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诗选刊》,作者姜超
人间路与客居情
—— 评北乔诗集《大地上的星辰》
姜 超
《大地上的星辰》
北 乔 著
作家出版社
诗集《大地上的星辰》(作家出版社 2025年5月版)册页山河,满含作者北乔半生身飘天涯的旅思,那些诗篇始终与山水谈心,和时间对话,雅致深情,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座丰饶富赡的印象库。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曾说过:“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北乔近十年来诗心丰沛,游荡的脚印排向东西南北,但始终萦绕故乡、亲情等母题,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知觉艺术化,诗情充盈着一腔激越与沧桑。
黄遵宪云:“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北乔撷取生命中的八个地理空间,对朱湾村、弶港农场、徐州、上海、南京、哈尔滨、北京、临潭县的物事与人事,念兹在兹,成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回响。北乔游走四方的故乡书与他乡志,在岁月精深中交织缠绕而不可名状。他的诸多诗篇描述一段段移植异乡并迅速扎根的过往,或拾物自富,或暗夜静思,壮年低语说故乡诉衷肠之思溢满纸间。这些诗作既有素朴的诗,又颇多感伤的诗,融合席勒论说的情感类型。提及朱湾村、弶港农场,北乔内心如天心明月,美好的情绪如神驹照夜白跑过;表达如斯情感,素朴的风格自然而然从北乔的诗笔下顺滑而生。北乔写故乡的诗走心入脑,笔端琐屑但生意弥漫,眼观自然万物而圆通无碍。他顾念着故乡的一切美好,于观侨取象中始终忆恋原初、原点,试图留住流逝的“曾在”。抛除此在是何种境况不论,北乔如采蜜之蜂,从千万朵花上撷取精华。河流、小桥、晒场、棉花地、村庄……到熟悉的世界探寻以上物象,北乔要表现瞬间的诗思,常常捕捉内心的本能反应,此觉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巧妙将细小的生命与伟大的天命相关联,让诗意“在神圣之夜走遍大地”。
较为浅表的农业生活,使得北乔并不是农业文明的遗民,以“农业”为描写对象的故乡,仅仅是不可信托的白日梦。对时代之纷扰,看麦子的北乔除了心绪如潮,该当如何,又能怎样?感伤的基调不可避免地覆盖北乔诗歌的四野。北乔一些诗作的婉转低回,这些面对人生的追求与热望而不能实现时产生的喟叹,似轻烟一般萦绕于心。譬如诗作《所见非所得》铺陈了人到中年的诸般惶惑,否定之否定和再确定的人生历程,北乔的复杂愁绪无法在“城内”得到消除,必须转向“城外”,他选择排遣寂寞的方式是向万物致意。这些无疑是感伤的诗。“终于,把自己走成了一把钥匙/现在的我,为寻找锁而奔忙” (《在尘世的拐角处》)。这不单是对“乡愁何寄”的描摹,更是诗人满腔“乡悲”的写照,还乡诗学努力终不敌现代化的涂抹。
在《曾经,以及现在》一诗中,北乔写下“奔向远方的人/一点点掏空村庄/那熟悉的云朵之下,成了故乡”。虽时常出现空村、空屋等凋敝意象,北乔每时每刻尚想着诗意还乡:在时间表现上,他借用怀旧来挽留过去愉快事物的美好记忆。从乡愁的主体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种原乡情结会越来越强烈。在空间上,则生成“恋地情结”,唯故乡才是最美丽的。之于岁月,记忆与遗忘是其抛给人们的唯二选项。美好或痛苦的生命细节,常常触发记忆的媒介。遗忘是人类自毁程序的重要构件之一,它让漫长的生命晦暗无比。北乔始终在对抗遗忘,正是诗歌的起点,也包孕着诗歌的意义。遗忘造成痛苦,而痛苦使生命光辉,一旦被北乔所记,就拥有了别样的意义。
