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与解放军积极“修复信任”的旗号,印度巡逻队正频繁现身中印边境地带,并不断加强对周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在此之际,一个不同寻常的动作,却彻底暴露了莫迪政府的野心。
莫迪
据印度媒体报道,近日,驻扎在“拉达克地区”东部实控线沿线的印度军队,正在努力通过一系列,所谓的“建立信任措施”,来缩小与解放军之间的“信任缺口”。
其中,印方的一个关键举措,就是进一步依赖过去五年间,建立起来的“技术监控基础设施”。自2020年以来,印度方面就构建了一个,覆盖实际控制线及其周边区域的“全天候综合监控网络”,该系统目前还在不断升级和强化中。
拉达克地区冬季气候严酷,部队难以进行大规模徒步巡逻,而印方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这种局面,并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部队伤亡。此外,在寒冷的条件下,巡逻队可能因遭遇恶劣天气,而出现返程延误,这种情况就极有可能,会增加中印两军对峙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两国官员的密切沟通下,中印军队已在边境地区部分“脱离接触”,但全面的降级并未实现。据印媒估算,中印实际控制线两侧,仍驻扎有约五到六万名士兵,尤其是在纵深区域。
印度巡逻队
上个月,王毅外长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会面时,双方详细讨论了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加强边境管理机制的问题,并同意设立一个边境“工作组”,以便更好地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截至目前,中印两国已经成功举行了21轮军事指挥官会谈、34轮边境问题工作级协调中心会谈,以及24轮高级别对话。这样看来,印方如今的种种动作,似乎完全是出于缓和中印关系的考量。
然而,莫迪政府批准的一项新计划,却暴露了印方更大的野心。据外媒爆料,印度正计划通过大规模扩建铁路基础设施,全面增强该国在东北边境的防务能力。
印方指出,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改善区域交通和物流效率,更是在为“潜在的军事需求”做准备,以应对之后与中国关系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
中印外长会面
具体而言,这项已经获得批准的计划,涉及到铺设总长500公里的铁路线,其中包括多个桥梁和隧道。这些铁路将连接印度与中国、孟加拉国、缅甸和不丹,这4个邻国接壤的偏远地区。
据估算,该项目的投资总额约为300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大约242亿元。按照规划,该项目将在未来四年内完成。
与此同时,印度方面也直接重新启动了东北部地区的机场建设,尤其是重新启用了自1962年以来,一直闲置的前沿机场。这些机场将用于直升机和军用飞机的部署,以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军事响应能力。
此外,印度官员还在积极研究,单独增加“拉达克地区”北部,与中国“有争议”的边界附近的铁路线路。目前,这些铁路网已延伸至克什米尔谷地的巴拉穆拉,该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争夺的焦点之一,但印方显然还不满足。
中印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印媒特别指出,在基建过程中,莫迪政府优先考虑了“敏感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例如,沿巴基斯坦边境,修建长达上千公里的新公路,以及在洞朗附近,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
但洞朗地区本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莫迪政府的这番动作,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双边矛盾,破坏艰难回暖的中印关系。
在此之际,美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要给被特朗普得罪透的印方,递上“橄榄枝”。美国驻印大使候任人戈尔表示,将拉近印度与美国的距离,并让该国远离中国,是美方的“首要任务”。
在戈尔看来,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已经“延续数十年”之久,且远比中印关系“更为温暖”。他还声称,美印贸易谈判中虽然存在一些“波折”,但双方依然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这说明两国在合作中有着可观的共同利益。
特朗普与莫迪
对于印度“庞大的市场潜力”,戈尔也进行了大力夸赞,表示美国寻求扩大石油、天然气产品的准入渠道,显然是在暗示印方采取行动。
然而,此前先提出对印度加征关税,并屡次谴责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一方,也恰恰是美国。如果印方不能看清美国霸权主义的真面目,吃一堑长一智,恐怕只会栽更大的跟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