并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格局。 agent 可以帮用户做研究、比价、下单,但它无法“制造潮流”。一双鞋为什么流行,从来不是算法决定的,而是源于社交场景:Bama Rush 的视频里,成百上千女孩同时穿上同一款鞋,潮流由此形成。

AI 能做的,是在用户决定“我也要买”之后,帮助他找到价格最优、配送最快的购买路径。换句话说,AI 强化了聚合者的优势,却没有赋予单一品牌更多护城河。

在这样的背景下,Costco 反而成为一个“免疫样本”。它的盈利模式和亚马逊截然不同: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会员费,商品销售本身只求覆盖成本 —— “如果一件商品毛利过高,就会被下架,因为这会伤害会员价值。”

这条铁律保证了 Costco 的商品池里几乎没有劣质货。热狗 1.5 美元几十年未涨价,烤鸡成本上升时,Costco 干脆自建养鸡场。甚至连自有品牌 Kirkland,也能在品质上和知名品牌正面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Costco 是极少数能提供长期信任的零售商。

这种信任的价值在于,它让 Costco 在任何时代都能独立存在。互联网让“地理优势”消失,DTC 品牌迅速被模仿,亚马逊以“海量与低价”取胜,但 Costco 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把信任感转化为不可替代的护城河。用户甚至不需要比价,只要商品出现在 Costco 的货架上,就相信它值得购买。在充斥“垃圾内容”和“劣币驱逐”的市场里,Costco 维持住了“可信赖”的少数派地位。

这也说明,AI 虽然会重构消费路径,但并非对所有模式一视同仁。聚合平台可能因为 agent 介入而失去部分广告收入,因为用户入口被转移;单一 SKU 品牌则更难突围,因为它们缺乏长期护城河。相对的,像 Costco 这样把盈利绑定在会员价值上的企业,反而天然具备“AI 免疫力”。 agent 能替用户下单,但它无法替代那份跨越几十年的信任。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变化同样会在商家端展开。当 AI agent 成为主要购买角色,网站需要为“机器买家”优化:商品数据必须结构化,优惠条款需要透明化,支付接口要允许自动结算,物流承诺要以可验证的形式暴露。换句话说,当“买方 agent ”批量出现,整个商家基础设施都要重构,以适应不再“浏览网页”的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出现新的创业机会。有人会专门为 agent 优化页面,有人会开发金融接口和风控方案,有人会建立专门的“ agent 友好型”电商平台。消费者侧的变化只是表面,更深的震荡会在商家侧涌现。

精选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史政先锋
2025-09-19 18:38:50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5:09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01:39
新剧上映仅9天,全智贤辱华言辞被全网抵制!网友:滚出中国市场

新剧上映仅9天,全智贤辱华言辞被全网抵制!网友:滚出中国市场

白面书誏
2025-09-19 19:09:16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史政先锋
2025-09-19 13:38:52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文雅笔墨
2025-09-19 13:25:24
卢伟冰首发对比小米 17 Pro 和苹果 iPhone 17 Pro 真机

卢伟冰首发对比小米 17 Pro 和苹果 iPhone 17 Pro 真机

IT之家
2025-09-19 19:43:17
大快人心!翟欣欣被判12年,曾敲诈千万逼死前夫,对方已去世8年

大快人心!翟欣欣被判12年,曾敲诈千万逼死前夫,对方已去世8年

180视角
2025-09-19 11:35:26
妈妈缝了个“耐克”书包,获赞千万!耐克回应被赞:顶级公关!

妈妈缝了个“耐克”书包,获赞千万!耐克回应被赞:顶级公关!

公关界的007
2025-09-19 12:14:37
邓超等演员失联被公示,最新回应!

邓超等演员失联被公示,最新回应!

大象新闻
2025-09-19 08:05:05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53:50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9 11:05:36
三镇主场崩盘2-5溃败!近11轮仅1胜 河南4轮不败 阿奇姆彭2射1传

三镇主场崩盘2-5溃败!近11轮仅1胜 河南4轮不败 阿奇姆彭2射1传

我爱英超
2025-09-19 21:42:26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沧海旅行家
2025-09-19 21:15:47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农妇“辱骂”法官,10万罚款撤销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9 15:57:40
松下新型电池技术将为特斯拉Model Y提供450英里续航里程

松下新型电池技术将为特斯拉Model Y提供450英里续航里程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4:51:02
刚刚,华为鸿蒙6.0 正式开启, 新界面长这样!

刚刚,华为鸿蒙6.0 正式开启, 新界面长这样!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5:43
特朗普计划重新夺回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硬扯中国,外交部回应

特朗普计划重新夺回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硬扯中国,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5:30:07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极目新闻
2025-09-19 16:29:45
2025-09-20 00:59:00
有新Newin incentive-icons
有新Newin
分享前沿科技资讯与商业洞察
478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教育
艺术
旅游

魔兽世界:封号潮持续,超3万账号被封禁,玩家却开始吐槽了起来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教育要闻

外国新闻史重点背诵清单。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