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从馆藏典籍里“挖”创意,将金榜题名的寓意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让古籍文物“活”起来……近年来,文创热潮席卷全国,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如今,越来越多图书馆加入了文创赛道,它们将朝着什么方向深耕?又如何深度开发浩瀚典籍里藏着的古今智慧,让千年文脉创新焕活?
升级改造后的美学空间
9月19日,记者从成都图书馆获悉,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喜阅·生活美学空间”已完成升级改造,将陆续上新一系列融合馆藏元素和天府文化的三大系列、近百款文创产品。此外,文创自助售卖区、XR沉浸式阅读空间的文创产品也已提档升级。
据悉,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此次上新的文创产品涵盖实体与数字两大领域。可爱又解压的圈圈乐、捏捏乐,大容量帆布袋等等,让读者熟悉的图书馆、书山形象变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美学元素。其中,首批与读者见面的“读书人日记”“旗开得胜”两大系列实体文创产品,将天府文化的魅力以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而在数字文创领域,由成都图书馆自主设计的表情包将“巴适”“安逸”等方言精髓以活泼萌趣的形式展现,让地方文化在指尖交流中焕发新生。读者只需要在微信表情里搜索“成小图带你学方言”即可免费下载使用。同时,为提升服务便捷性,成都图书馆引入文创自助售卖机与文创冰激凌自助售卖机。
首批与读者见面的文创产品
目前,成都图书馆正以“成图图”“成小图”IP为核心,搭配生活美学空间、文创自助售卖区、XR沉浸式阅读空间等创新场景,构建“阅读+文创+科技”的立体文化体验网络。譬如,位于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负一楼的XR沉浸式阅读空间,凭借沉浸式的虚拟文学世界与可触可玩的经典文学IP文创为读者带来虚实交互的文化体验,读者在XR技术构建的文学世界中沉浸后,再通过文创延续情感连接,让经典IP从书页走向生活,实现“阅读—体验—传播”的闭环。
“我们希望通过极具地域特色、图书馆特色的文创产品,强化市民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也让图书馆从‘知识存储地’升级为 ‘文化体验场’,成为助力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成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本文图据成都图书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