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天军预警机的现代化进程再次遭遇停滞——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宣布,推迟就A-50预警机启动量产事宜作出决策。这一消息由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总设计师兼副总经理谢尔盖·科罗特科夫(Sergey Korotkov)在接受塔斯社(TASS)采访时披露。据科罗特科夫表示,该集团目前尚未做好推进大规模生产的准备。
“现阶段尚未就A-50的量产作出决定,”他指出,“只有在当前各项研发工作全部完成后,才会最终确定量产计划。”目前,A-50的多款机载系统仍在测试阶段,在这些系统达到规定性能标准之前,量产计划将持续搁置。
A-50预警机源自苏联时期的设计,多年来经过多次升级改造,是俄罗斯空天军的主力空中雷达平台,其定位与美国空军的E-3“望楼”(Sentry)预警机相近。然而,该型机的发展面临两大根本性挑战:
其一为技术层面的挑战。受国际制裁与出口限制影响,俄罗斯在获取A-50预警机雷达及电子系统所需关键零部件时遭遇越来越大的困难,这直接制约了该机载任务系统的研发进程。
其二为作战理念层面的挑战。乌克兰冲突暴露了A-50预警机作战模式的固有缺陷。与西方同类型预警机相比,俄罗斯A-50在有争议的空域(即对抗激烈的空域)中的生存能力十分有限。这类大型雷达飞机已成为高价值打击目标,尤其容易受到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攻击。
俄罗斯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之初,具备执行任务能力的A-50预警机数量本就有限,此后该机型机队更是遭受严重损耗。2024年,乌克兰方面利用防空系统成功击落2架A-50;另有3架A-50在无人机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空军基地的袭击中受损,受袭基地包括白俄罗斯的马丘利什奇基地和俄罗斯的伊万诺沃基地。此外,有报道称,位于俄罗斯塔甘罗格、负责A-50预警机生产与维护的别里耶夫飞机公司(BerievAircraftCompany)也遭到一次单独袭击。
科罗特科夫强调,预警机对于军事行动而言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雪上加霜的是,A-50预警机已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与新型预警机系统竞争。西方预警机不仅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俄罗斯产品,就连中国等新兴国家推出的预警机系统,如今也具备更现代化的性能,且更适合对外出口。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表示,目前仍在持续推进机载系统达标工作,但尚未公布相关工作的完成时间表。在这些工作取得成功之前,俄罗斯空天军预警机机队的未来命运仍不明朗。
【小编毒舌】根据简氏防务此前的数据,俄罗斯在俄乌战争前约有9-10架现役A-50系列预警机,其中约7架为现代化升级的A-50U型号。这些飞机是苏联时期设计的改进型,基于伊尔-76运输机平台,主要用于空中预警和指挥控制,是俄军空中力量的核心节点。但战后已经被击落或者在地面损失5架,因此目前已经很难维系其前线的预警任务。如今UAC的声明直接给现役的预警机“绝了后”——这可真是后继无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