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突然传出一个让全场震惊的消息,徐直军当场宣布,华为即将推出的昇腾950超大规模计算节点,性能将直接超越英伟达计划在2027年才推出的产品。
消息一出,会场短暂安静了三秒钟,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华为在深思熟虑后释放出的信号。
要知道,就在四个月前,美国商务部才刚对华为的昇腾芯片下了全球封杀令,连使用都可能被视为违规,如今,华为用这句话告诉世界:规则,从今天起要重新改写。
硬碰硬不行,那就换个打法
华为最近的选择,其实就是承认现实,换一种活法,任正非没有回避,他直接说因为台积电不再给华为代工,所以华为芯片的算力确实比不上台积电生产的英伟达最新芯片。
如果单纯在一颗芯片的性能上硬碰硬,华为就是处于劣势的一方,既然没有办法在同一条赛道赢,那就必须换个赛道。
华为想出的办法,是自己定义新的标准,他们提出“群狼战术”,意思是不用单颗芯片和对手比,而是把多颗芯片组合起来形成集群,靠整体算力弥补单颗芯片的不足。
这样虽然单芯片性能差一些,但放在一起,就能和对手的强芯片竞争,而且这个思路并不是现在才想出来的。
几年前,任正非就说过,要用集群算力去补单颗芯片性能的不足,当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在美国不断加码封锁的情况下,华为被迫把这个设想落地,转化成真正的技术路线。
这种转变背后,离不开一种拼命的精神,美国不断打压华为,想让它活不下去,任正非的态度很直接:“别总想着困难,干就完了”。
徐直军更是说过一句狠话:“他们想看华为怎么死,我们就让他们看看华为怎么活”,这并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决心,面对封锁和围堵,他们选择咬牙坚持,用新的办法找出路。
与美国的“快准狠”不同,华为走的是持久战,他们并不急于在短时间里证明什么,而是靠长期积累慢慢建立优势。
单颗芯片暂时比不过,那就通过系统方案、算力组合和生态建设,把整体水平拉上来,这样一来,即使短期处于下风,也能靠时间和耐力撑到局面反转。
华为的这条路注定艰难,但他们的逻辑很清楚:不去死磕对方最强的地方,而是找到自己的突破口,用持久战熬出一条生路,这种思路,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带来耀眼成绩,但只要能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改变局面。
三十年积累换来的“群狼武器”
华为提出的“群狼战术”,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建立在几十年技术积累上的,核心支撑就是他们自研的“灵衢”互联协议。
这套技术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一个强大的调度系统,它能把成千上万颗芯片高效连接起来,让它们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像一个完整的系统一样统一运作。
为什么这点关键,那是因为当芯片数量多了以后,互相之间的数据交流容易堵塞,算力发挥不出来,甚至可能浪费大量资源。
而“灵衢”协议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它保证了芯片之间的高速通信和统一调度,这样一来,哪怕单颗芯片性能不算顶尖,组合在一起依然能形成极强的算力平台。
这项技术不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而是华为长期积累的成果,外界常常只注意华为的手机和5G,但实际上他们在通信底层技术上已经钻研了三十多年,特别是“连接能力”,“灵衢”就是在这种长期技术储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实际效果用数据最清楚,基于“灵衢”协议,华为的昇腾950芯片集群,最多能扩展到50万张卡,新一代昇腾960,则能扩展到99万张卡。
这意味着华为可以搭建一个超大规模的AI算力平台,规模远超常规的单芯片系统,这种能力,已经让华为在另一个赛道拥有独特优势。
这个选择也获得了一些国际专家的认可,比如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评价说,这是一条“颠覆性路线”,他们认为,华为绕开了和英伟达单颗芯片正面对抗的难题,而是通过集群方式开出一条全新路径。
英伟达在中国神话破灭
战略和技术最终要靠市场检验,结果证明,华为的“群狼战术”确实有效,过去,中国高端算力市场几乎被英伟达垄断,份额高达95%,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不足50%,英伟达的优势被打破,华为逐步站稳了脚跟。
这不仅说明华为的思路可行,还意味着它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态,国内几家科技巨头,包括、阿里、腾讯,都已经在测试华为的昇腾平台。
这种选择背后代表的就是认可,他们认为华为的路线能带来实际价值,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且在具体应用上,成效已经显现。
一家制造企业引入华为的AI解决方案后,生产效率提高了25%,成本降低了18%,这证明华为不只是卖芯片,而是把硬件、软件和应用结合在一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帮助客户直接提升竞争力。
更大的变化体现在产业层面,中国AI芯片的自给率已经超过40%,根据IDC的预测,到2026年,中国的AI算力需求将占到全球的35%,华为的突破不只是企业层面的胜利,更推动了整个国家产业链从被动依赖转向主动发展。
同时影响也在扩散到海外,欧洲和日本一些机构开始研究华为的模式,思考如何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欧洲的专家甚至直接评价,这是“换道超车”,让全球算力格局逐步从单一强势走向多元化。
回顾过去几年,华为走的路并不容易,从2018年遭遇美国制裁,到2020年麒麟芯片被全面封锁,再到今天昇腾集群实现突破,这是一场非对称的博弈。
可华为并没有选择正面硬拼,而是挖掘自己的长处,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事实证明,只要有韧劲,有创新思路,即使在最不利的环境下,也能杀出一条生路。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