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8日(周四),以色列军方对黎巴嫩南部迈斯杰贝勒、克法尔特布尼特和德宾三座人口密集城镇发动多轮空袭。黎巴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随即公开谴责以色列的空袭行为,称其再次无视与真主党达成的停火协议,属于“恐吓与侵略”行径。
轰炸预警与民众大撤离
据半岛电视台、黎巴嫩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报道,此次空袭发生前一小时,以色列军方曾公开宣布计划打击真主党基础设施,随后便付诸行动。
半岛电视台记者泽伊娜·霍德尔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现场报道时表示,以色列军方在空袭前曾发布警告,要求当地居民撤离地图上标红的建筑,警告直接引发大规模撤离潮。
霍德尔说:“居民们匆忙打包随身物品,拼命前往安全区域,整个过程十分混乱。撤离命令下达约一小时后,空袭就接踵而至,留给居民的准备时间极为有限。”
对于空袭行动,以色列军方发言人阿维查伊·阿德雷声称:“此举是为回应真主党试图在该地区重建活动的非法行为,打击目标为真主党的军事基础设施。”
半岛电视台记者霍德尔在报道中提到,以色列近期的打击目标涵盖车辆、摩托车等,其宣称打击的是“真主党成员和资产”,但具体目标真实性存疑。
黎巴嫩谴责
以方的说法也没有得到黎巴嫩方面认可,总理萨拉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以色列的行动公然违背去年达成的停火协议,也无视国际社会支持建立的停火监督机制。
他呼吁国际社会,包括促成停火协议的法国和美国,向以色列施加最大压力,迫使后者立即停止侵略行为。
梳理事件背景可知,自2023年10月以色列对加沙发动战争后,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军队便在黎以边境频繁交火,双方几乎每日都有冲突。
2024年11月,在国际社会协调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协议明确要求真主党解除武装并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以色列则需完全撤出黎巴嫩领土。
从实际情况来看,以色列未履行撤军承诺,至今仍占据黎巴嫩南部至少五个据点,且近段时间几乎每日都对黎巴嫩南部实施打击。
黎巴嫩还面临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美方要求黎方在今年年底前解除真主党武装。但真主党的武装问题长期以来在黎巴嫩国内存在争议,此前多次有人尝试干预其军事能力,均引发黎巴嫩内部冲突,问题解决难度极大。
而此次周四的空袭,恰好发生在真主党纪念以色列“寻呼机袭击”一周年之际。去年的“寻呼机袭击”造成至少12人伤亡,受伤人数超3000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