北乔的写诗发端于中年挂职的甘肃省临潭县,诗情仿佛突然开启的啤酒瓶喷涌而出。北乔一路上披荆斩棘,身后是平远的世界,而追随其影,我们最终看见的是高远、深远的绝色。他所感知的,他所经历的,化作诸多篇什,均系他耐心、勤勉与灵敏所得。一首诗歌的空洞乏味,首先是语词的陈词滥调,继之则是诗人无法抛出新颖的想象、新奇的表达、新异的感觉。北乔涉足多个艺术门类和文学样式,深邃的艺术理解色授魂与的是诗意与诗艺的双赢——在让事物显形时,艺术是手段;赋予描述的事物以意义,艺术就是目的。大抵情况是,当北乔想要彰显山川之美时,谋篇布局就是一种容纳天地的艺术手段;而当北乔欲寄托空山寻大道时,诗歌则是涵养精神的艺术目的。工夫在诗外,这无须争辩,而“结果在内心”则是生成诗意的原动力。内心是北乔唯一自在永在的“神”,修为始终是写诗之前最重要的准备。运笔多年的北乔诗歌广泛借鉴了摄影、小说、散文的优长,用以弥补诗歌文体的短板(或扩充诗歌的艺术空间)。窃以为,他的诗作于诸多文类、艺术样式而言,乃异质同构的关系。
“每到一地,我喜欢写首诗。我从不认为我写的是行吟诗。进入写诗状态时,我总要在山水景物之中找到我,并建立一种对话。如此,我写的不是行吟诗,也非山水诗,而是我自己。”北乔的夫子自道可见其心迹。北乔的诗歌写作仿佛开启了“对话式思维”,即以自由、开放、互动的姿态,深入命题的高度、深度、广度、锐度,通过高质量的“对话”,确定事实、接近真相、深入本质。“在所有的听众后面”真心寻找“唯一的听众”,优秀诗歌从来走在不断寻找未知的途中。
诗人要有“感受音乐的耳朵,高于形式美的眼睛”。多年来,北乔坚持全身心探入自然世界的诗性探索,乐于旷野寻芳、追寻天地万物一体之“大美”,这须启动心智来调停与承载意义,如华兹华斯所说“无法赋给(意义)的智心/将无法感应外物”。诗人唯有做一个神秘的“发现者”,做一个对神秘事物的“命名者”,他的诗才能释放光芒而朗照黑暗的生活。
“天地间不再有声音,只有心跳/在高原上翻滚/打开一本有关生命与灵魂的书。”《聆听青稞拔节的声音》一诗的抒情主体仿佛入定,北乔让物与物融通,荡涤心灵中的尘埃,故而有动人的诗句。北乔的诗作提示读者,欣赏山川风光要有闲情,要有情趣。这里的“闲情”和“情趣”,是有其积极内容的。所谓的闲情,对身处边地的北乔来说,不需要高额的物质成本,甚至不需要艰苦的修行就可确证,因为那是自然的赋予。
作为唯美主义者的北乔摄影作品用心精到,而写诗的他遣词造句之间,主要是为了在山水风物中追溯到一种自适其心的内心生活。宗白华说:“诗者,天地之心,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山水可悟道,也可怡情,北乔的观察充分敞开灵府,才能胸次山河。故此,风景既是北乔写诗的目的,也是手段,而风景里的人是北乔写诗的最终目的,而非手段,否则风景的人文性、当代性毫无意义。
北乔写诗初时略显高蹈,但很快找到了减法写作的真谛——对文学艺术作品涉及显现的形式、形式的出现,有冷暖自知的艺术直觉。写诗十年的北乔正在竭力减少一些艺术上的预设,“慢品人间烟火色”,让自己的诗作似水流动,与周遭随物赋形。北乔不光茗边漫兴,还坚持赤身打铁,在生活的现场让铁花四溅,通过诗歌创作上演着一场场美学盛宴。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大地上的星辰》
北 乔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诗选刊》2025年09期
作者:姜超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