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有美国议员提出极端言论,声称若中国停止向美国供应稀土资源,则应禁止中国民航客机在美国境内降落。
2
与此同时,中国再次调整其美债持仓结构。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7月,中国就减持了高达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3
美议员: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4
美国对稀土资源的担忧早已根深蒂固,并非一时兴起的情绪反应。
5
近年来,由于担心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美方始终对中国主导的稀土产业链保持高度警惕。
6
9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议员约翰·穆勒纳尔向特朗普政府建议采取强硬手段——一旦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至美国,便立即叫停所有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在美国着陆。
7
这一提议看似展现出强硬姿态,实则暴露了战略短视与缺乏全局考量的问题。
8
此类措施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双输策略,既无法保障自身利益,又极易激化矛盾。
9
倘若美方执意推行此类政策,不仅将招致中方强有力的反制回应,更可能直接切断自身的稀土进口通道。
10
在当今高科技产业体系中,稀土元素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11
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技术,再到国防军工系统,美国多个核心领域均严重依赖稀土材料的支持。
12
一旦失去来自中国的稳定供应,美国本土电子制造业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局面。
13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流程或将陷入停滞,进而影响整机装配与产品迭代。
14
这不仅会削弱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还可能动摇其在全球科技版图上的领先地位。
15
此外,在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稀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16
无论是风力发电机中的永磁体,还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组件,都高度依赖高性能稀土磁材。
17
若稀土供给受限,美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整体规划将遭遇重大阻碍。
18
不仅难以达成既定减排目标,相关产业链还可能因产能萎缩而大规模裁员,造成显著经济损失。
19
更为关键的是,现代军事装备的发展也离不开稀土技术支持。
20
美国先进导弹的精确制导系统、高性能雷达装置以及隐形战机的传感器模块,均需依靠特定稀土元素维持运作效率。
21
一旦供应链中断,美军武器系统的升级维护和战备状态都将受到深远影响。
22
尽管美国本土蕴藏一定量的稀土矿产,但其勘探开发能力远未达到高效商用水平。
23
复杂的地质构造增加了开采难度,同时严格的环保法规进一步抬高了运营成本。
24
而在稀土精炼与深加工环节,更是暴露出美国工业体系的重大短板。
25
相比之下,中国经过数十年积累,已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
26
我们具备将原始矿石转化为高纯度、多功能稀土功能材料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
27
即便美国能够勉强完成初级开采,仍不得不将粗加工产品运往中国进行提纯处理。
28
因此,穆勒纳尔所提出的所谓“制裁方案”,非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使美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29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行为,正在对美国财政状况及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30
中国减持美债257亿美元
31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官方统计,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减少257亿美元,总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32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国债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较强的流动性以及被广泛认可的安全属性,成为中国外汇储备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在我国央行持有的美元资产中,美债占比长期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34
然而近年来,这一投资逻辑正逐步发生转变。
35
自2022年4月起,中国持有美债总量已连续多年低于1万亿美元,且整体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36
具体来看,2022年全年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亿美元,2024年前七个月累计减持573亿美元。
37
仅今年7月份单月减持额即达257亿美元,反映出决策层对外汇资产结构调整的坚定方向。
38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折射出多重深层次动因。
39
近年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4月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
40
利息支出占年度税收收入的比例已达四分之一,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41
为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增发货币进入市场。
42
此举虽短期内缓解了金融压力,但也导致美元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43
当通胀水平超过国债收益率时,意味着实际购买力正在缩水,外储资产面临隐性贬值风险。
44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疲软,居民消费意愿低迷,就业数据波动频繁。
45
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出口能力受限。
46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仍依赖不断印钞来维持公共开支和债务循环。
47
这种做法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形成“印钞—通胀—贬值—再印钞”的恶性循环,实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财政摆烂行为。
48
作为主要债权国之一,中国自然需要重新评估持有美债的风险与回报。
49
当前,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50
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货币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57.4%下滑至新低水平。
52
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频率不断提升,跨境结算范围持续扩大。
53
在此趋势下,中国主动调整美债持仓,正是顺应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积极举措。
54
此外,中美之间复杂的经贸关系与地缘政治博弈,也是推动减持的重要因素。
55
近年来,两国贸易摩擦频发,美方屡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56
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关键技术领域,美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与出口管制。
57
在此情形下,减持美债不仅是优化资产配置的理性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战略层面的平衡手段。
58
某些美国议员企图通过威胁民航航线的方式,逼迫中国继续提供稀土资源,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可言。
59
它不仅损害中美之间的正常航空往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还极有可能触发中方更强硬的反制机制。
60
最终结果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61
而中国减持美债,并非简单的财务调整行为,而是融合了宏观经济判断、金融安全考量与国际战略定位的综合性决策。
62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中国将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持续优化布局。
63
未来,我们将以更加稳健、多元、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64
65
6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