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截至当前,全球范围内仍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极为有限,地处中美洲的危地马拉便是其中之一。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长期采取对华强硬姿态的小国,竟在2023年选举中产生了一位被外界称为“亲华总统”的领导人,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2. 危地马拉坐落于北美洲南部,毗邻太平洋与加勒比海,国土面积约为10.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部分省份的规模,地理上属于典型的中小型发展中国家。尽管体量不大,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某些立场却显得格外突出。
3. 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该国总人口尚未突破两千万大关。这样一个资源有限、市场狭小的国家,近年来却频频在涉华议题上展现高调姿态,甚至多次参与不利于中国利益的外交行动,令人不禁质疑其背后动因。
4. 然而,2023年的总统选举结果似乎带来一丝转机——贝尔纳多·阿雷瓦洛以主张改善对华关系的姿态赢得大选,并于次年正式就任总统职务,一度让外界猜测中危关系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5. 面对这个一贯奉行亲美疏华政策的国家突然出现“亲华信号”,人们纷纷提出疑问:为何危地马拉会选出这样一位候选人?这位被称为“亲华总统”的人物,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策略性表态?
6. “亲华总统”
7. 2023年,当贝尔纳多·阿雷瓦洛胜出总统选举时,不少观察者感到震惊。毕竟在此之前,危地马拉始终在美国影响下维持着对台所谓“邦交”,并对大陆采取冷淡甚至排斥的态度。
8. 这个在国际舞台上几乎鲜有人知的中美洲国家,究竟凭借何种底气持续进行反华操作?其外交选择是否真正符合本国长远利益?这些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9. 贝尔纳多·阿雷瓦洛于2023年赢得总统职位,并于2024年1月正式履职。值得注意的是,“亲华总统”这一称谓带有明显引号,原因在于他只是在竞选期间频繁释放愿与中国建交的信号,才获得此标签。
10. 实际上,衡量一国是否真正亲华,不应仅看言论,更应关注实际行动。尽管阿雷瓦洛多次公开表示希望深化与中国合作,但在其执政长达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两国依旧未实现建交,所谓的“亲华”承诺至今停留在口头层面。
11. 在一个长期追随美国脚步、对华保持距离的政治环境中,阿雷瓦洛打出“亲华牌”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他的竞选纲领强调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机遇,指出过度依赖美国已无法满足本国发展需求。
12. 他认为,遏制中国不仅无助于本国经济增长,反而可能错失重要合作伙伴。这种观点在当时被视为打破传统外交思维的一股新风潮。
13. 可现实情况却是,阿雷瓦洛执政后的实际举措与其竞选宣言存在显著落差,呈现出明显的言行不一特征。表面上倡导对华友好,实质上仍延续原有外交惯性。
14. 更为关键的是,危地马拉至今仍是台湾地区少数 remaining 所谓“邦交国”之一。阿雷瓦洛上台后虽有推动与中国经贸交流的动作,但并未中断与台湾的官方往来。
15. 尤其在今年6月,阿雷瓦洛亲自赴台会见赖清德,并明确表达愿意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新高度”。此类举动无异于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底线。
16. “提升到新水平”的表述极具暗示性,意味着危地马拉不仅无意终止与台湾的联系,反而有意进一步巩固这种非正常关系,充分暴露其外交立场的真实倾向。
17.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迅速作出回应,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敦促有关国家正视现实,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符合国际法和基本准则的正确抉择。
18. 显然,阿雷瓦洛借“亲华”口号赢得选票之后,其执政行为并未体现真正的对华善意。这提醒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必须坚持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则,切勿被表面话语所迷惑。
19. 生平履历
20. 阿雷瓦洛在参选初期高调宣扬对华友好理念,但在一个根深蒂固亲美反华的社会背景下,仅凭几句亲华言论就能成功当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1. 毕竟危地马拉数十年来一直依附美国主导的体系,突然出现一名“亲华派”领袖,若无深层社会基础与政治资本支撑,极难获得广泛支持。
22. 阿雷瓦洛早年曾担任中左翼政党成员,虽出身政治世家——其父为何塞·阿雷瓦洛,上世纪中期曾任危地马拉总统并推行改革,享有较高声望——但他本人在政坛影响力相对有限。
23. 相较于父亲深受民众爱戴的形象,贝尔纳多·阿雷瓦洛在参选前并不具备足够的公众认知度与政治号召力。
24. 他于1958年出生于乌拉圭,因父亲卸任后流亡南美多国,直到十五岁才随家人返回祖国定居。此后通过自身努力,先后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取得社会学学士学位,并在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深造,获得哲学与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
25. 学术背景为其从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家庭熏陶,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外交部工作,曾派驻以色列与西班牙,积累了丰富的外事经验。
26. 2015年,阿雷瓦洛联合一批知识分子创建名为“智囊团”的政策研究组织,后逐步演变为“种子运动”政党,并以此为平台参与全国大选。
27. 他正是以“种子运动”候选人身份参选总统,并最终胜出。其成功并非单纯依靠亲华言论,而是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继承父亲遗留的政治情感资产;二是精准把握国内民生痛点。
28. 阿雷瓦洛将竞选重点聚焦于打击腐败、促进就业等国内议题,直击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事实证明,他在执政后确实加大了反腐力度,推动司法透明化改革,使得部分贪腐案件得以查处,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29. 然而,此前喧嚣一时的“改善对华关系”承诺,则逐渐被边缘化。虽然允许更多中国商品进入市场,也鼓励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但始终回避建交这一核心问题。
30. 本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双重策略:既想拓展中国市场获取经济红利,又不愿切断与台湾的传统联系,试图在中美之间维持微妙平衡。
31. 这种既要又要的外交取向,反映出其执政团队在战略选择上的犹豫与投机心态。“亲华”更多是一种竞选工具,而非根本性政策转向。
32. 结语
33. 不论阿雷瓦洛在竞选期间如何高呼“与中国建交”“深化合作”等口号,其执政后的实际行动已清楚揭示真相:迄今为止,危地马拉仍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34. 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嘴上说着要发展对华关系,行动上却继续深化与台湾互动,甚至公开站台支持分裂势力,这种做法严重违背国际共识。
35. 阿雷瓦洛试图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既想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又不敢触怒美国或放弃台湾提供的政治回报。这种骑墙式外交注定难以持久,也终将受到历史检验。
36. 因此,判断一个国家或领导人是否真正亲华,不能只看其宣传口径,而应深入考察其政策走向与具体作为。唯有行动,才能定义诚意。
参考:
环球人物:阿雷瓦洛赢得危地马拉总统大选,曾承诺与中国建交 2023-08-21环球时报:危地马拉声称愿将与台关系提至新水平 外交部:奉劝有关国家认清大势 2025-06-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