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棒杰股份(002634)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身及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扬州棒杰”),与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苏州工业园区支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收到了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书。
根据判决,核心还款责任落在棒杰新能源肩上。其中,“链捷贷”业务需偿还本金968.3万元,以及截至2025年3月7日的利息29.8万元,后续逾期利息、复利将按照年利率4.65%计算;另外9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本金合计超3.7亿元,截至2025年7月4日的利息、复利及罚息合计超30万元,后续罚息、复利则按合同约定的年利率(5.25%、5.4%、5.475%不等)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
与此同时,棒杰股份的连带清偿责任也十分明确:棒杰股份需对其中6笔债务在最高7200万元范围内、3笔债务在最高5894.9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承担责任后可向棒杰新能源追偿。
而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对扬州棒杰提供的抵押物,在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中,分别在最高额1079.5万元及15.24%抵押份额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这并非棒杰股份近期遭遇的唯一债务压力。事实上,多家银行已陆续对棒杰股份及旗下企业发起密集的债务追索。9月初,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查兴业银行(601166)苏州分行提出的预重整申请,标的直指棒杰股份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涉案金额高达3.9亿元。
回溯这笔债权的渊源,2023年6月29日,扬州棒杰因生产经营需要,向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申请5亿元项目贷款,双方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为保障债权,同日棒杰股份与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023年12月15日,扬州棒杰又与银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形成“保证+抵押”的双重保障。
然而,扬州棒杰后续未能按时还款,出现逾期,兴业银行苏州分行遂依据合同条款,宣布借款合同项下所有应付款项全部立即到期,并于2025年7月9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主张棒杰股份对扬州棒杰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除了农行和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城中支行、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支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行、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通过法律途径向棒杰股份及关联企业追索债务。
例如,建设银行苏州城中支行在2025年7月24日提起民事一审后,也于8月28日推进财产保全执行,保全的结果是被申请人棒杰新能源持有的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956万元股权被冻结。
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与棒杰股份业绩的持续恶化相互交织。8月28日,棒杰股份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9亿元,同比下降60.4%;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亿元的情况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元,虽较去年同期亏损1.5亿元有所收窄,但整体仍处亏损区间。
从季度表现看,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亿元,同比下降52.6%;归母净利润亏损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的亏损额有所减少。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3%;归母净资产为1.5亿元,较上年度末的3亿元下降50%。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在半年报中解释,尽管维持“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结构,但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减少主要受光伏业务影响。在无缝服装业务方面,公司仍以ODM/OEM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生产和销售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各环节正常运作;而光伏业务方面,公司主打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虽仍具竞争力,但受行业整体供给过剩影响,面临低价竞争压力,因此决定暂停扬州棒杰新能源的生产以应对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