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严肃与荒诞在科学旗帜下交汇的时刻。
编译 菡萏
喝酒能提升外语流利度,西非蜥蜴偏爱四重芝士披萨,爱吃蒜的妈妈乳汁也是蒜味的,印度学者发明除脚臭鞋架……这些别具一格的研究问题在 2025 年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的颁奖典礼上获得了认可。
1991 年设立的“搞笑诺贝尔奖”旨在表彰那些“先让人发笑,继而引人深思”的成就。这场毫不掩饰搞怪风格的颁奖典礼包含微型歌剧、科学演示以及“24/7 演讲”——专家须用两种方式阐释其研究:先用 24 秒说明,再用短短 7 个字概括。正如其座右铭所示,获奖的研究初看或许荒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缺乏科学价值。
和平奖微醺状态能提升外语能力
图片来源:Pixabay
众所周知,酒精会对心理学概念中的“执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影响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能力。但双语人士普遍认为,少量饮酒实际上能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流畅度,而使用外语也依赖于执行功能。那么,醉酒是否真的会对外语的流畅度产生不利影响呢?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研究团队决定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他们邀请了 50 名母语为德语且近期学习荷兰语的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饮用含酒精饮料(伏特加配苦柠檬),另一组则饮用清水。每位被试在 15 分钟后达到微醺状态,随后与一名以荷兰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荷兰语对话。之后,他们被要求评估自我感知的荷兰语熟练程度,而荷兰语母语者则提供独立的观察者评分。
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根据独立观察员的报告,醉酒状态提升了参与者的荷兰语流利程度。(自我评估则基本未受醉酒程度影响。)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归因于所谓的"酒壮怂人胆",即醉酒带来的信心增强。相反,作者认为醉酒降低了语言焦虑,从而提高了外语熟练度,不过这一假说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论文信息:
J. Psychopharmacol. 2017, DOI: 10.1177/0269881117735687
生物学奖把牛涂成斑马能降低蚊虫叮咬频率
被涂成斑马的牛 来源:论文
任何奶农都会告诉你,叮咬牲畜的牛虻对牛群来说是一种极其讨厌的祸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看到牛甩头、跺脚、甩尾、皮肤抽搐——它们拼命试图摆脱这些讨厌的生物。牛虻还会导致经济成本问题,因为它导致牛群进食减少,躺下休息的时间变短,并开始挤在一起,这增加了热应激和动物受伤的风险。最终让奶牛产奶量减少,饲养场的肉牛产肉量下降。
你知道谁不太受牛虻困扰吗?是斑马。科学家们长期争论斑马独特的黑白条纹图案的功能,是为了伪装、迷惑潜在的捕食者,还是为了驱赶那些讨厌的牛虻?在日本爱知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们给 6 头怀孕的日本黑牛画上了斑马条纹。他们使用水溶性漆,几天后就会洗掉,这样这些牛可以轮流分属三个不同组别:斑马条纹、纯黑条纹或无条纹(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与黑色条纹或无条纹的牛相比,斑马条纹显著减少了牛身上的牛虻数量及牛只驱赶蝇虫的行为。唯一的例外是皮肤抽搐行为——或许因为这是这些行为中能量消耗最少的一种。为什么涂成斑马的样子会起效?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调节亮度或偏振光有关,这些因素干扰了昆虫的运动检测系统,阻碍昆虫接近并着陆在牲畜皮肤表面。
论文信息:
PLOS One 2019, DOI: 10.1371/journal.pone.0223447
工程设计脚臭警告!印度学者发明除臭鞋架
异常简陋(划掉)简单的除臭鞋架 来源:Vikash Kumar and Sarthak Mittal
脚臭是一个普遍问题,在印度也不例外。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印度北方邦的希夫·纳达尔大学(SNU),他们指出,高温高湿的环境意味着人们即使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会大量出汗。再加上缺乏适当的通风和清洗,鞋子便成为了一种名为坐皮肤球菌(Kytococcus sedentarius)的臭味细菌的温床。大多数印度人使用鞋架存放鞋履,在那种封闭环境中,气味可能变得相当浓烈。
然而,在鞋架领域,确实无人深入探讨过“臭鞋”问题。印度科学家决定先调查一下市场:在 149 名印度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或他人的臭鞋感到不适,90% 的学生会使用鞋架。重要的是,市场上似乎没有专门针对除臭设计的鞋架。于是,他们使用杀菌紫外线(通过 UV-C 灯管)作为鞋架内置的“除臭器”,并用几位大学生运动员具有“非常明显且强烈的异味”的鞋子进行了测试。最终结论是,2 到 3 分钟的照射足以杀死细菌并消除异味。
论文信息:
