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两天,韩国的外交操作又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韩国外长赵显在北京刚刚和中方说得热热闹闹,表示要反对贸易保护、维护自由贸易,还口口声声要做“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
赵显
可就在外长前脚离开北京,总统李在明却马上在《时代》杂志上“挑明立场”,公开说韩国要站在美国一边。
态度一冷一热,前一分钟靠近中国,下一分钟又投向美国怀抱,这种摇摆背后,到底是无奈还是算计?
李在明的双重考量
就在9月17日,韩国外长赵显落地北京,与中方面对面会谈。
双方谈得还是不错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强调要维护自由贸易体系,还说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
按理说,这样的场面话至少能保温几天吧?
结果呢,同一天的另一头,韩国总统李在明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就直截了当地表态:韩国会站在美国一边。
这不仅是明确的“选边”,还是他第一次在西方大平台上如此清晰地表态。
要知道,这和赵显前几个小时在北京讲的“珍视中韩关系改善势头”简直是180度反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的矛盾?
实际上,这不是两位高官谁出尔反尔的问题,而是韩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刻意维持的一种双轨策略——李在明口中的“实用外交”。
这种所谓实用,说白了就是脚踩两条船,一边顺从美国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边又不能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矛盾在于,海面上的两条船正在慢慢往相反方向驶……
韩国的平衡越来越难
这种对外表态的左右摇摆,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韩国长期外交路线的必然产物。
要知道,韩国的安全几乎是完全依赖美国的:驻韩美军、核保护伞,甚至韩国一旦进入战时,其军队指挥权都要交给美军。
2万多驻韩美军控制着遍布全韩的数十个军事基地,这不是松一口气就能摆脱的依赖。
而在经济方面,中国的重要性是用数据就能说明的。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三千多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中国不仅连续21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还在芯片、化工、汽车、旅游等各类产业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可以说,中国市场对韩国出口和就业的拉动作用,是任何其他经济体短期内都无法替代的。
但问题在于,美国如今不仅要掌控韩国的军事命脉,还在经济上发动攻势。
今年7月7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从8月1日起对韩国输美所有商品加征25%关税。
这对以出口为生的韩国经济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而在技术领域,美国更是频频施压,要求韩国在半导体、显示面板、EV电池等高科技环节与中国“脱钩”。
于是,李在明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美夹击,而是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同时发力,逼着韩国做决断。
问题是,一旦在安全上顺从美国,在经济上就必然得罪中国;而一旦在经济上和中国走得太近,就会招来美国的政治压力乃至制裁。
这样的平衡,正在变成一根随时可能折断的钢丝!
两边讨好”策略,还能走多久?
在这次专访中,李在明抛出了一个相当典型的“双保险”式表述:韩国会站在美国一边,但不能彻底断绝与中国的关系,因为“韩国离中国近,没办法”。
说白了,就是先表示效忠美国,以免在安全上被批“背叛”,然后马上加上一句安抚中国,试图让北京觉得“韩国只是被迫选边”。
这种策略,在近期韩国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得更明显。
比如,韩国政府宣布从9月底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临时免签入境政策,时间正好卡在中国国庆节前,显然是为了刺激中国游客消费,也算是给中韩关系释放一个“善意信号”。
再比如,针对近期韩国国内一些反华集会,李在明在9月12日的国务会议上罕见表态批评,称这些集会“已超越言论自由的范畴”,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对外国人的歧视。
对于一个韩国总统来说,在当前这样的中美对立气氛中讲这番话,并不多见。
此外,赵显此次访华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进行沟通铺垫。
换句话说,即使在高调宣布“选美国”的同时,韩国还是想通过多边机制保持与中国的合作面子,至少在经济和区域合作上,不彻底关门。
然而,这种左右逢源的“实用外交”能撑多久?
中美之间的对抗趋势已经越来越直白,美国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掌权,对中国的战略定位都趋于负面。
如果今后美国继续要求韩国在芯片供应链、军事部署、亚太安全机制等问题上做更明确的站队选择,那么李在明不可能一直用“没办法”来搪塞下去。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李在明重提要当“中美桥梁”》2025年9月19日
上观新闻:《一个月内三位高层访华,李在明政府“实用外交”调整对华关》2025年9月16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