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近日,天津市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暨第四届滨城高层次人才秋季招聘活动在滨海新区举办。本次招聘会共吸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2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000余个。现场,吸引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近5000名青年学子参与,达成就业意向2600人。
招聘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龙东娇来到现场,她说,“刚才和政策宣传区的老师沟通了很多,没想到新区在很多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支持,既有真金白银的实惠,更有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看到了滨海新区引才留才的诚意,这份诚意会在未来不断升值,让我坚定了留在这里的想法。”
招聘会现场设嘉宾讲座、政策宣传、简历诊断等区域,为人才提供就业求职全周期服务保障。中关村人才协会副秘书长师晓燕为在场求职的青年人才带来一场题为《专业 就业 职业》的主题演讲,以统计数据为参考依照,从专业发展前景、个人就业升学选择、长远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详细分享经验,给在场的青年人才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的是,现场还设有机器人、机器狗表演。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机器人和机器狗整齐划一地做出招手、作揖、跳跃、旋转等动作。招聘会还创新采用“综合招聘+专区服务”模式,设立就业指导区、政策服务区、外贸企业服务专区和直播带岗区,提供简历诊断、职业规划、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探索应用AI数字人“小滨”提供智能就业指导,通过直播带岗,线上观看人次超10万。
除了新颖的环节,现场还有硬核内容,《滨海新区人才紧缺目录》正式发布,为企业引才提供“指南针”,为人才来津提供“导航图”;“新区全员职业体检工程”正式启动,引入“大五职业性格测评”,构建人岗精准匹配的数字化就业服务新生态;聘请“就业智岛”导师,为求职者提供信息分享、自我认知、职业规划、求职技能等全链条服务;打造“滨城数字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储备一批数字技能人才,为滨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推出“滨城创业二十条”,在优化培训、完善服务、夯实孵化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创业生态服务能级,持续完善“创梦滨城”建设。启用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为海内外数字人才搭建起全新发展平台。用足国务院支持政策,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突破300家。在科研资助、公寓入住、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多领域做好支持保障。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