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刚一结束,美议员就给特朗普支招:中国不给美国稀土,就不让中国飞机降落美国。那么,美议员出的这个馊主意,是否会对中国稀土战略产生影响?事关中美经贸谈判,美方该做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穆勒纳尔突然致信特朗普,敦促美国政府和美国盟友“采取强有力的协调行动”,对中国航班的着陆权下手。穆勒纳尔表示,美方完全可以通过限制、暂停中国航司着陆权;审查对华商用飞机、零部件、维护服务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中国航空领域对外投资这三招,应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从而确保美国国防工业的稀土供应不会中断。
众所周知,本轮中美关税战打响后不久,中方就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并逐步建立起稀土出口许可制度,确保稀土产品流向有迹可查。这给美国国防、芯片、汽车制造业等领域造成了严重冲击,也让美方多次“破防”。像前不久,特朗普就再度以“关税大棒”向威胁,扬言除非中方继续确保稀土磁铁顺利运抵美国,否则就将面临高达200%的惩罚性关税。
那么,美议员这次给特朗普支的招数,究竟能否达到胁迫中方供应稀土的目的呢?有分析认为,不论从中美关系现状还是从中方的一贯立场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前者来说,2020年以来,中美航班虽然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被大范围削减,但现在,中国航空公司每周获准飞往美国的航班数量已经恢复到了100多次。这个数字与美国几家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数量相当,说明中美人员往来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一旦剥夺中国飞机在美国的降落权,两国在商贸、人文等领域的沟通往来就会受到影响。
就后者来说,中方在刚结束的马德里会谈上延续了“只谈不让”的风格,重申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这意味着,美方的施压胁迫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稀土战略。毕竟中方有言在先,坚决反对某些国家罔顾世界贸易规则、破坏全球化产业链条的行为,同时坚决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中国稀土资源制造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发展的行为。
除了以上两点,美议员指望西方盟友与其一道遏华的构想同样不切实际。要知道,欧盟已经婉拒了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提议,将维稳中欧合作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在欧方看来,因中国大量购进俄油对其施加高额关税,只会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美议员自以为能“凭空造牌”,增加谈判筹码,实则却只是给刚达成的中美经贸会谈共识蒙上了一层阴霾。有分析指出,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比预期提前两天结束,说明两国代表这次谈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双方都愿意通过相向而行解决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过,会前将23加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会后又开始炒作稀土议题的美国,并没有彻底放弃从中方手中“占便宜”。扬言不许中国飞机降落美国,就是美方对华“示强”的一种手段,旨在为之后的谈判增加筹码。只是美方这招注定失败,因为中美只有加强合作而非对抗,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