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2019年5月的一天早上,长春的雨下了一夜,地上还有些积水。
吉林市殡仪馆门口,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中年男人下车,步伐不稳,眼圈发红。
他叫袁克勤,是从北海道飞回来的,来参加母亲的葬礼。
那天他看上去很憔悴。
走进灵堂的时候,他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小纸袋。
没人注意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后,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留日教授”会在母亲的遗像前被当场控制。
他被按倒在地,纸袋也掉了出来——里面,是一枚加密U盘,存着某导弹基地的精确布局。
这一幕,出现在很多人记忆里都像是电影。
但它是真实发生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得从头说起。
袁克勤1955年生在长春,家里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在厂里做技术工作,家风严谨,学习氛围也浓。
不过那会儿生活条件紧张,父母忙,孩子们大多是自己带自己。
他小时候话不多,成绩倒是一直不错。
说起来,他从小就喜欢翻老书,尤其是伪满时期留下的那些日文刊物,有些还带插图。
他总说“日本人做事太认真了”,那时候大家也没多想,以为就是小孩儿一时好奇。
80年代初他考上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又自学了法学。1987年拿到一桥大学的奖学金,成了那批最早出国深造的人之一。
当时人们对出国留学都特别羡慕,觉得是前途无量。
可问题也从这时候开始了。
那会儿的一桥大学,表面上是“日本的哈佛”,其实学术氛围里有不少“右翼气”。
一些教授私下会讲“侵华战争是误会”“日本是被逼的”之类的话。
袁克勤在那种环境里待久了,慢慢就变了。
1991年到1994年之间,他突然从学术圈消失了三年。
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后来查出来,那段时间他确实在接受特殊培训——在日本某个情报机构的基地里,学的不是历史,而是密码、隐蔽拍摄、心理诱导,以及如何在学术身份下传递信息。
再回来以后,他被安排到了北海道教育大学任教,职称不高,名气也不大,正好掩人耳目。
他从1995年起频繁往返中日,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还曾多次在国内大学讲学。
表面上看,是个“归国教授”,其实他每次回国都带着任务。
真正开始引起关注,是2017年的一次公开演讲。
那年吉林大学请他回校做报告。
演讲刚开始还挺正常,可说着说着他突然话锋一转,说“日本在战争中也是受害者”“应该理解他们的立场”。
台下鸦雀无声。
有个学生当场站起来问:“那南京大屠杀呢?”
他反问:“你确定是30万?有没有可能是虚构?”
这句话传出去,舆论哗然。
事情很快汇报到相关部门。
其实早在那之前,国安就已经在调查他了。
只不过情报工作讲究时机,不能轻举妄动。
那次演讲之后,调查力度加大了。
到了2018年,袁克勤回国的次数明显变多,但每次时间都很短,活动范围却越来越接近军事敏感区域。
2019年4月,他母亲去世。
没几天,他就向日本方面提出请假,说要回国尽孝。
这次,他带了个U盘,里面除了个人资料,还有一份加密影像,是一处导弹阵地的空拍图和部署草图。
他没想到,国安早已布好网。
2019年5月12日凌晨,他从北海道飞抵长春龙嘉机场。
入境那一刻起,已经处于全天候监控之下。
专案组制定了多套预案,最终决定在葬礼结束、情绪平稳之后实施抓捕,避免激化现场气氛。
当天下午3点,葬礼刚结束,他起身整理袖口,准备离开。
便衣人员迅速上前控制,整个过程不到10秒。
事后从U盘里提取出的数据,成为关键证据。
他很快交代了自己从1994年起向日本传递情报的整个过程,共计127份涉密文件,其中19份为绝密级。
消息传出后,日本方面反应强烈。
北海道教育大学发起请愿,称“学术自由受到干扰”,日本外务省也多次通过外交渠道交涉。
中国外交部回应简洁有力:“证据确凿,依法处理。”
2021年5月26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袁克勤因间谍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对不起母亲。”
他的儿子袁成骥,那会儿已经加入日本国籍。
早年在京都留学,后来留在北海道搞研究。
他公开为父亲喊冤,说“这是一场政治迫害”,还组织签名请愿。
发布会那天,他戴着一枚日本右翼组织的领带夹,引起不少关注。
有意思的是,从那以后,北海道教育大学的合作项目在中国几乎全部被叫停。
再也没人提“中日学术交流”四个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档案,《袁克勤间谍案卷宗》(未公开档案,部分内容见于新华社内参)
《国家安全蓝皮书:202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赵玉明,《当代间谍活动实录》,法律出版社,2022年
宫崎繁,《东亚同文书院与日本对华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1987年
《吉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78-2018)》,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