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19日电 题:甘肃:“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迈进
新华社记者王铭禹
新能源年均新增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电网架构不断完善,电力外送至全国26个省份……“十四五”以来,甘肃省立足风、光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由“风光”资源大省向“风光”产业强省不断迈进。
甘肃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新能源发展基础条件好。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截至2025年8月底,甘肃累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近5100万千瓦,总量达7463.2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由“十三五”末的42.15%提升至65.17%。从河西走廊到陇东黄土高原,建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金昌、嘉峪关等6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定西、庆阳等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形成了一条跨越上千公里的绿色能源大动脉。
对于新能源来说,高水平消纳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有序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现货交易室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现货交易平台核对当日发电计划。“现在新能源企业可直接通过平台参与报量报价,市场化消纳比例较去年提升2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中心主任杨春祥介绍,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一年来,已经构建起“省间+省内”“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全体系协同的完整架构,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同时,持续完善的电网架构让甘肃丰富的绿电跨越山海,送至千家万户。
今年7月底,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全面进入铁塔组立阶段,工程进度加快推进。
特高压电力通道有“电力高速路”之称。截至目前,甘肃已建成投运祁韶直流工程、陇电入鲁工程两条特高压电力通道,此外,陇电入川工程完成可研工作。
借助风、光资源优势,甘肃正顺势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助推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
走进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整齐的道路两旁,风机轮毂、塔筒、叶片等风力发电机关键部件的生产企业密集扎堆,运输风机设备的大型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大力开展风电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吸引了金风科技、日月重工、中材叶片等企业落地。目前,酒泉已具备年产主机2600台、叶片2450套、塔筒2700套的生产能力。
2024年,甘肃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83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规模,成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