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闻仲那可是响当当的厉害角色。他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金灵圣母的得意门生,手中一对雌雄鞭能碎山裂石,胯下墨麒麟日行千里,一身修为深不可测;在殷商朝堂,他更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的定海神针。可你知道吗?就这么一位神通广大的主,去打个北海,居然整整耗费了 15 年的光阴。这北海,究竟藏着啥猫腻儿,能让闻仲如此头疼?
要解开北海的谜团,得先从一场改写天地格局的上古大战说起 —— 那便是巫妖大战。彼时的天地,是巫族与妖族二分天下的时代:巫族以十二祖巫为尊,掌控大地、水火、风雨之力,能移山填海,肉身堪比先天灵宝;妖族则以帝俊、东皇太一为首,坐镇天庭,统御四海八荒的飞禽走兽,手中河图洛书、混沌钟等法宝更是能定乾坤、镇鸿蒙。
可两大族群为争天地主导权,最终爆发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厮杀:祖巫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塌地陷;东皇太一为护妖族根基,燃尽元神催动混沌钟,最终陨落于战场;帝俊在乱军中被巫族围攻,身死道消;十二祖巫也只剩少数人残喘,巫族自此一蹶不振。
大战落幕,曾经威风凛凛的妖庭分崩离析,幸存的妖族残部成了无家可归的 “丧家之犬”。他们不敢留在天庭附近 —— 毕竟新的天庭已由鸿钧道主钦点的玉皇大帝重建,麾下天兵天将众多;也不敢去中原腹地 —— 那里是人族的聚居地,且阐教、人教的势力早已渗透;思来想去,唯有北海那片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成了他们的藏身之所。
北海可不是寻常地方:常年冰封千里,海面飘着能冻住修士元神的 “玄冰雾”,海底更藏着无数上古遗留的秘境,阴气浓郁得能滋养妖族修为;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三界核心势力,适合蛰伏。
就在这些妖族残部隐忍了数千年后,北海出了个叫袁福通的诸侯,成了点燃叛乱的 “导火索”。他联合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起兵反商,为了得到北海妖族支持,答应待成功后为其划分更多的地盘。双方一拍即合,而袁福通占领的地盘也与日俱增。闻仲领命出征北海,本以为能速战速决,可到了那儿才发现,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
北海的这些残余妖庭势力,那手段诡异得很。他们熟悉北海的地形,又擅长各种奇门异术。闻仲虽说神通广大,但面对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一时间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带着大军,和北海叛军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恶战。
这 15 年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闻仲的法宝挥舞,神通施展,可北海叛军就像那打不死的小强,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次看似要取得胜利了,又会有新的难题冒出来。有时候是诡异的法术攻击,有时候是隐藏在暗处的偷袭。闻仲在这漫长的征战中,肯定也有过无奈和迷茫。
好不容易,经过 15 年的艰苦奋战,闻仲总算是平了叛。可这并不意味着北海就彻底安宁了。实际上,北海的妖族并没有被彻底剿灭,他们只是暂时蛰伏起来,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一点,从《西游记》里也能找到蛛丝马迹。您还记得九头虫吧,这家伙在和孙悟空等人的战斗中败逃北海,结果就神秘失踪了。很明显,是被北海那股特殊势力给救走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海的这股势力,那可相当不简单,连佛道两教和天庭都不放在眼里。
再看看姜子牙,他帮助武王伐纣,一路势如破竹,荡平天下。可这么厉害的人物,却从来没敢涉足北海。为啥?肯定是知道北海的可怕与诡异啊。北海就像是一片神秘的禁区,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强大的势力。
说到底,闻仲的十五年北海苦战,打的不只是一场诸侯叛乱,更是一场与上古巫妖余孽的 “持久战”。他用十五年的时间,替殷商扛下了来自北海的威胁,可彼时的殷商早已腐朽 —— 纣王沉迷妲己,残害忠良,朝歌的根基早已动摇。等闻仲平定北海回朝时,武王伐纣的大旗已经竖起,截教同门也纷纷倒在封神之战中,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终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