Ergonomics for Improved Productivity: Proceedings of HWWE 2017 2021, DOI: 10.1007/978-981-16-2229-8_33
化学一种没人愿意尝试的0卡食物:特氟龙
图片来源:Andrevan/CC BY-SA 2.5
得益于人工甜味剂的诞生,无糖苏打水和其他零卡路里饮料已成为现代饮食的主要选择。本研究的作者对零卡路里食品的概念颇感兴趣,他们认为增加食物的满足感和体积而不增加热量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往食物里加点特氟龙。
是的,特氟龙就是那种常用于不粘锅的材料,它的学名是聚四氟乙烯(PTFE)。这个由麻醉医生、内分泌医生和材料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认为,PTFE 具有惰性,还耐高温、耐胃酸侵蚀,无味且性价比高,能以粉末形式容易地混入食物(“食物与特氟龙粉末按照 3:1 混合就行!”)。同时,他们也知道没人愿意把特氟龙当佐餐剂,于是专门强调,杜邦公司(特氟龙的制造商)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研究曾将 PTFE 喂给实验鼠。在持续 90 天、PTFE 占比 25% 的饮食结构下,实验鼠体重减轻且未显示中毒迹象。然而,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未批准聚 PTFE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且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努力也未成功。
论文信息: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16, DOI: 10.1177/1932296815626726
儿科学:
爱吃蒜的妈妈乳汁也是蒜味的,而且婴儿也喜欢
图片来源:Pixabay
这项有味道的研究旨在探究两个问题:食用大蒜是否会改变母乳的气味,以及这种变化是否会影响哺乳期婴儿的行为。(选择大蒜是因为已知其会导致奶牛乳汁产生异味并影响人体气味。)他们招募了 8 名纯母乳喂养的女性,在参与者禁食含硫食物(大蒜、洋葱、芦笋)期间采集母乳样本,并在母亲服用大蒜胶囊或安慰剂后采集更多样本。
结果显示:经多位成人评审员嗅闻评估,摄入大蒜胶囊的母亲所产乳汁气味明显更为浓烈,并且气味强度在摄入后 2 小时达到峰值,同时脂肪含量降低,这与先前对食用高气味饲料的奶牛研究结果一致。至于婴儿,当乳汁带有大蒜味时,那些母亲摄入大蒜的婴儿吸吮时间更长且更频繁。这一发现可能对当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期间的感官体验是否会影响婴儿断奶时接受新食物的难易程度,甚至可能影响其日后对食物的偏好。
论文信息:
Pediatrics 1991, DOI: 10.1542/peds.88.4.737
航空蝙蝠也害怕酒驾:酒精会影响它们的飞行和回声定位能力
乙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成熟果实,而这些果实又是多种微生物和动物的食物。偶尔会出现一些罕见情况:某些哺乳动物、鸟类甚至昆虫因摄入富含乙醇的果实而醉酒,导致它们因运动协调能力下降更容易遭受天敌威胁或发生意外。哥伦比亚亚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Llanos)生态学家 Sánchez 等人专门研究了乙醇对埃及果蝠的影响,这种蝙蝠已被证实会避开高乙醇含量的果实。作者推测,这或许是因为蝙蝠希望避免醉酒状态。
他们在户外笼子中进行了实验,这个笼子被设计成一个长飞行通道,里面关着成年雄性果蝠。研究人员给果蝠喂食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液体食物后,将它们放入通道中,记录每只果蝠从一端飞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随后进行的第二次实验遵循相同的基本流程,但这次研究人员使用超声波麦克风记录了果蝠的回声定位叫声。结果显示:摄入乙醇含量最高液体食物的果蝠飞行通道所需时间更长,这表明其飞行能力受损。同时,这些果蝠的回声定位质量也受到不利影响,使它们在飞行中与障碍物碰撞的风险增加。
论文信息:
Behav. Processes 2010, DOI: 10.1016/j.beproc.2010.02.006
心理学自恋的人体造模
自恋者也不是生来平等。脆弱型自恋者往往回避社交,自尊心低,且易受负面情绪困扰;浮夸型自恋者则在社交中游刃有余,高度自尊,更可能高估自身智力。主流观点认为,这种过度自信源于自恋心理。研究者试图探究这种效应倒过来是否也会存在——向一个人积极反馈让 TA 相信自身智力超群,从而令 TA 进入自恋状态。
这个由波兰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两人团队,招募了 361 名来自波兰的被试,要求他们评估自己相对于他人的智力水平,并接受智商测试,以比较他们对自己智力的主观认知与客观测量结果。随后,这些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一组获得积极反馈,被告知他们的智商确实高于大多数人。另一组则收到消极反馈。
实验结果证实了研究人员的大部分假设。总体而言,被试在完成智商测试后对自身智商的评估趋于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客观检验。但外界反馈产生了显著影响:积极反馈强化了他们的独特性感知(这是浮夸型自恋的核心特征),而获得消极反馈的被试则降低了自我智商评分,且消极反馈的影响力度大于积极反馈。研究者总结认为,无论反馈准确性如何,外部评价都会显著影响受试者对自身智商的认知判断。
论文信息:
Intelligence 2021, DOI: 10.1016/j.intell.2021.101595
营养学非洲蜥蜴喜欢什么口味的披萨?
