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消息,经历2025年第一季度的低迷后,印尼动力煤出口量自6月起逐步复苏。6月出货量一度跌至年内低点约3500万吨,但8月已反弹至4800万吨,同比实现正增长。尽管上半年总出货量同比下滑至2.364亿吨,低于去年同期的2.63亿吨 ,但8月的强劲表现预示下半年或可部分抵消前期收缩。
印尼政府于8月底解除煤炭及矿物销售必须遵循政府基准价底线的规定,赋予出口商更大定价灵活性。税收机制仍与基准价挂钩,而9月新公布的基准价有望提升印尼煤相对于澳煤和俄煤的竞争力。此外,欧盟-印尼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计划于9月23日签署,将进一步打通贸易通道,强化印尼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地位。
航行数据显示,印尼煤炭出口流向正逐步多元化。除传统目的地中国和印度外,菲律宾持续保持稳定进口。8月期间,多艘巴拿马型和大灵便型船舶从印尼巴厘巴板、塔博内奥等港口出发,抵达菲律宾苏阿尔、利迈、达沃等港口。尽管菲律宾能源结构正向液化天然气转型,但其仍是印尼煤炭的长期稳定需求方。
运费市场:大型船型坚挺,中小型船分化
1)好望角型船:供需紧平衡支撑费率
9月下旬,巴西至中国(C3)和澳大利亚至中国(C5)航线运费维持高位。巴西至中国航线稳定在24美元/吨,澳大利亚至中国航线接近11美元/吨。与此同时,前往南大西洋和西澳大利亚的好望角型空驶船舶数量持续下降(7日移动平均值分别接近250艘和160艘),反映市场供需结构偏紧。
2)巴拿马型船:南美及美湾至远东航线走软
南美东岸(ECSA)至远东航线周环比下降3%,美湾至中国航线下降4%,但同比仍保持7%涨幅。8月中旬以来,ECSA区域巴拿马型船每日装载量持续低于80万吨,空驶船舶数量处于低位,表明短期需求动能不足。
3)大灵便型船:需求增长推动运费攀升
ECSA至远东航线运费升至37美元/吨(月增10%),美湾至远东航线涨至47美元/吨(月增8%)。尽管ECSA区域每日装载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下,但空驶船舶数量逼近130艘,创近期新高,需关注后续对运价的传导效应。
供应端:空驶船舶分布区域分化明显
好望角型空驶船舶数量概况:大西洋区域南跌北涨,其中南大西洋空驶船舶数量减少6%,北大西洋环比增长13%。太平洋区域空驶船舶吸收情况持续改善,澳大拉西亚增长12%,印度洋和远东/NOPAC区域基本保持稳定。
巴拿马型空驶船舶数量概况:太平洋区域空驶船舶数量仍高于大西洋。具体而言,太平洋印度洋区域显著增长19%,而大西洋的南大西洋区域较南方呈现更高上行趋势。
大灵便型空驶船舶数量概况:太平洋盆地过剩持续,澳大拉西亚空驶船舶增长20%,印度洋/南非区域增长39%。大西洋亦显著上升,南方增长39%,北方增长10%。
灵便型空驶船舶数量概况:太平洋和大西洋盆地均呈现显著增长。太平洋远东/NOPAC区域增长7%,澳大拉西亚增长9%;大西洋北方增长16%,南方增长7%。
需求与拥堵:需求增长疲软,区域拥堵分化
据了解,今年二季度远东航线煤炭吨日需求增长弱于往年。尽管9月开局优于7月,但受上半年印尼对华出口收缩影响,全年恐难恢复至2023年水平。未来需重点关注印尼新政对下半年货量的实际拉动效果。
美洲大西洋港口拥堵水平降至900艘以下,2023-2024年同期超1000艘,接近2022年低点。相反,远东天津港拥堵加剧。美洲大西洋区域平均港口停留时间约11天,显著低于2023年9月初的16天峰值。
图源:网络;资料来源:Signal Grou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