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持续优化产业人才政策
助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广东在集聚现代产业人才、厚植科创项目生态,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环境等方面持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广纳天下英才、汇聚众智众力。
先进产业发展前景优。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之一,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套)、占全国44%。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在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黄埔区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企业给予紧缺骨干人才奖励名额,按照个人从其所在企业获得年度工资薪金分档奖励,每人最高20万元。深圳市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和生活保障一揽子“政策包”支持,并鼓励人工智能留学人才在深创业,择优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科创项目资金支持足。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引进机制,以优越的科创项目成长环境吸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广州市对入选创新创业团队的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深圳市对入选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入选杰出人才培养对象的,最高补助2000万元工作经费。惠州市对入选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业团队的项目,按五档分别给予200-100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东莞市对获得国家级或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前三等次落地东莞的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创投支持;对获得前三等次且来东莞创业的团队,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
博士后培育平台支撑强。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搭建1185家学科专业齐全、行业分布广泛的优质博士后平台,其中依托企业设立的达697家,并形成涵盖建站资助、进站资助、配套资助、学术交流资助、出站资助、奖励资助和入户等扶持措施的博士后服务保障体系,为博士后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综合年薪最高57万元,出站成果突出的,可获得额外奖励,在站满18个月或出站1年内可按学校规定参评博士后副研究员。鹏城实验室推出在站3-6年的“鹏城博士后”培养项目,综合年薪可达65万元,博士后投身前沿课题项目研究,使用最先进的实验设施,同时接受院士等顶尖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博士后享受重大任务支持和职业发展、学术交流、职称评定、出站留用绿色通道等一揽子特殊政策。
拔尖人才保障力度大。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支持企业吸纳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一批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产业人才。广州市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属地保障其住房、就医等事项。深圳市对高层次人才,3年最高给予180万元奖励。佛山市对领军人才和青年储备人才依层次不同,给予60万至1000万元不等扶持。
青年群体成长服务好。坚持围绕青年就业创业所需,打造多元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以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为牵引,发挥56家留创园、967个人才驿站以及在港澳地区的国际人才驿站功能,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实施人才优粤卡政策2.0版,提供17项便利服务,目前已发卡超3500张。拥有622家创业孵化基地和84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向入驻企业提供补贴申领、创业培训、项目展示、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创业服务,不少基地实现“拎包入驻、一键即享”。与此同时,广州、深圳、珠海、梅州、惠州、东莞等地纷纷为前来求职、实习、就业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房源、保障性租赁住房、购房补贴、落户补助等支持。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广东“视人才为珍宝”,用真心诚意招引人才,用事业平台留住人才,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有志青年涌入广东这片改革热土,在奋斗中实现人生梦、见证中国梦!
来源 | 广东人社
编辑 | 林俏岐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