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光粼粼的长江太仓段,38.8 公里的水域之上,有一支队伍日夜不息地守护着安宁与秩序。他们以法治为根本,以平安为目标,用坚守与担当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 这便是长江航运公安局苏州分局太仓派出所(以下简称:“太仓派出所”)。这份守护的力量,源自他们对执法关键环节的精准聚焦,更源于构建现代执法体系、以法治护航水域平安的不懈探索。
法治为锚
精耕细作,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这笔钱我都快忘了,没想到你们一直记着,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接过民警递来的退还款项,朱某感慨万分。这份“意外之喜”源于太仓派出所历时两年侦办的一起特大制造、销售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案。该案涉案人员70余名,金额逾200万元。判决生效后,主办民警许凯并未止步,而是细致梳理,将朱某等的个人退赃部分一一清退到位。
这正是太仓派出所执法精细化的缩影。该所以完善执法制度为突破口,严格落实执法办案终身负责制与案件主办人制度,确保每起案件从受理到执行形成完整闭环,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同时,太仓派出所创新管理模式,以体系化思维构建起立体化规范管理体系。围绕“人、案、物、船、卷宗”等核心要素,制定涵盖受案立案、办案中心管理等全链条执法规范80余条,为规范执法提供坚实支撑。环环相扣的制度举措,织密了“规范执法有章可循、安全执法有章必依”的保障网。同步完善清晰的执法权责体系——科学制定权责清单,精准设置执法岗位,严格框定权限、程序、标准与责任边界,实现“以岗定责、以责管人”的精细化管理。
防控为基
立体织网,护一方水域安澜
傍晚的江堤,微风习习。带着两个孩子玩耍的张敏格外安心:“警察同志和义警天天巡逻,我们玩到再晚也不怕!”这份踏实的背后,是太仓派出所坚实的治安防控网络在默默守护。
面对38.8公里东西跨度长、巡逻难度大的管辖水域,民警钱思奇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再难也要守好,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我们的职责!”太仓派出所通过构建“水上船艇巡、陆上警车巡、空中无人机巡、网上视频巡”的立体巡防体系,紧盯码头、锚地、网红打卡点及沿江企业等重点部位,将长江太仓段水域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平安“示范区”。
筑牢安全防线的核心在于治安防控体系的持续优化与科技赋能。太仓派出所着力优化综合指挥室,以指挥调度、联动协作、情报研判等五大模块为基准,打造高效指挥机制;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利用沿江百余路“电子哨兵”,结合警用无人机巡航,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智能治安防控体系;依托“大数据”情报研判,提升预警预防和精准打击能力,不断健全完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显著提升辖区见警率、管事率和整体安全指数,展现了专业化、智能化的防控水平。
共治为桥
联动融合,绘就水域治理“同心圆”
“太仓派出所牵头组建的共建区,让我们的联勤联动效率大大提高!”渔政执法人员对“长江太仓段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成效赞不绝口。
长江太仓段水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承担着守护长江水质入海的关键责任,守护这片水域,单靠公安力量远远不够。太仓派出所积极协调,在太仓市政府统筹下,创新打造“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信息共享、突出执法联动等形式,深化成员单位联动,有效凝聚治理合力;同时,着力整合涉水管理单位资源力量,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显著提升水域治理效能。此外,派出所坚持警民融合,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义警队伍,拓展信息触角,加强联勤联动,共同构筑起守护长江太仓段水域安全的坚固防线,擦亮了长航公安执法为民的新名片。
船行千里,法护安澜。太仓派出所将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精细高效的执法办案机制。他们用忠诚与担当,在万里长江的壮阔画卷上,书写着阳光守护的崭新篇章,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辖区每一寸水域,守护着百姓心中那份踏实的安宁。
转载自:长江公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