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又将禁酒令加强了!
根据新规,从11月8日起,在酒吧、酒馆等场所法定时间外喝酒要被罚1万泰铢(约2233元人民币)。
但魔幻的是,泰国至今对大麻仍保持“暧昧态度”——尽管2025年1月曾计划重新管制,但截至8月,卫生部仍允许民众在通知政府后合法种植大麻用于医疗。
这波“不禁叶子禁酒令”的操作,让网友直呼:“泰国这是分不清大小王的节奏?”
一、禁酒令升级:从商家到消费者的“双向锁喉”
泰国的酒类管制本就是东南亚最严,此次《酒精饮料控制法》修正案直接把枪口对准了消费者。
根据规定,午夜到上午11点、下午2点到5点,商家不得卖酒,顾客也不能喝酒。一旦违规,商家最高判6个月监禁,顾客直接罚到肉痛。更绝的是,连便利店门口喝酒都可能被罚1000泰铢,泰国网友惊呼:“现在喝口小酒比做贼还刺激!”
这还没完,泰国对酒类的“全方位围堵”堪称教科书级别:
节日禁酒:三宝佛节、守夏节等宗教节日全泰禁售酒精,外国人也不例外;
网络禁酒:在Facebook、Instagram发酒瓶照片,直接罚款没商量;
广告禁令:任何鼓励饮酒的广告都被严令禁止,连超市酒柜都得贴上“禁令锁”。
二、大麻合法化:从“药用”到“灰色地带”的失控狂奔
相比之下,泰国对大麻的态度堪称“宽松到离谱”。自从2022年泰国成为亚洲首个将大麻合法化的国家之后,允许种植、交易和食用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2%的大麻制品。尽管名义上仅限医疗用途,但实际执行中却漏洞百出:
娱乐化泛滥:曼谷、清迈街头涌现近8000家大麻商店,从饼干到饮料,甚至冰淇淋都被掺入大麻;
青少年遭殃:2022年合法化后,18-19岁青少年吸食大麻比例从1%飙升至10%,因大麻引发的心理疾病患者增加68%;
执法困境:警方坦言,很多大麻案件根本无法界定是否合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讽刺的是,尽管2025年1月计划重新将大麻列为麻醉品,但截至8月,卫生部仍在推进《大麻法案》,允许民众在家种植大麻用于医疗。有网友调侃:“泰国这是在用大麻税补贴禁酒损失?”
三、旅游业“冰火两重天”:禁酒令让商家哭晕,大麻店笑开颜
新规一出,泰国旅游业彻底分裂:
酒吧老板欲哭无泪:芭堤雅夜间娱乐业协会会长透露,今年景气本就是20年来最差,禁酒令恐让酒吧、夜店收入再砍30%。有商家无奈表示:“现在只能卖无酒精饮料,顾客喝完就走,连小费都没了。”
大麻产业赚得盆满钵满:合法化后,泰国大麻年销售额突破400亿泰铢(约11亿美元),曼谷一家大麻咖啡馆老板直言:“晚上10点后,客人全来买大麻饼干,比卖酒赚多了!”
不过,这种“畸形繁荣”也在反噬泰国形象。中国驻泰使馆多次提醒游客:吸食大麻回国后同样违法,曾有游客因误食大麻冰淇淋尿检阳性被拘留。
四、争议背后:公共卫生vs经济利益的艰难博弈
联合国多次批评泰国大麻政策,称其“助长亚洲毒品泛滥”,泰国此次禁酒令或为换取国际支持的“投名状”。但也有法律专家指出,同时存在大麻合法和禁酒令,本身就是对法律体系的嘲讽。
泰国的困境,早在100年前的美国就上演过。1920年,美国曾颁布禁酒令,试图通过立法消灭酒精,但结果却催生了黑帮走私、地下酒吧泛滥,犯罪率反而飙升30%。最终,禁酒令在1933年被废除,成为美国宪法史上唯一被推翻的修正案。
如今的泰国,似乎正在重蹈覆辙:禁酒令催生了“偷喝文化”,有人在酒店房间藏酒,有人用饮料瓶装威士忌;而大麻合法化则让毒品滥用失控,甚至出现青少年“以大麻代酒”的现象。
泰国的“不禁叶子禁酒令”,怎么看都让人啼笑皆非,当其一边用叶子和酒令招揽生意,另一边却又试图用禁令解决社会问题时,却往往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正如美国禁酒令证明的,真正的文明进步,从来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如何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最合适的支点。
本文来源:RT、曼谷邮报、天眼新闻、央视网新闻、光明网、环球国际、南方周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