选择了四重芝士披萨的蜥蜴 来源:Daniele Dendi et al, 2022
彩虹蜥蜴是西非城市和郊区常见的一种蜥蜴。它们主要以昆虫和节肢动物为食,但由于与人类接近,一些蜥蜴在觅食时变得更加“花心”,烘焙品成了它们特别喜爱的食物。例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研究者在多哥的一个海滨度假村注意到一只彩虹蜥蜴偷走了一位游客的四芝士披萨片,并开心地大快朵颐。
为了了解这些彩虹蜥蜴的口味(?),他们决定做一个严谨(?)的实验:将四重芝士和经典意大利口味(配料有番茄、奶酪、火腿、蘑菇、黑橄榄和洋蓟)的两种披萨相隔 10 米放置,让 9 只蜥蜴选择吃它们最爱的那个。
结果发现,蜥蜴仅用 15 分钟就找到了披萨并开始享用,有时还会为剩下的几片争夺不休。但它们只吃了四重芝士披萨。对研究者而言,这表明可能存在某种化学信号吸引它们选择芝士披萨,亦或是这类披萨更易消化。不知道这些蜥蜴对菠萝披萨作何反应。
论文信息:
Afr. J. Ecol. 2023, DOI: 10.1111/aje.13100
文学《指甲生长:三十五年观察记录》
图片来源:威廉·B·比恩(William B. Bean)
如果您对指甲生长速度的研究出现在文学类别感到惊讶,那么一旦阅读了贝恩(Bean)博士华丽的散文风格作品,一切就都说得通了。他确实在 35 年间详细记录了指甲的生长速度,并在最终报告中宣称:“指甲就像一个缓慢移动的角蛋白记录仪,它在时间无情的横轴上测量着年龄。”他在观察中穿插了对中世纪占星术、詹姆斯·博斯韦尔和《白鲸》的冗长引用,还不时夹杂愤世嫉俗的旁白,哀叹现代医学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充斥着“大量希望与痛苦、对技术的病态追求,以及被称为‘健康中心’的去人格化群体”。
那么,在这 35 年的时间里,这位严谨的医生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不仅研究了自己的指甲,还仔细查阅了所有相关的科学文献。首先,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指甲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贝恩指出,在项目初期,他的指甲生长速度一直保持稳定,但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略微有所减缓”。儿童的指甲生长速度比成年人快。温暖的环境能够加快指甲的生长速度,咬指甲也会加快生长速度——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咬指甲会促进该部位的血液循环。此外,他还驳斥了有关头发和指甲在死后仍会生长的民间传说:这只是死后皮肤的收缩和收缩造成的错觉,实际上指甲只是停止了原有的生长状态而已。
论文信息:
Arch. Intern. Med., DOI: 10.1001/archinte.1980.00330130075019
物理学做出顺滑意面酱汁的流体物理学
奶酪胡椒意面的做法看似简单,仅需意大利面、佩科里诺奶酪和胡椒即可。然而,简约的美食背后暗藏玄机。这道菜因酱汁极易结块而闻名,凝固的酱汁质地往往更像拉丝马苏里拉奶酪,而非顺滑奶油状,制作难度颇高。今年 4 月,意大利物理学家在《流体物理学》(Physics of Fluids)发表了论文,基于大量科学实验提出了一份零失败食谱。秘诀在于:用玉米淀粉调制奶酪胡椒酱,而非依赖煮面时溶入水中的淀粉量。
传统上,厨师会使用部分冷却至适宜温度的面汤(以防奶酪蛋白"变性"时结块),将其与奶酪混合制成酱汁,最后在上桌前加入胡椒。但作者指出,温度并非导致这种令人头疼的"马苏里拉结块现象"的唯一因素,面汤中的淀粉浓度也是一个关键。
他们发现,正确的淀粉比例应占奶酪重量的 2% 至 3%。低于此比例,酱料会结块分层;高于此比例,冷却后酱料会变得僵硬且难以下咽。煮面水所含淀粉量过低,采用"烩饭式"煮面水或许能浓缩淀粉,但厨师难以精确控制淀粉含量。因此作者建议直接将 4 克马铃薯或玉米淀粉溶于 40 克水中,温和加热至浓稠后,将其与奶酪混合。他们还建议在加入黑胡椒前短暂烘烤,以提升其风味与香气。
论文信息:
Physics of Fluids 2025, DOI: 10.1063/5.0255841
主要来源: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5/09/meet-the-2025-ig-nobel-prize-winners/
https://cen.acs.org/education/science-communication/2025-Ig-Nobel-Prizes/103/web/2025/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